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以及生化相关指标检测

2020-04-11茹文渊刘思贤黄伟龙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单克隆骨髓瘤多发性

茹文渊,刘思贤,黄伟龙

(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100)

在诸多恶性肿瘤中,属于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为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以单克隆浆细胞多肽链亚单位或者增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量为主要临床特征,也就是“M”蛋白或者“M”成分[1],会明显抑制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以及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进而产生感染、贫血、骨质破坏等多种临床表现。该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其免疫球蛋白会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免疫功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会蓄积大量B-J蛋白[2],进而阻塞蛋白管,以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当病情发展至晚期易产生尿毒症。而选择合理的检测方式对其进行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数据。因此本次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型以及生化相关指标检测。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上患者全部和WHO中相关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相符。20例男患者,10例女患者,年龄47-69岁,年龄均值为(58.6±2.7)岁。

1.2 方法 指导患者受检前一天晚上禁食禁水,第二天清晨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对标本进行相应处理,以每min 3000转的速度离心处理10 min,之后将血清分离吧置于冰箱中以-20oC的温度进行储存。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清蛋白、血清钙、肌酐和血尿素氮进行检验,对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使用全自动电泳仪和相应试剂进行免疫固定电泳,按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分型详情、钙、白蛋白、总蛋白、肌酐以及尿素氮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选择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分型详情 在30例患者中,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显示,有29例患者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2例IgM+IgG双克隆型,占比6.67%;2例IgD型,占比6.67%;8例IgA型,占比26.67%;17例IgG型,占比56.67%。未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1例,占比3.33%

2.2 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8例IgA型和17例IgG型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患者的IgA以及IgG水平显著提升。2例IgD型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患者的IgM、IgA、IgG下降。1例双克隆型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患者的IgM与IgG提升。详见表1。

表1 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2.3 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详情 在30例患者中,在钙、肌酐、总蛋白和尿素氮水平上,全部高于正常水平,这就说明患者肾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是白蛋白水平未出现异常变化。详见表2。

表2 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详情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中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是有异常克隆增生情况存于浆细胞,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国内多发性骨髓瘤发生例数大致为1/10万,该疾病好发于50-60岁群体,不常发生于40岁群体,且女性发病率少于男性,比例大致为2:3[3]。患者发病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然而其异常浆细胞量会明显增加,对骨骼造成一定损伤,会有大量B-J蛋白存于尿液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存于血清中,进而产生贫血,如果病情严重还会产生肾功能损伤。患者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骨痛为主,主要是骨髓腔中存在大量骨髓瘤细胞,被激活和产生增生,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如果情况严重还会产生溶骨性损伤,而以上症状的临床表现包括高钙血症[4]。引起此种症状的相关原因主要是骨质受损引起的肾小管钙分泌量和血钙逸出减少,和钙结合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所致。因此本次实验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钙水平异常提升,高于正常水平。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病中早期,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明显提升,总蛋白水平也会随之增长,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或者不变,引起A/G之倒置或者下降,这也是患者发病早中期的临床特征[5]。而本次研究中的22例患者,其总蛋白水平明显提升,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该结果与上述特征较吻合。该疾病所致的肾功能损伤因素较多,其中包括高尿酸血症、高血钙、骨髓瘤细胞浸润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型和肾损伤密切联系,轻链型肾损伤发生情况较多,会明显增加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主要是溶酶体变性肾小管细胞,对其功能造成损伤,破坏肾组织,以产生肾衰竭,进而提升肌酐和血清尿素氮[6]。而本次研究中,患者的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提高。患者IgG型较为常见,双克隆型和IgD型较为少见,定量结果显示,在IgM水平上,IgG型患者最高,会对总蛋白水平造成影响。

总而言之,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需分型和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单克隆骨髓瘤多发性
FDA批准紧急使用授权礼来新冠抗体Bebtelovimab对Omicron有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丢失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筛选过程及意义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