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顿的《“俄罗斯”弦乐四重奏》及其主要版本

2020-04-11张紫薇

乐府新声 2020年1期
关键词:海顿四重奏弦乐

张紫薇

[内容提要]《“俄罗斯”弦乐四重奏》是海顿第一部成熟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古典风格”的初步确立。这部作品无论是对作曲家个人、体裁发展亦或是时代风格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史料的深入挖掘与研究,使这部作品在创作与出版过程中的大量细节得以呈现;通过对多家出版社的第一版出版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与对比,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揭示作曲家的原始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原始面貌;对重要历史版本的溯源梳理使其与现行主要版本之间的历史流变关系变得清晰可查。本文的研究不但能够为不同使用目的的版本选择提供足够而可靠的信息,更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与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份扎实、严谨而又具体、通俗的科学文献。

《“俄罗斯”弦乐四重奏》(Die Russischen Quartette,op.33)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1732-1809)于1781-1782年间创作的一组弦乐四重奏作品。这组作品由六首弦乐四重奏组成,它们分别是:《B小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B Minor,Hob.III:37)、[2]Hob.是二十世纪著名音乐学家、海顿研究专家安东尼·范·霍博肯(Anthony van Hoboken,1887-1983)姓氏的缩写。在西方专业音乐领域,霍博肯编纂的两卷本《约瑟夫·海顿作品目录》被视为海顿作品考证权威,他所给出的海顿作品编号被称为“霍博肯编号”,获得音乐史学界与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普遍认可并被广泛使用。“霍博肯编号”包含三个部分:(1)最前面的“Hob.”是Hoboken的缩写;(2)其后以大写的罗马数字表示海顿作品的体裁序号,如罗马数字III表示弦乐四重奏;最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该作品在这一体裁中的编号(以创作时间先后为排序依据)。举例来说,Hob.III:37即是指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中的第37首。详见:“Hoboken,Anthony van”by Carlo Piccardi from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pp.564-565.《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E-flat Major,Hob.III:38)、《C大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C Major,Hob.III:39)、《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B-flat Major,Hob.III:40)、《G大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G Major,Hob.III:41)以及《D大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D Major,Hob.III:42)。[1]为了便于区分,下文将以作品调号+“霍博肯编号”的形式来指代这六首四重奏作品,如《B小调弦乐四重奏》(Quartet in B Minor,Hob.III:37)简称为B小调“霍博肯37”,以此类推。——作者注1781年12月25日,这些作品首演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海顿在首演音乐会上将它们献给正在维也纳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大公保罗(The Grand Duke Paul Petrovich of Russia),这组作品自此得名“俄罗斯”(下文将简称这部作品为“俄罗斯”)。作为海顿第一部成熟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俄罗斯”被达尔豪斯誉为“古典主义的开端”,[2]Carl Dahlhaus &Hermann Danuse,Neues Handboch der Musikwissenschaft:Die Musik Des 18.Jahrhunderts.Bd.5.Bühl:Laaber-Verlag,1985,p.289.它的问世标志着“古典风格”的初步确立。

