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代工笔人物名家作品看《红楼梦》的视觉解读
2020-04-13翟海月
翟海月
摘 要:明代夏履先在《禅真逸史·凡例》中曾说:“辞宣其貌,图绘其形;辞所不及,以图绘之。”在高校的博雅教育中,《红楼梦》的文本和图像不再是孤立的异质媒介,而是共同构成了类似“大文学”“大艺术”“大文化”的交汇融合的新型图谱。通过研究全国各大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或著名拍卖行的私人藏品,基于《红楼梦》的清代工笔人物名家绘画作品的研究,从而使文本本身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一个多重对话的层面。这不仅是高校博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多学科融合和交汇,也是帮助高校学生整体理解《红楼梦》并多角度思考的教育创新。
关键词:清代工笔人物名家;《紅楼梦》;视觉解读
根据欧美的主流教育理论,21世纪的教育将毫无疑问是跨学科、统一、整和的融合教育。美国20世纪哲学家、教育家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John Dewey)很早就开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批判近现代的“分科教育”会造成知识与知识之间缺乏关联性、互通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的危险。
最早在全社会提出“STEM”①,并强调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应用多种不同的学科知识来共同解决的美国教育,正成为全世界教育界仿效的对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Fusion of Subjects),不仅仅是未来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学术研究产生比较重大的创新性成果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传统文化的学科融合,尤其需要学者能够具有多种多样的学科背景知识,以便将各种看似不相关的知识通融交汇,并在学科的边界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从而产生创新的思想。从高校博雅教育中传统文化构建的角度而言,构建基于《红楼梦》及红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组织和教学团队,是促进红学研究和延伸的多角度、多维度文化融合的重要措施,文学(文本)和同时代人的艺术作品(图像)的视觉解读,体现的是高校博雅教育从文化角度更深层次地探究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1 基于《红楼梦》的清代人物名家艺术作品的解读意义
1.1 博物馆收藏的清代人物名家作品
《红楼梦》早在清代已经是很多工笔名家十分钟爱的题材,如孙温③、喻兰、改琦、费丹旭、潘振镛等都被这本巨著深深打动,以图像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对书中人物的理解。因此,很多博物馆里都珍藏有《红楼梦》的相关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代表了同类作品中的最高艺术水准,从跨学科研究和学科融合的角度而言,具有很高的价值。
研究较多的是藏于旅顺博物馆2004年经修复后公开展览的清代孙温的《红楼梦》图册,图册共计230幅②,周汝昌、刘心武等人也纷纷为这本册页配了诗文或专门撰写了文章。
此外,清代工笔人物名家费丹旭、潘振镛、任熊、喻兰和改琦也有作品收藏于各大博物馆。
1.2 通过拍卖行等渠道辗转的清代名家精品
非常遗憾的是,博物馆里的以《红楼梦》为母题的作品相对而言见藏并不算十分丰富,更多的清代名家精品通过拍卖行或其他私人渠道辗转于各大私人藏家手中。除了公开拍卖的作品外,还有不少珍品,如改琦、费丹旭、潘振镛、沙馥等人都以“十二金钗”为主题创作过立轴、册页,它们被私人收藏,并没有太多机会公开亮相。幸运的是,不少拍卖行如世界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中国巨头嘉德和保利,已开始为艺术品建立完整的艺术鉴定和收藏体系,不但有专家考证作品的真伪、来源、背景,更会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作品的流派、技法、内涵,并和同时代作品进行横向比较,阐释原本观众无法自行解读出的深层信息,为我们的跨学科研究和学科融合教育提供了很多较新颖和专业的行业信息和前沿观点。
1.3 清代与现代对《红楼梦》视觉解读的差异性——时代感
而对于高校博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学科融合,基于一个让学生更容易入门、更容易思考、更能受到启发的多元角度理解某种文化现象或文化内涵,选择《红楼梦》无疑是具有非凡意义的。自18世纪末《红楼梦》出版以来,各种艺术形式和媒介都对它有过不同角度的解读,有绘画、浮雕、版画、戏剧、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其中不乏现代艺术作品,但因时代的差异性,现代艺术作品必然饱含作者作为现代人的感受和理解。如现当代画家戴敦邦、关良、华山川、冯远、刘旦宅、程十发等都通过视觉语言和中国传统笔墨情趣,解读过他们心中的《红楼梦》,并且获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关良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常以戏剧人物造型为基础,并不太拘泥于对人物的透视或解剖,而是以孩童般的稚拙和天真,用夸张、变形和主观的艺术手法去传神和写照林黛玉与贾宝玉,人物造型一反传统工笔绘画,不加太多修饰,人物情态惟妙惟肖,将林黛玉和贾宝玉描绘得“纯真幽默”。
再看孙温绘制的《红楼梦》,该作品在2004年修复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各界的关注,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今天我们高校博雅教育在研究传统文化的学科交融不能回避的问题,即时代感的差异性与统一性。
这又回到了艺术鉴赏最基本的问题——时代感的辩证关系。就像鲁迅曾经说过的,看《红楼梦》这部作品:“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也许,关良的眼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可能就是源自作者受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本体投射到客体上的质洁纯朴的童真和不羁。
