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上市公司应用情况分析

2020-04-13伍贤春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上市公司

伍贤春

关键词:新金融工具  上市公司  公允价值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被社会质疑,因此国际金融机构对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调整,从而导致我国的部分金融工具准则在实施阶段出现不适用、不匹配情况。因此,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3月发布了系列金融工具准则,并在2018年年初开始实施,对上市公司产生了直接影响。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该认识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一、案例上市公司简介

Z上市公司是全国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银行金融业务以我国市场为主,分销网络已经涵盖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经济区以及其他大中型城市。截止2019年级上半年,Z银行已经在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境内外代理行近2000家,不仅能够向客户提供各种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也能接受代客的相关资金业务。

而根据Z银行披露的信息可知,在2019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为1485.42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12.52%,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根据Z银行的经验可知,在2018年年初银行将新金融工具准则落实到工作中,导致银行在投资证券、金融资产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而这些变化也直接影响了最终的财务报告结果;而根据Z银行2019年的相关数据(交易性金融资产336.942百万元、占比20.19%、债券投资1132.145百万元、占比56.74%)与2017年12月31日以前的相关数据(期损益金融资产64.796百万元、占比4.04%)相比,发现相关内容已经发生变化。

同时Z银行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在2018年1月1日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之后,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提出“根据衔接规定,企业无需重述前期可比数,但应当对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进行追溯调整”。所以根据这一要求,Z银行于2018年年初开始变更会计政策,并且每一季度报表开始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并不重复2017年末的可比数,进而影响了调整2018年初期的综合收益。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

(一)新准则带来了利润表变化

Z银行根据计量公允价值要求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完整的架构,包括设置估值团队等,对重大公允价值的计量进行监控,并通过估值模型方法,使银行在报告期能够监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当Z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负债均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后期的估值结果,最终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的损益波动上;除此之外,现阶段金融市场的交易量快速提高,这种变化对当期利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旧准则中仅以“AFS(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与“FV-TPL”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相比之下,新准则实施后,Z银行以前被划分为到“AFS”类的金融资产以及“应收账款”的部分投资因为不满足测试要求被划分到了“FV-TPL”类,导致Z银行的“FV-TPL”资产快速增长,占金融总资产的比值也上升约6.17%。

同时,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变化也会带来当期损益变动。2019年上半年,Z银行的公允价值平均值(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为1000百万元、1100百万元)要显著高于实施前(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为200百万元、160百万元)。

(二)新准则带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

对于Z银行而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推动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与旧准则相比,随着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变化,减值计提的金额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新准则推动资产减值准备从传统的“已发生损失法”转变为“预期损失法”,造成金融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进一步扩大。所以为了能够应对这种数据的变化,Z银行需要将财务担保合同、表外资产以及贷款承诺等纳入到减值准备计提范围中,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整个确认过程的时间宽度情况。在新准则下,若没有显著提高预期信用风险,则需要对整个存续期的信用损害做进一步确认,因此对于Z银行而言,采用“预期损失法”会带来减值准备计提总额变化。根据Z银行2019年上半年的披露的相关数据,与2017年同期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至今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资料如表1所示。

 表 1 贷款减值准备数据表(单位:百万元)

(三)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经验证明,对于Z银行而言,新准则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显著。

1、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积极影响

(1)在实施新准则之后,Z银行的报表可靠性显著提高,一方面,银行的金融资产具有更精准的分类,从旧准则的“四分类”转变为“三分类”,并且这个“三分类”下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量等计量方式上,通过公允价值,能够更加直观的判断银行的资产价值,改变了旧准则下的主观性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合交叉问题。例如在旧准则下,针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具有一定的确认难度;而在新准则下,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当金融资产的类型具有相似性之后,不仅能够直接通过公允价值变现,也能做計量确认,变了模糊不清的问题。

(2)提高了Z银行金融资产分类的规范性,为国际金融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虽然新准则以我国国情为切入点,但是主要内容依然与国际标准保持着一致性。因此Z银行遵照新准则开展业务活动,能够确保Z银行对于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为加快境内外标准统一奠定基础。

2、对财务报告质量的不利影响

在新准则下,Z银行能够依托预期损失模式来操控利润,最终降低了数据信息质量。例如银行通过减值模型时,需要在初期确认贷款资产续存器的现金流情况,在实际上就是要依托最新的数据为依据,来重新评估剩余续存期内资产的负债表等。这种情况可能会因为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最终结果掺入主观色彩。

三、Z银行执行新准则的建议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出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因此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工作模式,通过完善工作模式与方法,使自己能够适应未来政策环境变化。

(一)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工作路径

对于Z银行而言,随着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企业的减值估值模型、业务模式评估方案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新金融工具准则也充分考虑了银行财务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等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这些都决定了Z银行必须要从硬件层面进行改进。

例如,Z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系统与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这是因为新金融工具准则将之前的“四分类”金融会计科目转变为“三分类”,所以针对这种变化,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保证其各项业务流程可以满足未来信息披露、核算以及采集等要求。所以在系统功能完善中,可以尝试通过明确业务流程、优化科目参数设置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工作需求。

(二)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Z银行而言,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自身的风险管理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之前的分析内容可知,新准则对风险的控制更体现“预见性”,所以应该建立信用风险分类体系,从事前风险管理入手,强化对银行所有合作伙伴的风险评估,并且当前不宜再将逾期信息以及风险形态改变作为其唯一衡量标准,更应充分考虑一些前瞻性因素和宏观性因素,比如行業发展前景、经济周期等等,让风险管理要素能够和会计管理实现完美对接,这种方法,将会让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具有灵活性,对于各类风险都表现出强力的适应能力,最终帮助企业应对风险。而在事中处理与事后反思阶段,还需要从风险问题本身入手,根据风险现象总结经验,这是预期信用损失得以被合理估算的重要前提,并不断推动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模式完善,最终适应未来环境变化。

四、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准则的出台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而本文所介绍的结果也证明,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用新准则,就应该从内部管理入手,完善工作模式,强化风险管理,这样才能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损,这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最终依托政策支持树立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洪淼,李沂芯,杨焜.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城市商业银行减值准备计提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2019(11):55-56.

[2]刘懿瑶.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探析[J].现代商业,2019(30):114-116.

[3]张媛媛.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10):21-26.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上市公司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