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上海城市绿化“四化”建设的再思考

2020-04-11

园林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化树种绿化

张 浪

园林绿化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为加快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品质,上海市政府提出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和效益化之“四化”建设。这是上海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阶段,也是上海“春景秋色”工程的延续。本文分析了上海“四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痛难点,并提出了未来绿化工作的重点,以期对上海绿化“四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风景园林;生态文明;绿化“四化”;上海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园林绿化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宜居环境的建设者、人民绿色福祉的推动者[1]。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四化”建设,即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建设,相继发布了《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指导意见(沪府办〔2018〕60号)》[2]《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纲要》《上海市公园绿地“四化”建设导则》等系列文件,形成市级城市绿地“四化”建设总体框架,并要求各区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区级公园绿地“四化”实施规划,明确“四化”建设计划,落实“四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四化”建设。

1. 北外滩绿地景观

上海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图1),但对标国际发达城市水平,与国内先进城市如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相比较,在“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方面仍有差距。在此背景之下,分析上海绿化“四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痛难点,并提出绿化工作的重点,对于加快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为城市四季增添色彩,培育更多珍贵树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公共产品,实现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绿化“四化”建设是一项“在路上”的工作

1.1 上海城市绿化建设发展阶段的要求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担任江苏省委书记时就强调,植树造林要重视彩化、珍贵化、效益化[3]。2018年4月,李强书记赴上海市青浦区调研时提出,上海要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为四季增添丰富色彩,为城乡培育更多珍贵树种。“三化”到了上海以后增加“绿化”一项,成为“四化”,这是根据上海自然和行业发展的特点及阶段性特征所提出的,从本质上说明,上海的总体绿量还不足。新时期背景下,绿化“四化”建设的内容不断扩展,内涵不断深化,但其核心要义始终都是在有限的城市用地空间现状下,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让人民享用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超大城市绿化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性的要求[4]。

1.2 上海“春景秋色”工程的延续

上海绿化建设在经历“十五”跨越式发展阶段后,随着“十一五”以应用推广色叶及观花乔灌木为主的“春景秋色”示范工程,进入了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主的转型时期。上海自2004年实施“春景秋色”示范工程以来,建成了一批绿化新景点、应用推广了一批新优植物品种、园艺技术取得一定突破、植物配置更趋合理,城市绿化建设取得很大成效。随着新优树种大面积种植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园社区,“春有花、秋有色”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未来绿色空间发挥更好景观效果的关键在于新优植物的引种、应用及推广持续发力。上海仍需继续储备适合“春景秋色”的景观植物,这实际上是绿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四化”则是在此阶段上提出的一个发展目标和途径。

2 绿化“四化”建设是一项“在点上”的工作

2.1 绿化“四化”建设的痛点

2.1.1 生态基底薄弱

国家要求的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核心指标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而上海只关注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两项指标,这是因为其原本的绿地率较低。1949年前的百年间,上海平均每年仅开辟0.6 hm2的绿地,各种公园绿地约为89 hm2[5]。上海2035年总体规划目标是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其中前两项“之城”是长板做长,而唯有“生态之城”是要使短板变长,主要原因之一是上海除了湿地资源较为丰富以外,绿林地资源极其缺乏。

20世纪90年代,由中央派遣来沪的市容考察团曾不止一次指出,上海的园林绿化植物品种过于单调。从1999年出版的《上海植物志》中不难发现,许多园林植物为罕见种,仅见于少数地点,如上海植物园、大学校园等,在一般绿地难以找到[6]。由此可知,上海是在不太成熟的基地上建立起来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总体绿量不大,树种多样性不够,生态基底总体薄弱。

2.1.2 景观效果不佳

这是针对彩化和珍贵化而言的痛点。上海城市绿化所应用的草本花卉品种多、颜色艳丽,但是以乔木为主的苗木色彩季相变化非常短暂。受地域环境与气候影响,园林绿化季节性景观效果差异明显,夏花种类少、秋色不明显、冬景不突出。绿化彩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海原本是个缺林少绿的城市,建设前期为了快速呈现绿化景观效果和社会效益,大量种植了一系列速生树种,如香樟、杨树等。现在从城市外环生态专项来看,真正成骨架树种的杨树,也基本到了“寿终正寝”的年龄,香樟也开始恶性竞争、逐渐退化。而大量的珍贵树种由于生长周期长、成型慢、养护管理精细,需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多,故栽植较少。上海的可用树种选择范围大,但真正能生长很好、且长时间能发挥效应的优秀品种有限。