一、《“俄罗斯”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与出版过程

(一)作品诞生的历史背景

1797年1月1日,身为埃斯特哈奇家族宫廷乐长的海顿与其雇主尼古拉斯亲王一世(Nikolaus I)[3]David Wyn Jones(ed.),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p.75-78.签订了新的雇佣合同。深受“启蒙主义”思潮影响的尼古拉斯亲王是一位开明的新式贵族,他在合约中赋予海顿随意处置自己作品的权利。[4]Ludwig Finscher,Joseph Haydn und seine Zeit.Bühl:Laaber-Verlag,2000,p.169.这意味着海顿从此拥有了更大的“自由”与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自此之后,他可以接受来自埃斯特哈齐宫廷以外的创作委约,可以将作品献给欧洲其他显赫的贵族,还可以将作品出售给音乐出版商人。这不仅将有助于海顿名声的进一步传播,还会带他丰厚的经济回报。受到新合约的激励,海顿的音乐事业进入了以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方面,他以极大的创作热情集中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四部歌剧、一部弥撒曲、十八首交响曲、两首钢琴三重奏、六首钢琴奏鸣曲等,“俄罗斯”正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来自欧洲各国的音乐出版商人争相与海顿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们分别是:维也纳的阿塔利亚(Artaria,Wiener)、[5]阿塔利亚出版社创建于1765年,1788年成为维也纳最重要的音乐类印刷品的出版与销售商。在公司的全盛时期,阿塔利亚出版了当时欧洲诸多著名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胡梅尔、罗西尼等)的众多优秀作品,其中很多都是这些作品的第一版。该公司的业务直到1858年才逐渐停止,其中少数出版物直到1918年还能在市面上见到。阿塔利亚于1780年出版了海顿的六首钢琴奏鸣曲(Hob.XVI:35-39),从此开始了与作曲家长达数十年的合作,由阿塔利亚出版的海顿作品总数超过300部。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p.7-9.阿姆斯特丹的胡梅尔(Hummel,Amsterdam)、[6]J.J.胡梅尔(Johann Julius Hummel,1728-1798)于1754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创建了胡梅尔音乐出版社。这家公司出版的第一部海顿作品是他的一组《弦乐四重奏》(op.1,1765)。在1785年之前的胡梅尔出版物中,海顿的作品占了大多数。这些出版物传播不但有助于海顿声名在欧洲大陆的确立,还首次将海顿的作品介绍到英国。遗憾的是,胡梅尔出版的海顿作品在版本上的权威性不足,错误较多。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159.巴黎的西贝尔(Sieber,Paris)、[7]西贝尔音乐出版社由音乐家让·乔治·西贝尔(Jean-Geoges Sieber,1738-1822)创建,这家公司出版了海顿大量的器乐作品,如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奏鸣曲等。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361.伦敦的福斯特(Foster,London),[8]英国的音乐出版商威廉·福斯特(William Foster,1739-1808)于1781年与海顿签订了出版合同,在1781—1787年间出版了海顿的大量交响曲、重奏及独奏作品,是海顿作品在英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p.104-105.等等。

(二)海顿与阿塔利亚出版社的合作

在众多音乐出版商中,阿塔利亚是其中的佼佼者。正是这个家族创建的出版公司(下文简称阿塔利亚音乐出版社为“阿塔利亚”)在维也纳建立起以印刷本形式传播音乐作品的传统;阿塔利亚同时也是与海顿关系最为密切、合作最久、出版海顿作品最多的出版商。六首“俄罗斯”就是海顿与阿塔利亚合作初期的产物之一;得益于作曲家与出版商之间有关这组作品的通信往来,我们得以重现这些四重奏在创作与出版过程中的大量细节。

1781年10月18日,海顿在写给阿塔利亚的信中提到自己正在创作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作品:[1]关于海顿就“俄罗斯”的创作进度及出版问题写给阿塔利亚的几封信件的时间(1781年10月18日-1782年1月20日)及具体内容,详见:Franz Artaria &Hugo Botstiber,Joseph Haydn und das Verlagshaus Artaria.-Nach den Briefen des Meisters an das Haus Artaria &Compagnie dargestellt und anlässlich der Zentenarfeier herausgegeben.Wien:Artaria,1909,pp.18-20.其中有四首业已完成,其余两首也将在3周之内创作出来。这是我们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能够找到的关于“俄罗斯”的最初记载。12月3日,海顿再次致信阿塔利亚,表示全部六首弦乐四重奏都已经完成,他形容它们是“以全新的、独特的艺术方式”(auf eine ganz neue,besondere Art...)创作的,[2]Finscher.Joseph Haydn und seine Zeit.p.408.并承诺将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将这些四重奏出售给阿塔利亚。同一天,海顿给神学家约翰·卡斯帕·拉瓦特(J.C.Lavater)、塞勒姆修道院(Der Abt des Klosters Salem)的院长以及奥廷根-沃勒斯坦的克拉夫特·恩斯特亲王(Prince Kraft Ernst Oettingen-Wallerstein)[3]关于这三封书信的发出时间、收信人及主要内容,作者参考并译自:Floyd Grave &Margaret Grave,The String Quartets of Joseph Hayd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199;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252.写了信,向他们推荐自己刚刚完成的六首弦乐四重奏,并请他们帮忙向身边的朋友多加宣传。海顿在信中承诺订购者将收到带有他本人亲笔致辞的精美手抄本乐谱,且在时间上要远远早于印刷本公开发行的时间。

