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探讨
2020-04-11李晓花
李晓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广东 广州 501260)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广,医疗模式革新大肆推进,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模式优化势在必行,方可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护理需求[1]。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转变以往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提高护理整体质量[2]。笔者通过对胸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探讨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现在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普通胸外科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对象,男61人,年龄15-82(48.52±4.81)岁;女27人,年龄16-78(45.91±4.04)岁。
1.2 方法 本组88例患者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主动与病患交流沟通,介绍疾病知识,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关系,缓解负性情绪。(2)基础护理。胸外科病患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因手术造成休息、大小便、日常饮食等不规律,容易出现不适症状。日常生活中,叮嘱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作息规律,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质量。便秘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3)用药护理。用药时,需遵照医嘱,反复核对用药数量、规格、剂量等。若是输液,需合理配置药液,酌情调整输液的速度。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留意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高血压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避免强光照射,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利尿剂在上午应用,此时间段可获取较好的效果。(4)呼吸道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有效咳嗽,且变换体位。若是咳嗽不利,可予以遵医嘱雾化处理,再加予叩背震颤排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遵照医嘱,适当镇痛处理,有助于排出痰液,有效咳嗽。带气管插管的病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体重以及病情,预先调节好呼吸机的各个参数。(5)管道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立即妥善固定各条管道,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扭曲、受压等。观察管道引流的颜色、性质、量等。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还应保持管道密闭,保持水封瓶直立,禁止倾倒水封瓶,预防空气进入胸腔。(6)恢复期护理。卧床时间较长者,注重皮肤护理与口腔护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定时辅助病人翻身,轻轻叩击背部,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保持舒适度。适当按摩皮肤,勤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卫生,温度与湿度适宜。按摩患肢时,辅助双下肢气压干预,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防止肌肉萎缩。(7)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患者入院后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根据患者心肺功能指导其爬楼梯、快速行走等锻炼,提高患者心肺功能,使其尽量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活动方法:床上活动四肢、床上坐起、下床床边活动、病房内活动到病区走廊活动等循序渐进的活动方法。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并发症。调查护理满意度,总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本医院自行设计,共涉及护理态度、治疗环境、护理操作、隐私保护、解决问题等五个维度共16项,每一项5分,采取5级评分法,很不满意1分,较不满意2分,一般满意3分,较满意4分,很满意5分,所得分数乘以系数1.25,总分100分。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表,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当场发放,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
2 结果
88例患者共5例出现并发症,4例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6%(5/88)。
88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5分。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基础护理,贯彻并落实护理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护理内涵,提高护理质量[3]。胸外科护理过程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着眼于病人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采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及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缓解病人负面情绪,指导患者日常生活,督促其养成良好习惯,并且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并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且注重恢复期的护理干预,积极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通过优化围术期护理流程,改良术后传统护理模式,达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