天坑之美
2020-04-13夏怡乐
夏怡乐
天坑又名“龙缸”“石院”“石围”等 ,是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的一种四围岩壁峻峭、深度与口径均达百米至数百米的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底部与地下河系统相连,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在一定范围内的若干个天坑通过地下河系统相互连通,即可形成一个天坑群。
目前国内已发现数十个大型天坑群,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其中,广西的“天坑家族”规模最大,如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共有29个天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坑群;最新发现的那坡天坑群有19个天坑;巴马盘阳河天坑群有15个天坑。
天坑的形成与喀斯特水文地质过程及含水层的演化有着密切联系。研究天坑形成机制及分布与演化规律,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机制,特别是溶蚀、侵蚀和崩塌作用的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对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奇观,天坑也具有特殊的观赏价值。以下便是几个全世界著名的天坑。
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乐业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开发的有大石围天坑、白洞天坑、穿洞天坑等。大石围天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百岩脚屯,形成于约6 500万年以前,是一块集险、奇、峻、雄、秀、美于一体的秘境,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称其为“天坑博物馆”“世界岩溶胜地”。
大石围天坑底部有人类从未涉足过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约9.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其内树木粗壮、高耸,有的要三人合抱才行。天坑底部青苔遍布,灌木从生,已发现比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还古老的短肠蕨类植物——稀有绿色兰花,还有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带刺方竹等,以及许多稀有动物如中华溪蟹、幽灵蜘蛛等。
最神秘的是在那里还发現了两条巨蟒爬行过的痕迹,宽约40厘米,按此推算,这两条蟒蛇之大可想而知。
小寨天坑
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的小寨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溶蚀、侵蚀作用导致的岩层不断崩塌,历经1.3亿年形成的典型塌陷型天坑。其深度、口径、容积居世界同类喀斯特岩溶漏斗地貌首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坑。
天坑坑壁四周陡峭,气势恢宏,只有一条2 800余级的石径小道盘旋至坑底。
伯利兹大蓝洞
在一些静谧的近海洋面上,会突然出现一汪深蓝色的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这种景象被人们称为蓝洞。全世界海洋中分布着许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蓝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中美洲的伯利兹大蓝洞。
伯利兹大蓝洞的形状几乎为完美的圆形,直径超过300米,深度约达123米。蓝洞本身是岩溶空洞,冰川时期由于海平面降低,石灰岩在溶蚀作用下发育成大型的空洞(类似溶洞),当溶蚀空洞越来越大,就形成了一个边缘陡峭的大洞(被称为落水洞)。当冰川期结束后,海平面上升,海水重新灌入落水洞,便形成了大蓝洞。
如今,伯利兹大蓝洞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曾被评为世界十大潜水宝地之一。虽然洞内的钟乳石群增加了潜水的难度,且附近水域的鲨鱼种类特别多,但正因为如此,伯利兹大蓝洞才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潜水者来这里潜水。
墨西哥燕子洞
被称为“地球十大迷人洞穴之一”的燕子洞位于墨西哥中北部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小镇内。燕子洞外形呈锥状,上窄下宽,垂直深度约为426米。燕子洞的岩壁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和白领黑雨燕,由于白领黑雨燕数量最多,因此称其为“燕子洞”。
第一份描述燕子洞的文献来自1966年3名美国人所作的探险记录。现在,燕子洞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洞穴探险和定点跳伞爱好者关注的地方。2012年,墨西哥前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通过绳索到达洞底,体验了探洞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