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探索中考命题改革实践路径

2020-04-12王景元

理论观察 2020年10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命题中考

王景元

摘 要:中考在中学教学中有重大的影响,以齐齐哈尔中考实践为例,中考命题改革应该,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要生活化、情境化、学术化、传统化、信息化,命题改革要与学科的核心素养相结合,与知识衔接点相结合,与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进步相结合,与中考改革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中考;命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10 — 0173 — 04

中考是“高利害”考试,历来为社会所关注,其对一线教学的巨大影响,也是毋庸置疑。2017年,齐齐哈尔市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立为中考改革试点市,几年来,齐齐哈尔市中考命题改革在“以考改促课改,以课改推考改”的方针指引下,稳扎稳打,成绩斐然,对中考命题改革也产生的一些深度的思考。

一、齐齐哈尔市中考命题改革的背景

任何教学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部分学校和教师迟迟未动,究其症结是与中考的指挥棒作用有关,有的学校怕教学“成绩”受到影响不敢改;有的学校缺乏对中考命题方向的引导不会改。

2017年初,齐齐哈尔市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立为中考改革试点市后,市教育局开始酝酿中考命题改革工作,如何发挥中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实现以考改促课改,成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必须面对并深入思考的迫切任务,至此中考自主命题开始成为撬动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杠杆。

(一)学习先进经验,改革初见成效

1.开展集体教研。齐齐哈尔市成立了初中学科教研中心,发挥团队教研力量,以中考命题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学习中考改革先进地区的经验,赴山西学习中考改革经验和试题命制技术,为教学、复习和中考试题命制做好前期研究工作。

2.充分交流研讨。通过组织召开初高中教研员座谈会、学科教研中心座谈会、初高中骨干教师座谈会,并利用视导工作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研活动,研究省内外优秀中考试题,探寻各学科初高中衔接点,中考试题的甄别选拔功能愈发凸显,得到了各高中学校的一致认可。

3.学习先进经验。通过邀请山东省教科院李庆华院长来齐做中考命题经验讲座,邀请山西省教科院考试中心李萍主任和李丽娟主任来齐做命题技术培训,将两省的多年中考试题和平时模拟试题下发给七区九县的各学科教研员,研究、学习其中考命题改革方向、思路和方法。齐齐哈尔中考命题工作从此有了先进经验的支撑和客观参照。

(二)明确改革思路,出台政策引领

1.明确改革思路。通过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齐齐哈尔市中考命题改革思路也越来越明晰了,确定了“一据五化四结合”的中考命题改革的思路。“一据”就是《国家课程标准》中考命题的唯一依据。“五化”就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即生活化、情境化、学术化、传统化、信息化。“四结合”就是命题改革要与学科的核心素养相结合,与初、高的知识衔接点相结合,与当下的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进步相结合,与山东、山西等中考改革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相结合。

2.出台指导意见。经过多方面的调研,齐齐哈尔市决定自2019年中考起取消《考试说明》,以《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唯一依據,打破传统命题中的条框限制,突破传统中考试题考察的局限性,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科学考察。同时为了确保改革平稳向前,还出台了《齐齐哈尔市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各学科复习考试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说明了命题的依据、范围和原则。齐齐哈尔市2019年中考取消《考试说明》与全国的2020年高考取消《考试大纲》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中考改革,走在了全省中考改革的前沿。

(三)加强专业培训,做好人才储备

1.开展命题技术培训。一是多次组织全市教师参加多层面的命题技术培训,向教师传递市中考命题改革的思路,培训命题审题技能,使全市教师的命题理念、命题技术有了突破性提升。二是选择七区九县中的骨干教师,命题能手进行了历时半年的习题命制演练,全市教师组题技能、命题技巧都有了普遍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命题能力的优秀教师,这些措施为齐齐哈尔市今后中考命题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础。

2.组织复习策略研讨。召开一年一度的各学科教学总复习策略研讨会,全市初中各学年骨干教师积极参会,深度研究中考改革的教学策略和复习策略,为市中考命题工作播撒思想火种。

