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0-04-13赵讯
赵讯
摘 要:在我国科学技术飞速革新和发展的背景下,物探技术得以在考古、文物保护等领域中普及。比如在考古勘探期间,可以配合物探技术来考察解析一系列古代地下遗址的现存状况,理清古迹的发展动态。文章在客观阐述物探技术的概念和其融入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基础上,探讨现代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
关键词:考古;文物保护;物探技术;应用措施
如今我国有关机构与社会大众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愈来愈关注,一时间使物探技术在考古和文物保护活动中的应用频率持续增加,应用范围全面扩张,可以做到结合建筑外表风化的状况来准确性预测有关文物的年代。至于沿用物探技术进行考古和文物保护时要注意什么要点,又有什么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相关细节会在后续一一延展。
1 物探技术的概念
所谓物探技术,就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张针对一系列地球物理磁场的分布和变化动态进行细致化观测、认证,进一步明确有关地层的岩性和特殊区域的地质结构,锁定各类能源的所在位置。该类技术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正式投入到考古和文物保护事务之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原文物研究所所长黄克忠和滁州文物保护研究所小组的一次考古活动,期间物探技术发挥了不可小觑的支持服务功效,其开始被一系列学术专家认可和支持。
2 物探技术贯穿于考古与文物保护事务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2.1 融合多种方法
物探技术融合了较多的技术要素和方法,它们各自都有一定的优势和缺陷,在实际使用期间切不可过分关注一类方法,而是要灵活结合并及时考察验证,将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误差控制在最低范畴之内。
2.2 实时性革新技术
随着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进程的持续加快,后续的工作难度也会急速增加,对于物探技术的规范标准自然会更加严格一些。在此背景之下,相关学术专家要更加积极深入地研发全新技术,令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及时得到改进,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改革发展趋势。
2.3 多关注实际并做好安全防范
做好了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有助于我国加深对过往历史的研究,故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技术要点,能够在工作现场中专心致志。虽然目前有良好的物探技术作为辅助,但工作人员始终不可懈怠,还是要结合实际匹配妥善的技术方法,制订更加有效的安全防范方案,这可以说是深入性组织考古与文物保护活动的重点。
3 现代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有效应用措施
3.1 古墓探查方面的应用
结合过往古墓探查活动经历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古墓具体的埋设深度有限,而砖石砌筑的墓穴内外的土壤性质又有明显区别,选择借助物探技术来予以探查,的确可以获取比较理想的成效。另外,古墓的砖石和空穴位置与自然土壤彼此间有着较大的电阻率差,可以选择借助等视电阻率法来分别测量有关电极,在得知不同深度的电阻率之后,更加全面细致地探查地下物体的分布状况。归结来讲,使用等视电阻率法,可以更加透彻地把握古墓具体的埋深和外部轮廓,从而令探查人员快速了解墓体的平面形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面积地使用高密度电法,随着后续不断更新完善,开始衍生出电法CT成像技术,一时间丰富了古墓探查活动的应用技术类型。经过一系列研究资料收集论证,大部分古墓上方都包含较大的磁场,故使用磁力测量方式更加有助于推进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对于古墓上方的磁场形成状况,各类研究人员都有差异化的观点。一些人认定古墓内包含批量化的铁性陪葬物,在墓地砖块封存一定时间之后便会呈现出较强的磁性。还有一些阐述随葬物自身的铁性着实有限,即便过去时间再久,也未必会滋生出较大的磁性,也就是说,磁场强不强烈,主要决定于古墓中的空穴,当介质在磁场作用下会引发感应磁化问题,古墓空穴会慢慢地形成磁化体,随后产生出大量的磁场。
现阶段的物探技术方式丰富多元,不单单包含上述方式,亦存在重力测量、探地雷达、弹性波反射等,都开始大力地贯穿融入考古活动中。而经过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渐加快,地表建筑物范疇大力扩张,给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挑战,有关的物探技术应用活动也变得十分困难。当下应对的模式便是在古墓遗址探究的同时,尽快确认古墓边界和外层的设计形状,之后再精细化测量古墓的具体埋深。相信经过这一系列准备活动开展,会令有关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深入性验证,方便日后快速有针对性地整改,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考古工作的布置拓展。
3.2 古建筑地下遗址探查方面的应用
结合现阶段已有的一系列古建筑探查结果观察分析,有一些古建筑地面部分的保留现状不尽理想,可地下基础却得到了完好保存。而部分古遗址建筑经过时间推移,坍塌后的有关文物便会随地被掩埋,由于它们与周边环境在物流性质上有明显区别,故可以考虑配合物探技术来探查对应的古建筑地下遗址。
就好比说是探查朱元璋在安徽凤阳县创建的京城遗址期间,技术人员便先针对留下的鼓楼和皇陵残缺部分进行探查解析,并配合航测图片来全方位地呈现出古城墙的分布位置。随后则是利用电阻率法来确认古城门的位置和埋设深度,把握当中金水河的具体流向和不同组成结构的分布情况。因为现阶段有关地质结构比较繁琐,加上探查对象多有不确定性,选择使用物探技术将有利于赢得更好的探究成效。又好比说是在探查古泗州城遗址期间,有关机构借助长期探查活动了解该地由于当年遭受自然灾害侵袭,导致全城完全塌陷于泥沙之中,较多建筑物都被深埋地下,于是便决定使用地下钻孔法来判定当中不同类型的障碍物。即配合电阻率法和频率探测等各类物探技术的融合使用,很快地在探测范围中锁定了墙状物体,随后获取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判定这类建筑物便是地下遗址。
3.3 石雕和石窟裂缝探查方面的应用
经过自然等外力因素的长期侵袭,加上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石雕和石窟产生了较多数量的裂缝。如若长期放置不管,便会令地下自然水源顺着裂缝大量流出,对文物本身造成严重的损害。有关技术人员在进行这类文物修补保护期间,可以考虑使用注浆粘接和止水注浆等方法,借此合理引导水流方向,令地下水与自然水源交汇后,沿着预设的排水点流出。在此期间,务必要注意准确把握注浆注入的深度,因为较多文物的构造比较繁琐,现阶段可使用电阻率微分电测法,来细致化分析确认石雕和石窟出现的裂缝数值。需要加以强调的是,经过石雕风化深度持续增加,其受破坏的速度会同步变快,所以说要及时选择在石雕表层喷涂适量的防风化液,令石雕凝固并受到应有的保护。归纳来说,经过对石雕具体风化程度和深度予以测查,完整和风化区域会滋生出较大的电阻率差,使用电阻率法能够及时准确地测定重要的数据,令后续保护工作顺利地展开。
3.4 地球物理方法断代方面
断代属于考古领域中极为关键的研究内容,结合相关资料钻研分析,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人员就已经使用物探技术来进行断代,即在融合磁性地层学和有关调查模式基础上,确认古代遗址的现存实例[3]。对应的原理为地磁场的极性和磁倾角持续变化,技术人员应该实时性地检测区域磁性的变化并设计出地磁年表,方便日后针对地层坡面的时间和位置进行准确性分析,如针对地区石器文化遗址进行断代钻研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物探技术贯穿融入考古和文物保护活动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文物工作人员,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判定各类文物保护对象的特性,基于实际开发出更加完善有效的物探技术。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及时筛选适当的探测对象,随后按照现场各类工作要求来匹配有针对性的探测方法,设置更合适的探查目标。相信长此以往,势必能够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深入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吉艳华.关于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探析[J].神州,2013(3):94-99.
[2]高建强.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5):130-134.
[3]平小娟.简析考古挖掘及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3):1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