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功能布局浅析

2020-04-11张晴陈海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9期
关键词:片区布局轨道交通

张晴 陈海涛

(1.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2.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1 概述

近年来,世界及各地区人口大幅增加,经济迅猛增长,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引发各地普遍、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开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创造环保、舒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空间势必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本文选择综合交通枢纽片区为研究范围,研究了该区地下空间形态布局模式及综合开发,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今后的城市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2 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行性

综合交通枢纽和地下空间的开发都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来支撑,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资。从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层面上分析,修建综合交通枢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已具备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能力。因此,综合交通枢纽片区的地下空间开发从宏观经济背景上来说是可行的。

3 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

综合交通枢纽是一个城市中交通组织、商业形态及空间布局都类型都较为杂乱的片区,作为人流非常集中的交通中转点,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重点区域,因此,开发利用综合交通枢纽片区的地下空间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开发地下空间的同时,也需要满足可持续的原则。当前的社会背景需求及技术条件下,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及利用与综合交通枢纽对空间的需求达成一致,促进城市土地的竖向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城市交通压力,与此同时,也满足了城市综合防灾的要求。

4 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的功能

交通空间的地下化不仅满足了疏散的需求,也将其内部的空间与融入了各种商业业态的需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整个城市内地下空间网络的发展。客观地说,城市中的一些广场及部分商业用地都可以实现地下化。在多种交通方式互相交叉、人流集散迅速的综合交通枢纽片区,首要功能是交通组织,交通地下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片区人流的组织,还可以有效释放片区交通的压力,因此,综合交通枢纽片区的地下交通建设是值得我们重视并思考的课题,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地铁(轨道交通)、地下停车系统、地下车行通道以及地下人行通道等。

4.1 地铁(轨道交通)

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地铁是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运输载体。地铁(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等待时间短、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特点,因而成为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核心。地铁也具有投资成本高、对地质要求高的特点,但瑕不掩瑜,它仍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佳选择。

4.2 地下停车系统

与相比单独开设的地下停车库,综合枢纽的地下停车场系统具有以下优点:节约成本、投资相对较少;停车位共享,提局利用效率;空间利用率较高;把城市中心交通引入地下,可有效释放交通压力,补充了地面空间不足的局限性,改善片区的地上环境。

4.3 地下车行通道

相比地面道路,地下车行通道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车流、人流的交叉,不用等红绿灯;结构的施工在地下开展,对城市区域的完整性影响较小,避免了对城市景观的割裂;节约地上用地,美化市容,提升了城市空间的综合利用率。

4.4 地下人行通道

与过街天桥相比,地下人行通道具有以下优点:安全便捷,恶劣天气条件下可遮风避雨;可同时满足其他功能需求,同时通过不同交通方式的地下换乘,也提升了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保证了乘客的舒适性。地下人行通道可满足两种不同的功能需求:①以单纯的疏散人流和贯穿马路为目的的地下过街通道;②兼具步行交通和商业功能的地下步行街,多见于轨道交通周边区域或是综合体的地下层,如图1所示。

图1 大阪梅田站与商业复合开发的地下公共空间

5 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

地下空间作为扩大城市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需要科学有效的前期规划和长期稳定的后期运营维护来提供有力的支撑,如图2所示。从空间上来讲,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分为水平布局和竖向布局。地下空间形态布局主要有点状、线状、面状、放射状、网格状等。正如地上建筑空间的利用要控制层高,地下空间开发也要控制其深度。地下空间的竖向布局主要是控制地下空间开发的竖向层次,强调立体化、多层次的特点,旨在各层次的功能和性质能够满足居民的生理需求、心里需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也应避免地下空间资源浪费。

图2 日本京都车站内景

6 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因素

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地质地貌、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社会背景、技术手段、法规政策、就地取材等。

7 结论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在解决城市空间有限的问题、促进城市立体化、多层次、集约化发展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课题。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地上、地下空间进行一体化的考虑,这种思路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大规模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片区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及功能需求的研究更是具有预见性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的。本文对地下空间形态布局相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较为浅显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形态布局的规划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片区布局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VR布局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