然而,海顿的手抄本“订购”还没开始,阿塔利亚就贸然在12月29日的《维也纳杂志》(Wiener Zeitung)上刊登了关于这套作品的出版预告,宣布将于次年一月出版海顿新创作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这则广告打乱了海顿的“手抄本”计划,他致信阿塔利亚(1782年1月4日),声称出版商的行为使他蒙受了损失。这场风波最终以阿塔利亚推迟了出版时间而宣告和解。[4]Finscher.Joseph Haydn und seine Zeit.p.408.1782年4月17日,阿塔利亚的出版物终于问世了,销售广告同样刊登在当天的《维也纳日报》上:“约瑟夫·海顿先生为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与一把大提琴创作的六首四重奏,作品第33号,售价:4弗罗林。——维也纳的阿塔利亚出版社。”[5]作者译自《维也纳日报》1782年4月17日第11版。http://content.onb.ac.at/cgi-content/anno?aid=wrz&datum=1782 0417&zoom=33。为了提高印刷品的知名度以促进销量,阿塔利亚特别在广告中强调海顿已经将这组作品“献给俄罗斯大公”(Dédiés au grand Duc de Russie)。[6]同上。

二、《“俄罗斯”弦乐四重奏》的版本问题

(一)“初版”各版本的问世与差异

实际上,除了“阿塔利亚”以外,至少还有五家分布于欧洲各地的音乐出版社出版并发售过这套作品,他们分别是:胡梅尔、西贝尔、里昂的盖拉(Guera,Lyon)、[1]盖拉(Guera)是法国里昂的一位音乐出版商人,出版活动集中在1776年至1788年间。盖拉出版了海顿的一些交响曲。1782年11月,盖拉在获得授权(royal privilege)的情况下出版了海顿题献给俄罗斯大公的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123.阿姆斯特丹的施密特(Schmitt,Amsterdam)[2]约瑟夫·施密特(Joseph Schmitt,1734-1791)在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出版事业始于1772或1773年。它所出版的海顿作品尽管在细节上存在较多错误,但对海顿作品在低地国家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355.以及巴黎的普莱耶尔(Pleyer,Paris)。[3]伊格纳茨·约瑟夫·普莱耶尔(Ignaz Josef Pleyer,1757-1831)作曲家、音乐出版商人。曾跟随海顿学习作曲,两人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普莱耶尔在法国巴黎创建了乐器制造厂同时出版并出售乐谱。他出版了一些海顿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这六首弦乐四重奏。详见:“Pleyel,Ignace Joseph[Ignaz Josef]”by Margaret Cranmer from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9,pp.918-922.在这些出版物中,胡梅尔的乐谱来自作曲家本人——海顿在“阿塔利亚”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组作品又卖给了胡梅尔;盖拉据称是得到了海顿的“特别授权”。至于其他几家出版社,目前尚无明确的历史文献能证明他们曾向海顿购买这组作品以用于出版。

图示:与“俄罗斯”创作及出版相关的各时间节点

海顿对“俄罗斯”的关注似乎主要集中在如何更好的推广这些作品上;对于作品本身,他既没有为其标记作品编号,又对这六首作品的曲目顺序不甚关心;甚至忘记将它们收录到自己的作品目录(Entwurf-Katalog,缩写为EK)中去。[4]1765年,海顿开始记录自己作品的主题目录;1805年,海顿在助手的协助下,以这份目录为基础编订了自己的第二份作品目录。这两份主题目录是整理海顿作品与了解海顿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作者参考并译自:S.Gerlach(1998),‘Haydn’sEntwurf-Katalog:Two Questions’from Haydn,Mozart,and Beethoven.Studies in the Music of the Classical Period.Essays in honour of Alan Tyson.pp.65-84.