孙温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都生活在清代,经刘广堂等学者研究考证,孙温的家族与曹雪芹的家族有很深刻的渊源,因此他把对《红楼梦》这整部书的理解,经过自己的观察、感悟和消化,付诸于画笔。据相关史料记载,孙温作画秉承着传统文人的一丝不苟,这本《红楼梦》图册情节连贯,笔法细腻,设色浓艳,构思严谨,人物生动。等到整本图册绘制完成之时,孙温早已年逾古稀,可谓耗尽了一生的心血。正因为如此,作为同时代人,孙温对红楼梦在视觉呈现上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内容,对于帮助我们尽可能客观、深刻地跨学科研究和理解《红楼梦》的文学内涵和哲学内涵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进行高校博雅教育传统文化学科融合研究时,首先选择同时代而非跨时代的绘画作品或其他艺术媒介,并进行交叉解读与互相融合的原因。而在研究作品对于时代的纵向影响时,我们才有可能选择跨时代的作品。
2 《红楼梦》视觉解读与文本解读的交叉与融合
目前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在高校博雅教育中重新获得了它应有的地位。在高校的博雅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面对学生们提出的困惑,他们希望更全面、更立体地理解《红楼梦》,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服饰和生活方式,以及人物的形象和肢体语言与其内心的关系。而这光依靠文本本身有时候会略显乏力。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多角度去挖掘与思考,并洞悉其中深刻的原因。
2.1 文本对图像的影响
著名图像理论家潘诺夫斯基①提出的“前图像志”“图像志”和“图像学”,其研究关注的就是如何挖掘视觉图像与先前文本之间深刻而隐蔽的内在关联,即“互文性”。这种“互文性”也能体现在清代文学对清代绘画的强烈影响。
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而言,清代工笔仕女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高峰,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工笔仕女画家。这其中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仕女画自身发展规律的因素,特别是明清以来许多古典小说、戏剧如《西厢记》等的流行也为工笔仕女画家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母题。特别是《红楼梦》在18世纪末正式出版之后,很多文人深有感触,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
在当时,书中林黛玉弱柳扶风的形象深入人心,并影响着清代文人独特的美人观。正如秦祖永在《桐荫论画》①中评费丹旭的《十二金钗图》:风露清愁。以至于到了清代中晚期,工笔仕女画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情趣和意境方面,都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学内涵,人物须有史湘云的那种神韵天然,又要有妙玉般的贞静之態,还要有林黛玉般的体态柔弱,淡漠伤感。美人们须“愁、怨、悲、凄、墉、冷”,但又要含而不露。
同一时代的文本和图像,在某种程度上一定是互相呼应的。《红楼梦》的文学内涵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深深影响了同时代的文人和画家。而正因为是同时代,画家才有可能由《红楼梦》的意象出发,以同时代人的眼光尽可能贴切地描绘作品中的场景和画面。
2.2 图像表达对加深文本理解的作用
在研究高校博雅教育如何跨学科探讨《红楼梦》时,我们发现基于文学作品的清代绘画,其“图像叙事”与《红楼梦》小说的“语词叙事”之间有一种多重的“互文关系”。比如通过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的“暗示”等方法实现图像本身对小说文本的“反哺”。
以清人舒位②的《红楼梦故事书画对题册》为例。舒位,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其山水花鸟师明代大师徐渭,颇有峻奇气概,同时兼工人物和草虫。舒位擅长各体书法,并与孙原湘、王昙一起时称鼎足,是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戏剧家③。
从最新的资料来看,清代工笔人物大师改琦(1774—1829)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精心绘制了《红楼梦图录》④。而同为清代人的舒位也曾创作《红楼梦人物图册》。舒位卒于1815年,而改琦的《红楼梦图录》作于1816年,舒位或许才是存世且最早绘制《红楼梦》的作者,因此此本图册自是弥足珍贵⑤。
舒位的《红楼梦故事书画对题册》和一般的绘画作品不同,图旁有大量诗歌来阐释画面的内涵,但每幅作品并没有清晰的故事索引,而更像是对整个文本有感而生的情绪抒发。
而从改琦的《红楼梦人物图册》,我们更加可以发现,图像就像自然景物一样,仿佛具有一种魔力,让人能更快地获取印象。E.H.贡布里希(sir E.H.Gombrich,1909—2001)也认为:“图像的唤起能力优于语言,图像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传达无法用其他代码表示的信息。”⑥也就是说仅通过其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估计图像所描述的文本之中的故事和场景。
3 结论
明代夏履先在《禅真逸史·凡例》曾说:“辞宣其貌,图绘其形;辞所不及,以图绘之。”在高校的博雅教育中,《红楼梦》的文本和图像不再是孤立的、敌对的,甚至是各执一端或者相互抵消的异质媒介,而是共同构成了类似“大文学”“大艺术”“大文化”的交汇融合的新型图谱。
通过研究全国各大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或著名拍卖行对私人藏品的学术考查,基于《红楼梦》的清代工笔人物名家绘画作品研究和其对《红楼梦》文本的感性化、形象化和直观化解读,从而使文本本身超越了单纯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一个多重对话的层面,单一的、枯燥的文本解读变得生动、立体和更容易理解。这不仅是高校博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多学科融合和交汇,也是帮助高校学生整体理解《红楼梦》并多角度思考的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