二、探索中考命题改革的实施路径

以2020年齐齐哈尔市中考命题为例,试题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国家课程标准》,加强核心素养、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与疫情期间初中“线上教学”的学情现实高度契合,助力中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试卷结构稳定,设计科学,更加贴近教材,情境设计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现实。

(一)更加贴近时代,彰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紧扣时代脉搏,将重大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语文学科,《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的题干创设情境是“我市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说明文选取的是华为在5G技术上的领先和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从而彰显了大国力量;散文选取的是“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催人奋进,热爱生活,充满正能量;古诗文默写选取的是名家名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英语学科,根据市第一医院医生于铁夫的先进事迹,编写了完形填空题;根据教育部号召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原创了阅读理解、短文填空和书面表达。

政治学科,第29题,以习近平主席发表2020年新年贺词,要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固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背景,以“脱贫攻坚”为切入点,将“脱贫”这一政治任务植入学生的思维领域,问题设置也十分巧妙,引导学生了解扶贫政策,进而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将政治性与实践性合二为一。

地理学科,第15题,在抗击疫情期间,黑龙江省驰援湖北一批急需防疫物资,最佳的运输方式的选择为情境,体现我国的全民抗击疫情,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时也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进行了准确考查,达到了一题多能的效果。

第16题,“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此题通过引用古诗词进行学科融合,考查学生诗词理解和地理事物的结合能力,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山河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历史学科,第29题,以齐齐哈尔市抗疫英雄民警王春天牺牲在抗疫一线为情境创设背景,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许许多多和王春天一样的杰出人物,激励着中国人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物理学科,第16题,“201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将物理知识恰到好处的融入在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阅兵的盛大场面。

第27题,阅读材料取材于北斗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让学生体验到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面貌,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化学学科,第24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到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情境材料新颖且与时俱进。

(二)更加贴近生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考查。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家乡发展相联系,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数学学科,第21题,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统计全市各学校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为背景;第22题,以齐齐哈尔市组织援助医疗队,分别乘甲、乙两车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赶往绥芬河为情境。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件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兴趣应用意识。情境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正能量事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物理学科,第17题,“购物支付已经进入刷脸时代,在刷脸支付的情境中考查凸透镜的应用知识”,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学科素养水平。

第28题,以新冠防疫期间,小征想办法解决爸爸在小区大门值夜班的取暖问题为背景,将爸爸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小征关心家长的亲情感、以及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在考查物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渗透在个人能力所及范围内对社会做出贡献的理念。

化学学科,第6题,选取家用煤气作为问题情境,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境真实、典型和适切。

第17题,第一小问,“(1)黑龙江盛产优质大米,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让学生感受到家乡黑土地的神奇和魅力。

政治學科,第16题.选材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选项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设置为正确答案。

简要说明题共四道大题,12小问,分别从孝敬父母、生态文明建设、国庆大典、脱贫攻坚四个角度选材立意,每一道题的问题设置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话可说、有点可述。探究与实践题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经历,使学生在活动中有积累,在实践中有总结。

生物学科,试题的情境设计以真实境况下的现象与问题为主,如当前新冠肺炎传染病流行期间,将其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联系起来,通过答题,了解当下对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的预防措施,对居室环境通风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措施,这样的试题不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真实性和适切性。

地理学科,第28题的材料选择,从黄土高原的秦腔到好客的藏族人民的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再到春节期间,南方广州的迎春花市上,北方哈尔滨的冰灯展。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够了解和感受到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要通过人类的不断努力来实现。保持环境的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更加注重阅读,试卷中的文字量逐年增加。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读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可见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提高国民素养,是中考改革重要方向。另外,从高考改革趋势上看,第一,所有学科的阅读量都要加大,高考的数学难度未来要有所降低,但汉字的阅读量将由现在的两千字增加到五千字,如果学生阅读能力差,题都读不完,更不用说解题了。第二,语文试题更加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2017年北京市语文高考试题的阅读量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字。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

