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的着力点
2020-04-10许梦博赵婷婷
许梦博 赵婷婷
【关键词】大湾区 城市群 合作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湾区的规模经济效应初步显现,基础设施密度以及网络化程度逐步提升,创新要素快速聚集,新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省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共同促成“9+2”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形态、新亮点。粤港澳大湾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城市群之间的深度合作必不可少。通过城市群合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合作交流,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增长极建构,打造政府合作机制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型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转型的重要载体。同时,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塑造城市群合作发展的增长极,打造政府合作机制,是提升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实践中,大湾区各地区政府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各方协调力度明显不足,合作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与城市群合作紧密相关的公共产品对接机制不够完善。为了夯实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的基础,通过构建完善的政府合作机制作为增长极,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一是建立国家以及大湾区层面的协调机制。一方面成立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国家相关部委、粤港澳地方政府等共同组成,对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进行全面统筹协调;另一方面调整地方政府权力结构,提高城市群政府之间的组织力。二是构建大湾区市场互联互通发展机制,着重针对大湾区与国内其他省市区的要素流通构建制度基础。清除阻碍城市群合作相关的合理要素流动规定及做法,构建全新的、适应性更强的要素便捷流通与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三是大湾区各地政府牵头合作,构建重大合作平台的先行先试政策。政府出台与金融、研发、咨询、物流等各领域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制度,从政策入手为城市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四是构建完善的公共产品对接机制。各地政府强化城市群域内各城市的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衔接、生态环境共治等,为其配备完善的制度体系,创建跨域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促进发展红利共享,进一步放大合作效应。
创新性先行,打造科技协同领地
创新是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科技创新资源的区域分布上仍然存在不均匀、技术扩散效应偏弱,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和平台建设同质化,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率偏低,科技创新要素流动性亟待提高,科技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势在必行。
一是构建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的组织体制机制。依据大湾区建设框架建议,强化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创设城市群发展创造的深度合作环境,同时建立城市群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商讨如何推进大湾区城市群合作发展。二是完善大湾区城市群的一体化科技要素市场。从市场要素入手,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对科技金融的进一步支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构建科技要素市场。三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提升,应缩小区域差异,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与发展,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联合构建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从而起到引领和辐射的作用,推进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合作参与度。四是加强对科技金融、科技财税等方式方法的探索,不断推进城市群域内城市之间的科技实质性合作。一方面建立大湾区各地区的财税共享机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渠道,促进城市群金融市场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建立大湾区区域合作的科技专项资金,为重点行业、重大共性技术、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的推进保驾护航。
产业链融和,打造产业联动区域
大湾区作为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地区,其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内城市合作发展的关键。从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现状来看,香港、珠三角、澳门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较好,是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领头军。但是,珠三角产业系统与港澳地区之间的产业系统仍然是独立发展的,产业链未能完全对接,使得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提升受阻。与国际一流的湾区相比,大湾区应加强产业链的对接融合,打造产业联动区域,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分工发展。
一是构建合理的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前店后厂”这一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集成式产业融合模式,以湾区经济为载体共同参与国际中高端竞争。进一步加强产业升级的推进力度和产业分工合作推进力度,基于现有的产业优势,积极发展自由贸易模式,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优化供应链模式、产业链分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构建并完善大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港澳两地融入区域产业创新中,培育三地的产业协同发展主体,带领大湾区城市群深入推进产业链对接。三是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针对大湾区内传统制造业进行重点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以港澳为引领,带动广州、深圳等地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业转型升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四是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新型产业园。吸引大湾区城市群进入,以开放性的经济体制和科技创新,形成大湾区特色的产业合作园区,并将产业合作发展规划积极与国家发展规划相融合,提高城市群整体的产业协同度。
产学研合作,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大湾区城市群的区域协同发展离不开人才。当前大湾区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雄厚、人居环境优越,为该区域内的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应看到不足,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稀缺,战略性新興产业的科研基础较为薄弱,超过百亿千亿规模的龙头企业较少,这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影响。企业招人难、留人难,使得大湾区城市群合作难以形成人才优势。为了提升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人才集聚是核心,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切实促进城市群合作。
一是围绕大湾区各地的特色产业,构建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以及新兴产业孵化平台、项目等,吸引高层次人才。通过这些平台、项目的构建,突出各行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促进研究成果实践化、产业化,保障城市群的合作与发展。二是依托大型企业,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加大对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积极借鉴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办学模式,夯实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培育基础。三是强化城市群合作的关键技术研究,并创制合理的技术标准,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由企业建设人才溢出专项合作计划、人才挂职锻炼计划等,探索人才培育新模式。四是整合大湾区高等院校资源,建立湾区合作高校群,实现人才联合培养和企业联合选材。缩小湾区内的区域差异,促进科技人才扩散流动,推动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打通科技人才的绿色通关渠道,为大湾区城市群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分别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杜戴:《大湾区经济:粤港澳合作新方位》,《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7年第4期。
②覃艳华、曹细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科技协同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2期。
③张羽、骞令香、宓淑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责编/韩拓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