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物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04-13王述全
王述全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加之党和国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文物逐步得到了各个地区有效的保护与利用。作为国家瑰宝,虽然文物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相比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我国在保护与利用文物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基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使我国的文物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文物;文物保护;文化事业
文物保护主要是指通过对文物制成材料变化规律的研究总结,并借助各类科学技术与管理方法来保护、保养与修缮文物,从而使文物的寿命得到延长。在新时期,全面保护与利用文物,不仅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能够提升地域形象和增强文化软实力,并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除了属于物质文化实体之外,文物还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对于文物这一文化载体来说,要想促进文化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得到妥善的保护与管理。因此,我国需要妥善保护文物,努力促进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无论是在国内外考察调研,还是对有关报告的批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个字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意义的认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都透露出他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心和重视。
1.1 能够为文化及科技创新提供实物例证
作为人类精神与物质财富的长期积淀,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使人们在研究历史时具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在文字产生之前,文物承担着记录历史的重任。而在文字出现之后,人们可以利用文字来记载传统工艺与历史文化,但假如缺乏文物,那么人们很难对历史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在研究古建筑工艺时,虽然人们可以借助历史文献对古建筑的特點进行了解,但假如缺乏实物例证,那么人们对古建筑工艺及技术的认识将会始终停留在表面。所以通过历史文物,不仅能够为文化创新以及科技发展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而且有助于传承古代的科学技术与艺术成果。
1.2 能够促进民族团结与中外文化交流
除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之外,历史文物同样是世界人民共有的财富。作为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历史文物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并由他们共同享有。对于大部分历史文物而言,它们的精神感召力与凝聚力都非常强大,能够帮助国民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且有利于民族的团结以及国家的统一。同时,历史文物的内涵丰富、艺术感染力强,能够为其他民族提供一定的借鉴。因此,我们可以基于文物,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沟通,并通过多样化的文化交流活动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民族精神得到振奋。
2 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体系制度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同,加上领导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各地的文物管理机构所承担的任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绝大部分都存在“一揽子挑”的问题。在开展文物工作时,文物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整理文物资料,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文物,而且还要定期监管地下文物发掘等。这些工作一般都发生在室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由于经费不足,进而导致此项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政策制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地政府在执行时很难全面落实这些政策,进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2 地方部门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无法再生产的宝贵资源,文物一旦被毁坏,那么就永远不能恢复。部分地方政府未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在国土管理与城乡建设规划中纳入文物保护工作,甚至在文物部门的干预下,一些部门公然违反国家现行的文物保护法规,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最近几年,虽然国家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当中,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文物保护新制度,并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但从整体上来看,相关部门的文物保护意识还比较差,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开发、轻文物”的错误观念。例如,2014年,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委区政府与徐矿集团签署协议,擅自决定将夏桥工业广场建设在韩桥煤矿旧址上。在未得到省、市文物部门的批准下,委托滕州市信义房屋拆除有限公司对多处文物建筑进行了拆除,严重破坏了韩桥煤矿旧址。2018年8月,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于宋代的佛教造像,遭到了“毁灭”式的修复,由于相关负责人未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聘请工匠重新上漆绘制了该造像,完全破坏了其原本的形象,不仅没有做到“修旧如旧”,反而给造像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此外,部分地区的人民未意识到文物法规的重要性,如经常发生古墓被盗、文物走私等违法犯罪事件,把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砖头带回家中砌墙等。
2.3 文物保护经费短缺
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通常由地方政府承担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经费。但由于在重视经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都没有意识到文物工作的重要性,投入的文物保护经费仅仅能够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甚至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长期以来,我国文物工作之所以无法顺利开展,主要原因在于经费不足。如此一来,不仅无法落实相关的保护与管理措施,甚至只能任由这些文物被破坏。同时导致社会上的业余保护组织的经费得不到保障,使得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逐步下降,无法发挥出固有的作用,进而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国家难以及时回收流散在民间的文物,不能及时调查、上报或保护许多价值较高的文物,从而流失了大量的文物。由此可见,对于文物工作而言,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就是经费不足。
2.4 文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发展不协调
部分地方领导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物保护”的错误思想,在建设经济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而且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问题,未将文物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当作一项产业来对待。而对于某些具有丰富文物资源的旅游城市来说,则存在过度开发及利用的问题,进而导致大量的文物被破坏。2019年10月,一位外国游客在杭州岳王庙游玩期间,用一把小刀在园区内的凉亭柱上刻下了诸多文字,虽然工作人员将警示牌放到了较为醒目的位置上,但依然无法制止这些游客不文明的刻画行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个地区的文物风景区内,这不仅对文物风貌造成了毁损,而且破坏了文物资源,进而对文物的保护造成了不利影响。
3 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管理体制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现阶段,我国在管理文物时,采用的依然是计划经济时期集中统一的管理制度,并实行分系统与分级别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难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如果不及时改革现行的文物管理制度,那么将会对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3.2 无法妥善处理文物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設之间的关系