作曲家本人对这些细节的忽视加之众多出版社的各行其是,导致这套作品自问世时起就存在多个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以及曲目顺序,其具体表现为:

1.多种作品编号并存。“阿塔利亚”的“初版”印刷品给出了“作品第33号”(op.33)的编号;一个多月之后的胡梅尔“初版”(1781.5.23)则将其标记为“作品第19号”(op.19);最后一个作品编号“作品第18号”(op.18)出自荷兰出版商施密特,但其影响力要远远小于“阿塔利亚版”和“胡梅尔版”。

2.不同源头的多个作品“命名”。这组弦乐四重奏作品最早、最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俄罗斯”——如前文所述,这是由于作曲家将它们献给了俄罗斯大公。胡梅尔的“初版”为这组作品带来了第二个名字——《“少女”四重奏》(‘Jungfern’quartets),这一名称源自印刷品的封面——一位站在古罗马废墟前的少女。[1]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174.此外,这六首四重奏还经常被人们称为“诙谐”(Gil scherzi)。[2]Finscher.Joseph Haydn und seine Zeit.p.407.这是因为海顿在这组作品中以“谐谑曲”(Scherzo)一词取代“小步舞曲”(Minuet)作为舞曲乐章的统一标记;这在他的同体裁作品中尚属首次,这种做法对其后的贝多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俄罗斯”和“少女”相比,“诙谐”这一命名显然更贴近作品的自身特点,因而也更为音乐理论研究者所接受和广泛使用。

3.众说纷纭的曲目排序。六家出版社的首版印刷品一共给出了五种作品排序方式,即便是同样从海顿本人手中获得作品手稿的阿塔利亚与胡梅尔,其作品排序也迥然相异。前者为:G大调“霍博肯41”、降E大调“霍博肯38”、B小调“霍博肯37”、C大调“霍博肯39”、D大调“霍博肯42”、降B大调“霍博肯40”;后者为:G大调“霍博肯41”、B小调“霍博肯37”、降E大调“霍博肯38”、C大调“霍博肯39”、降B大调“霍博肯40”、D大调“霍博肯42”。而获得海顿“特别授权”的盖拉则提供了与前两者不同的排序方式:C大调“霍博肯39”、B小调“霍博肯37”、降E大调“霍博肯38”、降B大调“霍博肯40”、D大调“霍博肯42”、G大调“霍博肯41”。同样来自法国巴黎的两家出版社——西贝尔与普莱耶尔——在曲目的排序方面不谋而合,它们都采用了如下顺序:B小调“霍博肯37”、降E大调“霍博肯38”、C大调“霍博肯39”、降B大调“霍博肯40”、G大调“霍博肯41”、D大调“霍博肯42”;其中普莱耶尔声称他是凭借着对海顿本人的深刻了解以及对这些四重奏作品的深入钻研而给出的作品排序。施密特的排序又区别于前五个出版社:降E大调“霍博肯38”、C大调“霍博肯39”、D大调“霍博肯42”、G大调“霍博肯41”、降B大调“霍博肯40”、B小调“霍博肯37”。

