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2020-04-10张颢严
张颢严
摘要:船舶制造业是海上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制造水平的高低,对其任务的执行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制造中的安全管理,则是其顺利航运执行任务的关键。基于此情,文章将对我国船舶制造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做出分析,旨在提升制造过程中的安全指数,推动船舶制造业及运输业的发展。
关键词:安全管理;船舶;制造
现阶段,我国的船舶制造业以进入机械化时代,诸多超大吨位的船舶不断问世,一次次不断提升我国的海运实力。而其生产环节却十分复杂,因此,如何做好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防控工作,将对其企业及相关企业发展及其重要。
1 船舶制造业的安全管理现状
船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海运能力的增强,然而,不当的管理,却造成了船舶制造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目前,一些船舶制造企业,其工厂制造环境严重违规,但却在利益的驱使下,继续沿用,而不改变,另外,一些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甚至对船舶制造知识一知半解,只是从事过类似行业的工作,便加入到现有的船舶制造工作队伍中,对要求极高的船舶制造业产生安全影响,还有,领导层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在日常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造成制度的可执行性与约束力下降,
现代化的船舶制造,虽然在众多环节中均以实现机械化,但在一些环节中,依然以人力为主,如船舶某局部的喷漆、焊接等等,在从事这些工作时,如果一时疏忽,则势必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对员工、对企业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另外,长期从事船舶制造工作,也会容易产生职业危害,如制造工厂中,噪音过大,造成员工的的听力受损,粉尘角度,容易引发尘肺情况,高温环境,引发的员工中暑等,无论哪一种情况的发生,对人体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2 船舶制造安全管理提升策略
了解的船舶建造中安全管理现状,及船舶在建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体系
紧紧围绕“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13项要素内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期修订公司级安全管理文件,并促进文件执行力度。这样有助于企业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安全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监管、提高执法效能、规范安全行为,从而有效地防范事故发生。
2.2 开展安全宣传
充分利用安全报刊、微信公众平台,将安全动态、阶段性安全工作重点、各类安全通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各类安全知识进行宣传,促进员工对安全生产的了解。开展“安全生产月”以及月度安全工作主题活动,编制活动方案、项目涉及安全咨询、安全知识竞赛、劳动防护用品体验、灭火器操作等,促进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热情,渲染安全生产活动氛围。此外还组织对重点岗位实施安全技能比武活动,促进重点岗位员工提升业务水平。
2.3 强化持证上岗管理
造船行业从业人员存在流动性大的特点,在证件管理方面,存在更新速度慢、數据冗余的情况。在安全生产方面,建立持证人员数据库,对需要管理的持证人员类型、信息进行整理,组织人员定期对持证人员信息进行更新。如对证件失效、离职人员证件处理,确保持证人员信息有效,同时也有助于对证件复审人员信息进行掌控,保证了公司持证上岗率。
2.4 提升安全检查效果,加强日常安全监管
根据“区域网格化管理”理念,将在建船舶企业生产区域及在建船舶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落实责任人,促使每位现场监察人员在各自的分管区域内做到“守则、尽责”。组织各生产部门、承包单位深入生产现场开展安全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有防高坠、防物体打击、防高坠、防触电、防中暑降温、厂内道路交通、防火防爆、防起重伤害、劳防用品正确穿戴、持证上岗、防汛防台以及节假日前的安全检查等,检查注重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
2.5 完善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根据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标准,对各承包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检查计划,指导、检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不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督促整改,并跟踪整改措施情况,纳入承包单位考核中,促进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2.6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
造船行业的易发的事故类型较多,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应急救援机制,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重要部分。造船企业建立健全包括: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综合预案三级应急预案体系。结合生产实际及阶段性船舶建造安全管理重点,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在船舶制造行业中,其企业管理者与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计划,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生产环节,必须做好事故预警系统,进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推动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玲,陈涛.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7) .
[2] 王卫敏.船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探讨[J].科技展望,2017(25).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