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复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重要性研究
2020-04-11何仰芬张锐浩
何仰芬,张锐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当中,其检测快速、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的优势也被临床检测医生认可与接受[1]。但其弊端在于无法精确的对血液当中的各类细胞,尤其是异形细胞与幼稚细胞进行准确识别,因此在使用时可作为血细胞技术分析的过筛措施。若检测结果初夏可疑情况时,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需进行人工形态学检查可及时发现假性结果,对提高检测准确性及避免发生误诊与漏诊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12月于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样本1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642例,女358例;年龄18-62岁,平均(40.1±22.0)岁。其中符合血涂片复检标准的血液标本共125份。
1.2 方法 (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周静脉血2-3 mL,将其放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抗凝管中[2],采血后两小时内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内容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2)血涂片复检:使用低倍或高倍镜对涂片全貌进行观察,预估白细胞数量是否与仪器结果一致,对外周血细胞分布及各类血细胞比例进行观察,尤其是涂片尾部是否出现异常的巨大的细胞。之后选择涂片尾部红细胞及核细胞交界处进行观察细胞的分类、形态与比例,尤其注意白细胞形态[3],对其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是否存在毒性改变进行观察。观察血小板数量、聚集性及形态。
1.3 观察指标 将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复检结果进行比较。血细胞仪至少存在1条复检规则,血涂片复检结果也为阳性则属于真阳性,为仪器检出;血细胞分析仪至少存在1条复检规则,血涂片结果阴性为假阳性,可判定为误检;血细胞分析仪未见复检规则,涂片复检结果为阳性则属于假阴性,判定为漏检[4]。
2 结果
1000 份样本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异常结果共125例,血涂片复检率12.5%(125/1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真阳性率为84.0%(105/125),假阳性率16.0%(20/125),假阴性率为17.6%(22/125)。
3 讨论
血常规作为血液检验的基本方法组要是对血细胞进行检验,通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与数量进行观察与分析做出对疾病的判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与推广以其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检测参数多的优势目前已成为临床对血常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血细胞分析仪无法有效区分各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等病理性改变也无法及时识别易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而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的情况。因此在血常规检查时若出现可疑情况需应用血涂片检测方式进一步检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分析仪提示的125例异常结果进行血涂片复检后真阳性率为84.0%(105/125),假阳性率16.0%(20/125),假阴性率为17.6%(22/125)。这一结果表明,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样品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白细胞散点图及分布异常,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减少的结果与血涂片复检存在较大差异,可发现血液病与血小板假性减少。因此,临床在碰到此类异常提示时必须进行血涂片复检以纠正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成分无法正确区分而导致的漏诊现象发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查前应确保血涂片质量,做好血涂片的染色工作,避免对检查工作造成影响而发生误诊情况,导致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延误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
综上所述,血涂片复检是血液形态学的基本检测方法,可对正常与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成分与形态进行识别,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信息。医院临床实验室应建立与完善血涂片复检规则,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异常信息的病例,加强血涂片复检的力度,避免异常结果的漏报及误诊现象,不断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