表格:各出版社“首版”主要信息

4、作品细节出入较大。各个出版社的出版物在细节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仅以其中最明显的两个区别为例:(1)在“胡梅尔版”中,第四首作品C大调“霍博肯39”的谐谑曲乐章删掉了即兴性质的第32小节,其它流传下来的版本则对其予以保留;[1]Landon &Barrett-Ayres.Diese Gesamtausgabe der Streichquartette von Joseph Haydn.Vol.6,p.15.(2)“施密特版”第三首D大调“霍博肯42”的谐谑曲乐章位于慢板乐章之前,而在其它版本中这两个乐章的顺序正好相反。

在众多版本中,“阿塔利亚版”被认为是最获作曲家认可的版本。其原因不仅在于阿塔利亚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始终与海顿保持着频繁的通信往来,对作品的形成过程以及作曲家的意图有着最为直接的了解,更在于与海顿对阿塔利亚的信任以及两者间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关系。

(二)现行主要版本与重要历史版本的溯源

20世纪以来,史学界与理论研究领域越来越重视音乐作品的版本问题。为最大限度的揭示作曲家的原本意图、还原作品真实面貌,对多个历史版本的来源进行考证,从而整理出最具权威性的乐谱版本成为学术理论研究界的主要工作。“俄罗斯”的多版本问题显然也引起了音乐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作曲家手稿的遗失加重了甄别的难度。对此,研究者们大多以保存下来的手抄本作为重要依据。这些手抄本分别保存在下奥地利的梅尔克修道院(Melk Abbey)与霍特维希修道院(Göttweig Abbey)、上奥地利的克莱姆思蒙斯特尔修道院(Kremsmünster Abbey)以及维也纳的音乐之友协会(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2]Joseph Haydn-Institut,Köln.Joseph Haydn Werke.Ser.XII,Band 3,Streichquartette“Op.20,Op.33”.Ed.Georg Feder and Sonja Gerlach.(1973).Munich:Henle.p.IX.在这些手抄本中,梅尔克修道院的手稿是保存曲目最多、最完整的一份。它保留了“俄罗斯”中的四首作品,最重要的这些抄本上都带有排序标记,它们是:第一首—G大调“霍博肯41”、第二首—B小调“霍博肯37”、第三首—降E大调“霍博肯38”以及第五首—降B大调“霍博肯40”。

“俄罗斯”现行最重要的两个版本分别来自奥地利的道布林格出版社(Doblinger,Austria)与德国的亨乐出版社(G.Henle Verlag,Munich)。前者于1968年出版的《海顿弦乐四重奏全集》(Diese Gesamtausgabe der Streichquartette von Joseph Haydn)是由音乐学者兰登[1]霍华德·查德勒·罗宾斯·兰登(Howard Chandler Robbins Landon,1926-2009):美国音乐学家、21世纪的海顿研究专家,海顿学会(Haydn Society)的创始人、海顿年鉴(Haydn Yearbook,1962)的创办者。在兰登众多关于海顿的著作中,最为著名的有五卷本的《海顿编年与作品》(Haydn:Chronicle and Works)。他同时也是1982版《新格罗夫海顿》(Larsen,Jens Pete &Feder,Georg.(1982).The New Grove Haydn,Hong Kong:Macmillan Publishers Ltd.)一书的主要编纂者。详见:“Landon,Howard Chandler Robbins”by Paula Morgan from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4,pp.224-225.与巴莱特-阿里斯[2]雷金纳德·巴莱特-阿里斯(Reginald Barrett-Ayres,1920-1981):苏格兰音乐学家,21世纪的J.海顿研究专家。详见:Landon,H.C.Robbins &Barrett-Ayres,Reginald ed.Diese Gesamtausgabe der Streichquartette von Joseph Haydn.Vol.6,Russische(Jungfern-)Quartette/Russian Quartets,Op.33/1-6/Op.42 Hob.III:37-43.Austria:Doblinger,pp.4.在考订“作曲家手稿、现存最早并最具可信度的手抄本分谱以及18世纪多个印刷版本”的基础上联合编订的原版、净版(Urtext Editon)乐谱,[3]Landon &Barrett-Ayres.Diese Gesamtausgabe der Streichquartette von Joseph Haydn.Vol.6.pp.3.其可靠程度极高。在六首作品的排序方式上,两位编辑显然更信赖“普莱耶尔版”,即:1、B小调“霍博肯37”,2、降E大调“霍博肯38”,3、C大调“霍博肯39”,4、降B大调“霍博肯40”,5、G大调“霍博肯41”,6、D大调“霍博肯42”。

