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把握数学概念本质

2020-04-10邱秀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案分数解决问题

邱秀芬

一、主题的产生

“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以概念为主。而数学概念课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属于被动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知识自主生成与建构、自主探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都存在弊端,同时对概念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没能灵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数学概念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防止后续数学知识迁移与应用进一步的学习造成障碍,把过去以讲为主改成以学为主,于是设计问题串,让学生积极思考。生成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数学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时生成学会学习数学。因此提炼出这个主题“问题导向,把握数学概念本质”。

二、主题是什么

“问题导向,把握数学概念本质”就是通过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中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同时学会真正的数学学习,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三、研修过程

(一)课标解读,明确“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学段目标和课标内容,在教学中要着重做好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与分数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帮助学生比较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明析百分数的本质含义,为进一步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解读教材,明确“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导入內容

各版本“百分数的认识”教材:

通过三种版本对比,发现不管哪种版本,其实都是在认识了整数、小数、分数之后学习,且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学习百分数是有必要的。但内容编排上有点不一样,人教版教材是直接从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生活素材导人;苏教版和北师大版从投篮水平的高低,学生自主生成的问题人手。发现人教版的导人比较直接,缺乏探究;而蘇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导人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因此选用苏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导入方式。

(三)学情分析,确立“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策略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的意识也比较强,能在探究中较好的进行小组合作,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能力基础。

(四)个人备课

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理解课标、各版本教材以及学情,进行“百分数的认识”的初备。

(五)集体备课

根据课标、各版本教材、学情,以及结合各老师所备的情况,我们进行集体备课,优化“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案。

(六)多人磨课

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百分数的认识”教案后进行磨课。分别由陈煜娜老师、王倩雯老师、张焕清老师和梁锦萍老师进行磨课。根据上课情况、以及听评课,进行教案重组。如:陈煜娜上的课,存在的问题是(1)没有创设合理情境。(2)百分数的意义没有建构好,学生连最基本的“谁是谁的百分之几”都不会描述。(3)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讲得模棱两可。又如:王倩雯老师上的课,存在的问题是(1)老师的语言过于“干净”,起不到引领作用。(2)没有注重生活问题数学化。根据各老师上课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解决的策略是:(1)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学生熟悉的同学投篮视频;老师邀请朋友聚餐视频。(2)学生讲各种酒瓶上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3)用近视数据让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4)加强各环节语言的衔接。(5)结合投篮的视频,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七)单人磨课

经集体备课与多人磨课后,确定由梁锦萍老师进行今天的成果展示。梁老师磨了三次,第一次,梁老师上得有点与预设相差太远,因为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够活跃。鉴于第一次试教学生存在这个问题,进行集体备课,教案重组,接着进行第二次试教,梁老师用激励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理解不够透彻。我们再进行第三次教案重组。并进行第三次试教,学生在老师巧妙的创设情境中对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感悟收获

通过本次主题教研:问题导向,把握数学概念本质,我们有了很大收获:

(一)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精心预设问题串,制造问题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思考、积极参加探究学习、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生成能力、形成发展学生思维;生成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二)把握每节课教学知识点概念的本质。如本节课“百分数的认识”,通过问题的解决、百分数应用中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对比、百分数的读写等发展学生思维、生成数学思想。通过分数推导百分数、通过百分数推导十分数和干分数发展学生类比推理能力。最终把握百分数这个概念的本质。

(三)组织学生在学习的内容中对原有知识的重构,找到学生生活中数学模型,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例如:喝酒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原有的生活经验为新的学习服务,因为根据问题,寻找学习的策略,进行学习经验的改造。

猜你喜欢

教案分数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两只想打架的熊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