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城吃恋

2020-04-10毛子欣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山楂树潮汕慈祥

毛子欣

作为一个“重量级”吃货,恋上一座城的中心环节,大抵便是吃了。

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还是休闲懒散的周末,我总会抽出几天去那儿吃上一碗。周而复始,百吃不腻。从小区走出,穿过大片被梧桐树遮天蔽日的小道,再左转,几丝微风拂过面颊,带着不知名的香。熟络地找张凳坐下,打量着周遭一切。门口那木刻的“潮汕汤粉王”已被十几年风霜打磨得一边凸一边凹。反观这木桌,却比十几年前更具韵味。思绪百转间,一碗汤粉早己摆上餐桌,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不是没有尝过别家的面,但总觉没这家粉细、肉香、汤浓。夹勺粉,放上肉片,再舀上半勺汤,送入嘴中,最是满足。粉不多不少,吃到最后,刚好饱了。于是便背上包,轻快踏出,转身吼一句“老板再见”便离去了。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雨声大作,只要吃上一碗粉,便是吃货心里最大的慰藉。偶然一次凌晨4点爬起来跑步,昏暗的灯光下,汤粉竟已开始营业了。穿着汗衫与西裤的老板,在剁着刚从市场买回的肉。一瞬的温暖,在深圳这高速运转的大城市,感觉有人等着我,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潮汕汤粉。

有一段时间,疯狂骑自行车到一个充满客家风情的小镇,梦想减肥。肥不知有没有减掉,但那儿的棉花糖是真好吃。卖棉花糖的小摊坐落在一棵山楂树下。若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有这样一家店的。没有招牌,没有菜单,只有台旧棉花机放在那儿,与周围客家建筑交映生辉。卖棉花糖的老人,着一件深蓝的布褂,坐在小板凳上,等待着有缘人。一个棉花糖不贵,相当于四个珍果棒。一双瘦骨嶙峋的手缓缓将玻璃瓶中晶莹的糖倒入锅中。小风扇转呀转,一缕缕白有了形,盘在木杆上。老人将糖递给我,脸上还露着慈祥的微笑。“少吃糖呀,蛀了牙就不好看了。”你也笑着朝她挥手“阿婆再见”,咬上一口,丝缕的甜意满溢心怀,喜不自知。

现在的棉花糖,红的、黄的、绿的、蓝的、花形的,无所不有。时过经年,再回山楂树下,却已没有了那个慈祥的老人。

哦,上天做证。我愿用一辈子的时间,等在一棵山楂树下。静静地、静静地看着年过七旬的老人细细盘好棉花糖。

若逢老妈不想做饭的周末。“我们出去吃吧?”她提议。总会一个人接上嘴,“去哪吃呢?”剩余的人眼睛便是一亮,异口同声答:“吃寿司吧!”

寿司很多家,但我们宁愿跑远路,抵达有些偏僻的四楼,一尝那儿的手握寿司。一个个寿司齐整地放在紫金日风的盘里,散着神秘的香。咬一口鳗鱼连着紫菜条与饭,满满的欢喜。凝望着,座旁是大大的落地玻璃,深圳的夜景,格外绚烂,在某座大厦的外墙屏幕上,“来了就是深圳人”几个大字,印入心扉的暖。一碗浓汤拉面,几个寿司与小丸子……满足地打了个饱嗝,穿和服的小姐姐微笑,露出可爱的小虎牙,“慢走呀”。便真的慢慢走起来了。一家人欢声笑语,享受着温馨。远处彩灯浪漫,微风和煦。

若说喜欢“潮汕汤粉王”,是因老板的勤奋工作与淡淡的多年情怀;喜欢山楂树下的棉花糖,是因老人那慈祥叮嘱;喜欢那家手握寿司,则是享受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小姐姐的灿烂微笑……但总归说,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都在深圳的某个地点,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们都在深圳,在这个我生活了十年的地方,我的一切都将在这儿生根发芽,开出朵朵动人的花来。他们都在深圳,在这个有努力便有回报的地方。我的心,与深圳同在;我的脉络,跟深圳紧紧相连,并期待与其永不分离。而那些美食,那些情怀,那些朝我微笑、给予我温暖的人,都是我在这座美丽的城中努力生存的动力呀。

就这样,因一种美食恋上一种味道;因一种味道恋上一个人;因一個人恋上一种情;因许多不知名的情感小温暖,使我恋上了深圳这座繁华美丽的城。

那倾国倾城般的吃恋呀。

恋吃掩着恋人,恋人映着恋城。在小作者的文字里,深圳繁华的霓虹之下,透露着股属于乡土的、又是深圳独有的温存。那些熟悉或陌生的相遇,那些不经意的美好,都让作者心有所恋。一段故事,一段温情,柔软的笔触里,略带汪曾祺先生的风味,恋城,从恋吃开始。

(指导教师:王晶雨)

猜你喜欢

山楂树潮汕慈祥
山楂树
献辞
当青春年少遇上饱经风霜
秋天的山楂树
慈祥和慈爱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
悬崖上的山楂树
潮汕火锅怎么牛
初恋已慈祥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