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4-13陈芳德
陈芳德
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疝气在临床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婴儿在分娩后腹膜鞘未完全关闭,使腹腔内容物进入腹膜鞘状突而密切相关,腹膜鞘状突位于腹股沟处,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在本文中,笔者选取本院在近年来收治的30例小儿疝气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用作本次回顾性分析研究样本,给予护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比组、观察组),旨在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以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详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30例小儿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于本次回顾性研究对象,将患者样本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比组:男孩12例、女孩3例,年龄在1-10岁,平均年龄为(5.0±1.6)岁;观察组:男孩13例、女孩4例,年龄在1-9岁,平均年龄为(4.0±2.1)岁。两组患儿均包括单侧疝气、双侧疝气,且两组中均包括对侧斜疝2例,且监护人均同意参与本次分组治疗,基本资料无明显区别,P>0.05。
注: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造血功能障碍患儿和肝肾功能不全患儿排除。
1.2 方法 对比组采用腹股沟区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首先对患儿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清洁后,横向切开腹股沟疝气部位,切口在2厘米左右,随后将皮下组织切开确定疝囊位置,用小刀行钝性分离疝囊并高位结扎,之后将切口缝合并给予消炎治疗3天。期间密切观察患儿切口,防止感染[2]。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手术前先让患儿排空膀胱,禁止饮食和饮水,通过静脉补液来补充水分;手术时患儿采取仰卧姿势,整体头底脚高,呈15度,给患儿进行静脉复合麻醉,麻醉后对肚脐进行碘伏消毒;在脐窝位置用Veress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控制在7mmhg、流量控制在2.3L/min,腹腔镜下定位于内环口处置入带七号丝线穿刺针,由内环体表投影处戳皮于内环口外侧腹膜带线穿刺入腹,将线一段带入腹腔;再用穿刺针空针由皮肤同一穿刺点于内环口内侧腹膜穿刺入腹,带出腹腔内丝线,于内环口处皮下打结固定。
1.3 评判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对侧斜疝排除率、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腹胀、继发鞘膜积液、阴囊肿大、切口感染、复发等。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于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检验,若P<0.05,则表明效果差异显著。
2 结果
统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2例对侧斜疝均得到排查,但对比组漏检。同时,对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禁食平均时间分别是28分钟、8天、22小时、10小时,观察组对应情况分别为15分钟、5天、10小时、5小时。由此可见,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
此外,对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几率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其中对比组共有腹胀3例、继发鞘膜积液1例、阴囊肿大3例、切口感染1例、复发1例,观察组共有腹胀1例、继发鞘膜积液1例、阴囊肿大1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结论
小儿疝气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据统计发病率在4%左右,男性患者较多,约为女性患者的10倍,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为峰值,表现为哭闹、发烧、呕吐等,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肠管坏死甚至危及生命。为基于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展开探讨,在本文中,笔者随机选取本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具有代表性的30例小儿疝气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为对比组、观察组,对比组采取腹股沟区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统计结果显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更有利于患者对侧斜疝的排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
因此,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康复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