2.1.3 生态效益低下

自踏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起,上海大批量引进新优植物品种,并对乡土树种进行优化筛选。但由于上海绿化建设长期追求快速成景、为高密区服务等举措,中心区和一些廊道绿地实际上没有形成能够自然演替的群落结构,无法发挥整体效应,生态系统构建不完整。

要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需要具备完善的群落结构和高链接度的网络体系,它不会是纯林造景,而是前后成景、左右可观,艺术化地进行配置形成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的发挥需要时间积累,前期的城市建设由于急于求成,种的树都偏大,后期以“保命”为主,几乎没有正生长,这是为了快速见效而牺牲了生态效益。上海很多生态廊道、生态系统、网络结构需要人工营建,其效益化已然成为发展的痛点。

2.2 绿化“四化”建设的难点

2.2.1 用地紧张且绿地质量低劣

土壤是绿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既是植被的立地基础和生长介质,又是城市生态系统物质转化与能量循环的必要途径,土壤的质量优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所在[7]。上海位于长三角洲冲击平原,其土壤肥力本应不错,但由于它是一个建设在没有完全成熟的土地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分布着高密度人口,其大部分用地仍具有土地的基本特征,表现出的难点就是用地“紧、劣”。“紧”是指用地紧张,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只能拿出少量的用地来发展城市绿化;“劣”是指立地质量相对低劣,面临着城市生态空间破碎化、水土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及稳定性不高等现实问题,这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短板之一[8]。

2.2.2 地域气候条件限制树种选择

上海绿化的季相变化不大,不仅与树种本身有关,实际上也受到地域和气候的影响。上海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夏冬时间长,春秋短。“四化”建设的彩化需要一段时间积累方能展现效果,由于空气湿度大,彩叶还未变色完全就因为水汽过重而掉落。如银杏叶由绿转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时,老百姓是可以感知到的,但他们能真正欣赏秋叶的时间却很短。

2.2.3 绿化植物景观缺少稳定特征

城市景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往往是“三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中的某一方面起着作用。在不同典型气候带分布的城市,都具有自身特征,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用城市环境意象来概括。但是上海没有稳定的地带性绿化景观或群落结构特征,未能形成真正的地域代表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生态资源基底较差,另一方面人工群落构建,短期难以稳定,且不能很快形成自然演替,所以,不能很好地实现绿化景观的资源系统性特征。

2.3 绿化“四化”建设的重点

城市园林绿化与一个城市的社会发展、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具有密切关系,为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等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力度,完善生态园林体系,推动绿化“四化”建设,需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2.3.1 技术研储

指的是技术研发和储备。在用地紧张、立地相对困难的条件下,上海要做到绿化“四化”,特别是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研发和突破。园林科技工作者在丰富生态产品、优化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绿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要有一些技术储备和公共资源供给,对带有共性的关键技术应做好创新和储备,建立项目研究和技术推广项目库。根据“四化”目标要求,梳理与“四化”工作有关的科研成果,做好技术集成创新和成套化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适生彩化、珍贵化树种筛选、培育、配置模式、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等在内的系列成套技术研发和推广。

2.3.2 材料供给

上海首任园林局局长程绪珂先生曾一再强调,苗木是城市绿化的“命根子”。根据彩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进一步加大乡土树种和优良新优树种的收集、引种繁育和推荐工作[9],出台彩化、珍贵化植物品种推荐目录,作为绿化设计施工参考,加快培育适应彩化、珍贵化的苗木繁育基地。重点加大开花色叶乔灌木、珍贵树种、开花宿根地被等新优植物的应用推广,实现森林、绿带等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根据上海地区需求,利用园林植物的叶容、花貌、色彩等一系列变化来提高绿化景观时序丰富性,构筑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植物季相景观(图2)。

2. 上海人民广场盛开的玉兰花

2.3.3 量化评估

量化评估是指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描述、分析,采用数学的方法取得数量化结果。其优点在于使一些模糊概念精准化,消弱某些主观随意性。目前,在绿化方面的评估基本上是根据专家系统或经验来评价,缺少方法学及固定模式,当然与智慧智能化需求相较甚远。如今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数字时代,大数据更能给行业积累经验、创造价值。行业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实现大数据的挖掘、积累和分析,支撑行业发展水平对比、传承和发展。研究利用BIM技术、GIS技术等对各类绿化工程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探索利用不同的感知设备,获取各类绿地监测数据,提升绿化行业智能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已经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作。

3 总结

绿化“四化”在上海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上海绿化“四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式和重要机遇。这是上海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着力点,是推动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支撑点,是增进市民绿色福祉的重要切入点。未来“四化”建设应加强技术创新,以设计作为先导,在营建景观效应的同时,兼顾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以形成优美高效的城市生态空间环境体系。

猜你喜欢

四化树种绿化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