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雄安新区建设,探索河北智慧城市运行体制与机制研究
2020-04-10李敏贤
李敏贤
摘 要:介绍了雄安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如何把握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設的辐射与带动优势,结合省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构建适合河北省情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雄安新区;智慧城市;机制
随着数字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生服务便捷、社会治理精准、社会经济绿色、城乡发展一体、网络安全可控的智慧城市。雄安新区作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理论创新高地,必将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典范。总结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先进经验与创新成果,与河北当前城市发展现状结合,探索构建河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效运行体制与机制,对推进河北城市化建设转型升级、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进而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何谓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指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通过物联、互联、智能化大数据方式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各功能灵活协调、迅速准确运行,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绿色、和谐、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行模式。其实质就是利用新一代先进的信息网络化技术,实现对城市的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挖掘创新驱动,实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
智慧雄安的设立本身,就是一项城市发展改革创新的系统工程,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一)科学精准的顶层设计与完善有序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智慧雄安建设指明了方向
智慧雄安依托国家大数据战略,精准协同功能疏解、产业化导入和规划支撑,具有科学精准的顶层设计优势。同时在智慧城市模型构建与情景分析预估等一系列专家认证基础上,国家专门编制出台了雄安新区建设中长期规划,为智慧雄安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平台的引进,为智慧雄安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雄安新区的设立,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公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雄安系列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引起众多先进技术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关注,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甚至计划要全面打造这座独具中国特色的未来智慧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智慧雄安的建设既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外转的全盘接收,更不是所谓新智慧城市的概念炒作。因此,先进技术的引进是有选择性的,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智能传感技术等智慧城市发展所需的相关技术,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
(三)从智慧交通、智慧生态到智慧民生与智慧政务等一系列智能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推进,为智慧雄安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京津冀一体化首先是交通一体化。未来雄安新区的智慧交通通过无人驾驶汽车、智能道路与桥梁、智能停车场、智能信号灯乃至井盖等一系列智慧元素,构建一个时时处处都能感知并互联的城市大脑智能控制体系。智慧能源与智慧生态体系的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离不开智慧新能源平台供应体系和智慧生态监测联动体系的有效运转。因此,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加强了与智慧能源联动平台相匹配的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地热生物质资源等多能互补、统筹平衡的新能源供应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还有卫星遥感,雷达扫描与物联网等与智慧生态环保监测与管控平台系统配套的相关技术与设施等。智慧民生与智慧政务则是涉及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居、智能办公等各领域所需的Wifi设施、5G基站建设与普及、人机自助式交互平台、居民信息识别跟踪与安全隐私保护模块等众多先进技术配套设施的跟进。
(四)统筹兼顾、标准规范、功能精准、全民参与、评估体系客观合理的运营体系的建立,为智慧雄安建设提供了长效机制保障
从满足城市居民参与度、获得感与幸福感和城市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发展目的来看,有效运营机制需要统筹兼顾的规划与指挥体系、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功能精准的运营模块、参与度高且客观合理的评估体系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闭合运转。
三、河北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机制的探索
目前,我省除雄安外仅有廊坊等少数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进行了试点建设尝试,理论与实践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应把握与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近水楼台的辐射与带动优势,与我省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结合,逐步探讨适合我省省情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机制。
首先,要结合我省当前人口、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发展实际情况,做好智慧城市发展基础的科学评测,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与中长远规划,在雄安智慧城建基础上,以点带面、分批次、有步骤地逐层推进,有序进行。
其次,由于我省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智慧城建技术与智能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薄弱,需要想方设法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与设施配套体系。在新技术方面,要充分利用京津冀的地缘优势,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外移机会,加大京津地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能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力度。其中,信息化便利条件下的居民隐私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备受关注,需要重点攻克。在智能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鉴于我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转型阶段,财政投入难度较大,可尝试融入社会资金到智慧城市建设中,采取政府与市场混合型运营模式,从而推进我省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再次,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标准化规范体系与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智慧城市向好迭代拓展,保证智慧城市建设长效运营。从技术引进与设施建设到信息化共享安全模块,从运行流程到市民智能体验等每个环节、每个模块都要有科学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同时,要配套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指标不能唯新、唯技术、唯面子工程,必须要考虑到市民的参与度、获得感、幸福感和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众多维度。
总之,依托国家大数据战略,把握雄安新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机遇,全面统筹我省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机制,从而推进我省乃至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