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要常态化应对网络热词来袭
2020-04-10魏薇
魏薇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可见,语文教学不单单是使学生认更多字词、会阅读懂表达能写文那么简单。语文教学始终承担着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任务。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热词的来袭,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网络热词反映出时代发展进步、折射出人们精神气质,但也是参差不齐,有时泥沙俱下,给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认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相当的自我判断力、选择力,但还真正缺乏对词语特别是网络热词词意词性褒贬好坏的区分力,对即视性、“短平快”文化内容优劣正反的鉴别力,也缺乏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及其蕴含和附加的文明基因的主动继承力。鉴于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好经常性的与网络热词的“艺术的斗争”,守好规范性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会学生正确、规范地听、说、读、写,全面提高综合语文素养,真正完成好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任务。
一、要正确看待,强化引导,为学生铸好“防火墙”
网络热词与生俱来的非严肃性常常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识别,进而有效防范侵袭。
一要增强鉴别意识。诸如,“尼玛”本是藏语中的太阳,现在却成为了粗鄙的口头禅,“菊花”“百合”本来都是美丽的花朵,却因为网络热词的出现被附加了其他意义。要引导学生认清其短时性、粗鄙性特点,不去追求表面的时尚,人云亦云,而要正视和掌握词语本身的美好含义。
二要防范沟通障碍。网络热词往往是变异而来,变异后与原意已相差甚远。诸如:果酱(过奖)、稀饭(喜欢)、群猪(群主)等。虽然这些词在网络中不会产生歧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与传统的人际交往、作文表达规范相去甚远。要引导学生不要乱用,以防给规范性语文学习带来坏处。
三要坚决“去毒除害”。一些网络热词热衷于传递极端的情绪,渲染或消极或焦虑的心态。这样的语汇如被滥用,必然会给中学生群体造成伤害。比如,有人用“积极废人”指称那些爱给自己定目标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如果仅停留在揶揄或自嘲层面,奋斗的意义又该如何安放?实际上,不论是“隐形贫困人口”还是“逃避性沮丧”或是“口头学渣”,这些网络热词看似调侃,实则放大了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大的负面情绪。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中学生及時、有效的引导,帮助其掌握正确规范的词语,向他们传递正能量,进而客观理解语文、理解人生。
二、要适度借鉴,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
对于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网络热词,要引导中学生与之“诀别”甚至“斗争”,把他们所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对于传递正能量的热词,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适度使用。
一要善于汲取正能量。二要坚持与时俱进。三要秉持正确理念。要充分认清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充分认清自身担负的重要责任,自觉贯彻新课标精神,教育引导中学生远离低俗词语和暴戾表达,规范正确掌握阶段性语文知识和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增强主动甄别的意识,有所警惕、有所准备,注重以自身带动学生趋雅避俗。
三、要规范教育,积极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专门强调。对此,语文教学要比其他学科更加有所担当,发挥好政治课、德育课、思品课等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网络热词应对,最好的办法,是教会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文知识,正所谓,“椅子只有一把,正确的思想坐上去了,错误的思想就没有办法坐上去”。
一要教会学生掌握规范字。新课标规定中学生要掌握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这3500多字就是我们应对各种网络热词不良侵袭“金盾”的根本“内核”。不管网络热词如何“72变”,只要他不符合我们常见的、规范的字,我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被“忽悠”。
二要教会学生做好以教材为基础的阅读。无论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是“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都能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和规范的使用词语。无论是课文《新闻两则》(毛泽东)、《芦花荡》(孙犁)、《蜡烛》(西蒙诺夫)、《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还是推荐课外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中国四大名著,等等,都是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词语使用,都具有高度的规范性。中学生掌握了这些词语的用法,无疑是应对网络热词“恶意分歧”的最好办法。
三要教会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作中弘扬正能量。中学生作文很容易成为网络热词的“重灾区”,为了求新,学生往往对网络热词采取“拿来主义”,不管是否正确表达了中心思想,总是以为用了新词就可以不落窠臼,岂不知不加辨别地乱用,不但无助于作文的表达,更会影响和歪曲正确情感的抒发。在这方面,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注意,批改作文时要睁大眼睛,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词。同样的,课内外讨论也可能是中学生不当使用词语的场合。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现场意识,对于使用不当的网络热词,要当场纠正。
四要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教材已经回到“守正”立场,大幅减少尚未沉淀的“时文”,优秀传统文化篇幅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时文”已经比较优秀,仍然不能拿来教育学生,更不用说浮夸虚张的网络热词了!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当下中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价值取向不明确、社会责任及意识淡薄、道德感缺失,甚至出现许多家庭及社会问题的情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完成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熏陶、浸染,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端正学生行为,启迪学生思维,尤其要同步地批驳不良网络热词,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