从2017年开始,齐齐哈尔市中考各学科的文字量就在逐年增加,一是各学科试题的命制都要增加问题的情境和背景,这样必然会增加文字的阅读量,如果学生阅读能力差,题都读不完,更不用说解题了。二是语文试题更加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语文学科的文字量增加的更多一些。三是任何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循序渐进,2020年中考试题文字量在2019年的基础又有所增加,语文增加120字,数学增加100字,外语增加197字,化学增加109字,历史增加240字,地理增加200字。今年语文学科试卷比2016年增加1600字左右。

(四)更加贴近学生,确保学生心态及社会的平稳。在今年特殊的考试背景下,充分考虑抗疫期间“线上教学”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影响,试卷坚持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原则,不仅试卷结构稳定,考查内容更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线上教学实际,达到了稳预期、稳难度、稳情绪,便于学生发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从而能够以平静而积极的心态作答,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考平稳进行的目的。如:

语文学科,作文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命制作文题须考虑周全,此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谢谢      ”。命制此题考虑了四个方面:一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二是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三是给予学生自主写作空间较大,从选材和文体上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四是题目中的“谢谢”一词,是与大家朝夕相处的,熟知的词汇,让学生不陌生的同时,更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

数学学科,着重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初中数学必备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与探索。考量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试题难度起伏平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答题心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对基础性知识、能力的考察验收,同时试题也全面覆盖初中阶段学社必备的数学知识,不重不漏且重点突出。

三、对今后课堂教学的深远影响

几年来的中考命题改革,我们始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以“一据五化四结合”为抓手,以指导教学、促进课改为目标,初步实现了课程改革先进思想与命题行为的衔接,在促进核心素养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一)引导学习由“碎片化”转向“整体化”

学习有碎片化和整体化之分。碎片化学习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和对技能的熟练应用。整体化学习追求完整的心智与完整的学习对象共同参与,追求价值确立、能力培养和知识习得的水乳交融。

中考试题引导学习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提醒老师们不要把大量的时间集中在两件事上:知识点、技能点的理解和记忆。

从更高层面来看,以碎片化为主的学习走向以整体化为主的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的变化,实质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二)引导课堂由“讲知识”转向“做事情”

中考命题引导课堂由“讲知识”转向“做事情”。此处的“做事情”是广义的,指在课堂上让学生直面相对完整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让学生用手操作、用脑思考、用心感受,或独立应对,或团结协作。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有收获”,而不是“被告诉”。

课堂教学让学生“做事情”,可以将价值观确立、能力培养、知识习得等目标融于不可分割的做事过程,真正回归学习的本来面目;最大可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最好地实践了“从心出发”的教育理念。

(三)引导教育由“重尊师”转向“重尊生”

对个体的态度是衡量文明社会的重要尺度。越是进步的文明,就越是尊重每一个个体。同样,越是好的教育,就越是尊重每一个学生。

中考试题的诸多关键词,如“开放”“多元”“实践”“探究”“不确定性”……其背后隐含的都是两个字: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成长的权利。

此处的尊重,不是表面礼貌,实际疏离,而是真正的平等和由平等而自然生出的看重。只有尊重,才会允许他们与众不同;只有尊重,才能更主动聆听、耐心等待,而不是粗暴地打断、生硬地告诉;只有尊重,才能小心呵护孩子的天性,真诚地为他们提供直面世界的机会,引导他们向自然、向社会发问;也只有尊重,才能有更开阔的胸襟去悦纳现在的种种变革,愿意为了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而不断学习,因为未来在学生身上,所以未来在教师手中。

〔参 考 文 献〕

〔1〕黑龍江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Z〕黑龙江教育厅,2018-01-03.

〔2〕周建新:把握中考改革导向 推进育人模式转变〔N〕中国教育报,2018-04-03.

〔3〕储朝晖谈中考改革:让考试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助推器〔J/OL〕光明网,2018-01-0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命题中考
鹤之灵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王荣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