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能力

2020-04-10陈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0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能力

陈萍

幼儿天生就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的生活是在游戏中度过的生活。幼儿天生贪玩,活泼好动,因此每位幼儿都有着强烈的游戏愿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全面展示幼儿精神世界,是幼儿有效的学习形式。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方式。《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特别提出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原则“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开展游戏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通过的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对各种事物、各种活动产生兴趣,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记。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怎样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幼儿的身上,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呢?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注重幼儿体、智、德、美和自信心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思考、探索发现,运用各种游戏,使幼儿手脑并用,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俗话说:“手巧心灵”,就是讲动手实践的次数多了人就会逐渐聪明起来,这符合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幼儿期是人生求知欲最强,最易吸收外界事物的阶段,如果不失时机地在这个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都有积极的作用。如游戏——风车转转,不仅使幼儿玩得开心,而且提高了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画、剪、订的技能,还知道风车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转动的知识,并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用双手同时工作,幼儿手部肌肉的功能和双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幼儿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与动作的协调都得到发展。事实证明:幼儿在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中,不但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在读的幼儿,因受计划生育的影响,还没放开二胎政策,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为了使幼儿健康成长,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发展,我们应该转化幼儿的依赖心理,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的内容往往就是现实生活加幼儿的想象,幼儿扮演角色本身就是按照角色的职责说话和行动,通过扮演角色学习新技能,巩固旧知识。如游戏——幼儿园、百货公司、医院、娃娃家等。在娃娃家中,幼儿通过扮演妈妈扫地、擦桌子、洗、叠被和穿衣、系鞋带、梳头等,学习劳动,了解生活,增长知识。实践证明幼儿游戏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意志和毅力,有利于增强幼儿的体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良好思想品德和社会交往能力

《规程》指出:“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学前教育专家卢乐山教授指出:“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的人,重要的变化發生在游戏之中,各类游戏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让幼儿成为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环境和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周围的人交流,并以自身独特而健康的个性,对他人和社会施加积极而进步影响的人,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其进行团结互助、合作谦让、自信勇敢、尊老爱幼、分享安慰等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教育。实验表明:把这些教育寓于游戏活动中效果最佳。如:幼儿在玩结构游戏——搭积木时,小军想搭列长长的火车送小朋友去北京旅游,发现没有圆形的积木做车轮,急得他连连叹气,老师知道后,鼓励他向同桌的张明明借几块圆形的积木用。这样小军的火车就做好了,他高兴得拍手叫好,并认真地做他的火车司机,而张明明也乐在其中,因为他帮忙小军做好了火车。又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医院”时,幼儿知道医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团结合作特别是在医生给病人动手术时,护士、医生病人都密切配合,才能把手术做好,同时还要关心病人,同情病人,乐于帮助有困难的病人等。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怕羞、不合群、自卑感强、挑食拣穿的幼儿要针对其个性特点进行培养教育,使每个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都得到发展。

四、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喜欢玩游戏,乐于接受游戏规则,这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用游戏角色规则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情感和意志的作用,增强了幼儿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一个小朋友平时不守纪律,攻击性强,有时讲粗言秽语,在角色游戏中,我安排他扮“警察叔叔”,果然收到良好的效果。他能以警察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已,坚守岗位,指挥行人、车辆,送盲人、孩子过马路,拾到东西交失主。在舞蹈“猫警察”中,梁华英小朋友担任幼儿最喜欢的“猫警长”,他戴上帽子,穿上制服,拿着警棒、手枪,无论是指挥的动作、语气,还是表情等都表演得淋漓尽致,一改以往怕羞、自卑、随地吐痰等现象。通过扮演角色或观看表演后,使幼儿从中分清是非善恶的标准,学会关心他人,爱护公物,从而使幼儿逐步形成集体观念,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勇敢精神,增强自信心,同时知道自我保护,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游戏是一门科学的教育活动,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多动手、动脑,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从而开发幼儿的智力。同时,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落实德育教育,发展幼儿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能力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