部分地方政府与部门领导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于文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甚至将文物工作当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表面工作。此外,这些部门并没有把文物开发、利用视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地方政府未认识到保护与利用文物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了解文物工作,将文物部门视作财政负担,尽可能地压缩文物工作人员的经费、编制等,未对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片面强调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意识到合理利用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3.4 宣传力度不够
文物管理部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力度不够;第二,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未形成群防群治的格局。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法人单位在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私自调查、勘探与开发文物资源,这不仅侵占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而且影响到了政府职能的履行,同时阻碍了司法部门对各种文物犯罪行为的打击。
4 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措施
4.1 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建立文物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地方政府需要在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纳入文物事业经费,确保文物事业经费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相一致,并将各地年初的财政预算纳入,保证文物工作经费的充足性。
其次,鼓励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捐款捐物活动中。根据当前的情况,可知各地政府虽然每年都会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依然无法使文物保护的要求得到满足,导致许多被破坏的文保单位与文物点因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及时的修缮。但一些地方群众往往会主动请愿去修缮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将他们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拓宽筹资渠道,根据相关要求对文物进行维护。
再次,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基金,鼓励社会各界进行捐款。
最后,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所有的经费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全面贯彻并落实既定的文物工作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如此一来,才能有效保护与管理宝贵的文物资源。
4.2 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与管理制度
要想实现文物保护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因此,政府需要基于文物保护需求,加快对文物保护体系制度的完善,补充其中不完善的内容。例如,扩大文物资源的保护范围,建立完善的文物执法体系,在财政预算内纳入文物保护经费,实现与新法治的有机对接,并与国际公约相接轨。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严格监督相关法律的实施,对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予以明确,规范下级部门的行为,引导他们做到依法办事,全面落实文物违法事件报告制与文物损失责任追究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立体化的执法体系,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4.3 正确处理文物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首先,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地强调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或者对文物资源的开发,那么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开发利用文物资源时,需要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严格管理”。但对于单个地区而言,由于存在诸多文物保护单位,很难做到全面开发利用。所以需要同时兼顾开发与保护,找到一条与当地发展要求相适合的道路。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清开发保护的主次,严格遵循“重点开发,全面保护”的原则,从一个或几个点入手,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推进,从而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其次,妥善处理文物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知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意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合理性,并使各类文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需要兼顾经济建设与广大人民的生活,使三者间的关系得到妥善处理,进而促进文物保护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此外,应合理、适度、科学地利用文物,转变以往“重利用,轻保护”的错误思想,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有效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4.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的职责,并与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最近几年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为例,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当中,大力宣传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知识、法规等,定期开展文化遗产日等教育活动。如此一来,能够强化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文物的完整性、庄严性不仅是一项公共道德,更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例如,可以开展以“文物保护法宣传月”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摆放宣传版面、宣传车游街等,针对性地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场所以及文物资源比较丰富的村镇进行宣传。借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与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够对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及法律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营造一个全民保护文物、主动遵守文物保护法的社会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文物,可以构建相应的公共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地对文物保护信息进行更新,努力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从而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论
文物保护是国家文物事业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如何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与活力,使现有的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有效提升文物开发与保护的合理性,这不仅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必须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新时代对文物工作的客观要求。所以,文物工作者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总结,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找到一条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伟.浅谈延川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效及面临的问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
[2]杜志军.浅谈如何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
[3]刘卉.江西书院发展和书院文物保护利用初探[J].南方文物,2017(2).
[4]汤国波.关于博物馆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探索[J].人生十六七,2018(15).
[5]张烁,郑海鸥.文物保护还需下大力气[C]//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专题资料汇编,2017.
[6]左秀芳.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
[7]张学慧.解读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祖国,2019(2).
[8]巩镭.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时代报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