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告状行为分析
2020-04-10梁晔芳
梁晔芳
摘要:“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那么,幼儿为什么要告状?教师怎样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教师要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孩子的“告状”,在面对孩子的“告状”教师要先弄清事实,帮助孩子寻求解决办法,让求助心理“告状”的幼儿树立信心,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克服厌烦,重视诱导。
关键词:“告状”行为 学前儿童 应对措施
一、幼儿告状的含义
表述为:3—6岁的幼儿将自己或别人受到的欺负向教师陈述的过程。对含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从告状的主体来看,它是3—6岁的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依赖性。其次,从幼儿告状的内容来看,多是自己或别人受到了欺负,不含告发的意味。再次,从幼儿陈述的对象来看,多是向教师告状。
二、幼儿告状的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中,解决小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老师,这种行为就是幼儿园里常见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幼儿告状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行为,能让教师在无暇顾及各个幼儿时,了解到一些幼儿的情况,但同时也极让教师在处理上头疼,在访谈中也了解到个别教师甚至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感到厌烦。而此时, 老师更像一名法官, 对他们进行"案件"处理,有时在几分钟内会处理十几起的"案件。总之,一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的事, 在孩子眼中永远都是大事。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把幼儿告状原因主要分为四种:
(一)幼儿之间产生矛盾,寻求老师的帮助
幼儿期的孩子心理发展虽然较迅速, 但还不够完善。虽然幼儿相互之间年龄差异较小, 但其心理发展水平也表现出差异,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老师就是他们的天。一是受了欺负,想寻找大人的保护
(二)检举他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做出肯定
(三)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
(四)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和惩罚
三、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因素
(一)学前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告状”行为的发生受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的影响。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道德发展处于他律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儿童人物规则是权威制定的,是绝对的,不可改变,出现了无条件服从观念。
(二)学前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水平
道德情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情感的萌芽,3岁以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情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三)学前儿童的模仿和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模仿榜样和观察习得。“告状”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也是社会学习的产物。
四、如何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一)了解动机,区别对待
在处理由于纠纷而发生的告状行为时,教师必须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象意见不合、争夺玩具等纠纷,可以经过调解加以解决。而对那些以强凌弱者必须严肃批评,对受欺者则应给以安慰和保护。
对为抱不平或维护纪律的告状行为的处理,也要区别对待。对有必要查清的问题,必须查清并予以处理,同时表扬汇报情况的幼儿,对积极维护纪律的幼兒进行鼓励。对那些没有必要查清的问题,教师也不能冷落告状的幼儿,更不能责怪幼儿多管闲事。否则,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品质的形成。
(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自己解决纠纷。对于幼儿间的纠纷,教师最好指导幼儿自己解决。经常这样做,不仅可以密切幼儿间的友好关系,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互相谦让、礼貌让先等良好品质,从而减少幼儿间的摩擦,进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三)宽容的态度
引导幼儿对行为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幼儿行为中出现的是非问题,教师必须给以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并对做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训练幼儿的独立性,对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有重要作用,因而,应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目的的活动,来训练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我们要知道孩子思维能力、独立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很依赖大人,遇到事情就寻求大人的帮助,我们需要的就是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独立解决事情,不需要大人解决,他们需要的是宽容和自信,因为孩子之间需要宽容,宽容会让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才会各让一步,同时他们也需要自信,自信的孩子他不喜欢告状,他们自信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杨翠美,刘晶波.5~7岁幼儿告状行为策略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