亨乐版《海顿作品全集》(Joseph Haydn Werke)对于海顿作品的甄别、考订与编纂工作由位于科隆的“海顿协会”(Joseph Haydn-Institute)主持完成,[4]“海顿协会”(Joseph Haydn-Institute)于1955年在德国科隆成立,其宗旨为出版基于历史评判的海顿作品全集。在此之前,布雷特考夫-哈泰尔(Breitkopf &Härtel,1907-1933)与海顿学会(Haydn Society,1949-1951)的两次尝试都失败了。海顿全集(缩写为JHW)的出版工作于1958年开始,具体的印刷与出版发行事务由慕尼黑的亨勒出版社(G.Henle Verlag,Munich)负责。海顿协会的工作包括鉴定海顿作品的真伪、确定其创作时间,考订各种版本,并最终(在全集中)尽最大可能呈现作曲家在创作时的真实意图。1965年起,海顿协会还创办了学术期刊《海顿研究》(Haydn-Studien)。详见:Jones.Oxford Composer Companions Haydn.pp.170-171.该协会组织了大批资深的音乐理论家与音乐学者们投入到这项浩大繁复的工作中来。这套全集自1958年起陆续出版,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更新之中,其印刷品是目前关于海顿作品最具权威性的全集出版物。“亨乐全集”在每一卷的前言中都对所涉及作品的创作时间与经过、出版与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编订过程中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也给出了确切的出处,对于不同历史版本在细节上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比较,对于区别于其他版本的标记之处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与依据。在这套全集中,“俄罗斯”的编订者是音乐学家格奥尔格·费德与索尼娅·杰拉赫,他(她)们在“俄罗斯”的曲目排序问题方面同时兼顾了“阿塔利亚版”与“普莱耶尔版”的排序,六首作品的实际排列顺序遵照“阿塔利亚版”,同时加以普莱耶尔的曲目编号,即形成了:1、G大调“霍博肯41”,Op.33,No.5;2、降E大调“霍博肯38”,Op.33,No.2;3、B小调“霍博肯37”,Op.33,No.1;4、C大调“霍博肯39”,Op.33,No.3;5、D大调“霍博肯42”,Op.33,No.6;6、降B大调“霍博肯40”,Op.33,No.4,这样的双重排序并用模式。客观的说,这种处理方式充分考虑并兼顾了不同历史版本的权威性与可信性;但在理解与记忆上则需要使用者付出更多的细心与耐力。

结语

音乐作品受历史文化背景、时代审美趋向、作曲家人生经历与艺术品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作曲家思想与情感的结晶,更是作曲家音乐理想与才华的具象载体。近年来,音乐理论学术界与专业音乐出版界对原版、权威版本的重视,都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作曲家的真实意图、揭示作品的原始面貌。由此,作品版本的选择就成为了影响理论研究、风格分析与演奏实践的首要因素。国内专业音乐界早已充分认识到版本选择的重要性,但对于现行权威版本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普遍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即对历史权威版本与现行权威版本的渊源与流变关系不甚了解。对权威版本历史衍变问题的研究能使国内专业音乐学术领域的研究视野更加全面、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的高度与深度;其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一份扎实而严谨、具体又通俗的科学文献。

猜你喜欢

海顿四重奏弦乐
弦乐四重奏《终南山怀远》中的时空观念与音乐叙事逻辑
音乐家收学生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善是养生
善是养生
音乐家收学生
让爱传出去
小跳蛙
上海四重奏组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