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形成与迅速提升原因探析

2020-04-10李宜馨

中州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领导力中国共产党

李宜馨

摘 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指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践中孕育出丰富的领导力思想,这一思想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体现出科学的决策力,在各阶层关系的处理上体现出高超的平衡艺术,在与群众的关系上体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在重大危机问题发生时体现出能迅速权衡利弊,恰到好处处理问题的领导艺术,这就是延安时期形成的党的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形成并迅速提升的原因,在于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成熟领导集体,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经受住了复杂革命斗争环境的磨炼。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02-0127-0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形成了系统的领导权思想,而且还在指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践中孕育了丰富的领导力思想,并开始展现出对中国革命强大的领导力。领导力思想是对领导力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包含理念、价值观等等。党的领导力,一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力,二是指党的整体的能力,即作为一个先锋队组织在整个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领导力不仅仅是一种权力概念,它比领导权的内涵更为丰富,包含党组织、党的干部、党员以自身先进性去影响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广度、深度等。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既包括历时性的“形成论”研究,也包括共时性的“构成论”研究,它包括战略决策力、制度运行力、社会动员力、组织保障力、统筹协调力、资源配置力等。从领导权思想上升到领导力思想再到领导力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始走向成熟。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领导力”的 认识及其表现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深化了,并开始上升到“领导力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①毛泽东还指出:“什么叫做領导?它体现于政策、工作、行动,要在实际中实行领导。”②周恩来说:“领导权要用力量来争,因为是有人和无产阶级争,和共产党争的。不但大资产阶级争,自由资产阶级也争,小资产阶级也争。他们总是照他们的思想来领导这个队伍。但是和我们争领导权最主要的力量,还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这个统治集团。所以在统一战线当中,互争领导权的主要是国共两党,大资产阶级就成为我们斗争的主要对象。”“我们党在历史上几个时期的许多成功,都是因为执行了毛泽东同志关于领导权问题的思想和路线。”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党在中国革命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对象,对提升自身领导力思想开始有了清醒、自觉的认识。

延安时期,我们党能够成功地纠正右倾和“左”倾错误,最终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基本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系统的领导力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毛泽东从哲学层面梳理了中国革命的实践逻辑,反思了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党内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使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有了扎实的领导力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最为成熟的领导力思想,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思想武器,对于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意义重大。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旦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就迅速勃发了真理的伟力,指引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而体现出对中国革命的强大领导力。

延安时期,不仅形成了党的领导权思想、领导力思想,而且这种思想还在指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践中体现了强大的领导力。

一是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体现出科学的决策力。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决策力和正确的用人。科学的决策,就是通过概括实际情况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党的领导。如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采取以革命的两手对付蒋介石反革命两手的正确斗争策略,我们党顺利地实现了由抗日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这两个转变,都体现出党的科学决策力。

二是在各阶层关系的处理上,体现出高超的平衡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实现全面抗战的路线,极大地壮大了党的领导力量。如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赢得全国各阶层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体现出高超的平衡能力。

三是在与群众的关系上,体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具体的领导和工作实践上,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得到群众真心的拥护和支持,特别是在领导广大农民时,体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人民群众的充分发动,机动灵活地坚持打击敌人,是人民军队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它能够在敌后的艰苦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奥秘之所在。

四是在重大危机问题发生时,体现出高超的领导艺术。在面对重大危机时,我们党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底线思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把握时空、质量、效率的运用策略,以实现最好的结果。如皖南事变发生后,党的处置有理有利有节,及时地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丑恶面目,赢得了各界民众的同情和支持,体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

五是延安时期党的国际战略视野开始形成。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以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利益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思想,既与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巩固关系,又与以美英等为代表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友好关系,展示自身力量,获得国际支持,学习国际经验,成功地指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正是抗日战争,使世界人民认识和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形成自己的国际战略和世界视野。

延安时期,党从对统战工作“领导权”思想开始,不断深化对领导力思想的认识,形成了对中国革命的强大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的领导力方法体系,如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关于群众路线的方法,关于集中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关于社会动员和思想宣传的方法,关于政治联合的方法等。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提升的 表现及其作用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迅速提升,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着力探索“中国规律”尤其是“中国革命规律”上,从而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于革命动力的认识,对于领导对象的认识,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自身应在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并且成功纠正了右倾和“左”倾错误。

辩证法讲究量变质变,无论是党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成熟都有一个过程。成熟领导集体成员的领导力,最根本最首要的是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水平。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党内正确思想的代表脱颖而出的过程。其中,延安整风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整风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一场提高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的运动,其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风,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毛泽东曾经指出:“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 ,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儿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④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总是能够将具体的经验教训上升到规律的高度去认识。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规律”、尤其是“中国革命规律”更加自觉和清醒的探索与认识。

一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才能体现出指导中国实践取得成功的真理性价值。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长时期的艰苦探索,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然而,这时中国的共产主义者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领导人中都存在着比较浓厚的片面化、教条化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对当时的革命力量造成了严重损失,使党领导的革命实践遭受了重大挫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起来。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树立全面、准确、历史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就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个别论述,也不能照搬苏联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方式,而必须立足于中国革命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全民族抗战的现实需要形成适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成功地指导了党领导的全面抗战,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是毫不动摇地发展壮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党从成立时就已经认识到建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武装斗争的必然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国民政府合作,武装力量接受国民政府改编。面对蒋介石处心积虑地要瓦解共产党军事力量的险恶企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力量的问题上坚持底线,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并保持了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延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党领导的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抗战胜利时,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万人,⑤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基础。

三是确立了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没有清晰明确、科学可行的革命道路,任何科学的理论、宏大的理想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牺牲都难以实现革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广泛地发动农民群众,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开辟广阔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全国政权。延安时期,毛泽同志更加丰富、提升了这一思想,将过去主要偏重于军事斗争的根据地建设,发展为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背景下的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更加全面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在日、伪、顽等反动势力穷凶极恶的扫荡、清剿下,不断扩大革命区域,奠定了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的根基。

四是提出和实践了取得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集中全党集体智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精辟地论述了党的领导力和领导方式问题。在他看来,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稳固的统一战线、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⑥ “统一战线是一个基本问题,无论如何要团结最大多数的人。”⑦“关于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共产党要实现领导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率领被领导者坚决同敌人作斗争,第二要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和政治教育。”⑧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阐释,精辟、透彻、生动,深刻揭示了建立和坚持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基本原则、策略方法。关于武装斗争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⑨。“我们懂得,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⑩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因此,积极地建设这样一个共产党,乃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B11“十八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B12毛泽东同志“三大法宝”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党的领导力思想和领导力水平,党的领导艺术在延安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与对“三大法宝”的运用是紧密相关的。

五是坚持持久战的战略远见和战略定力。抗日战争爆发后, “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大行其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思维、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丰富的斗争智慧,提出经持久战赢得抗战胜利的论断和精微的战略分析。毛泽东同志撰写了《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胜利的光明前景,并且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优势、壮大自己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大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六是努力破解“历史周期律”的居安思危意识和主动的自我革命精神。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时提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如何做到盛而不忘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是中国历代治理所探索的难解之谜,也是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领袖深邃思考的内容,面对中共即将夺取全国政权、全面执政的新形势,他庄严地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1949年3月23日进京前夕,毛泽东再次叮嘱,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B13毛泽东同志对于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探索、对于全党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谆谆教诲和嘱托,既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借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永恒的自我革命精神的自觉体认和践行。

正是由于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迅速提升,从而使党的各方面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形成并迅速提升的原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不断形成并迅速提升,既有丰富的内因,也有复杂的外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是从确立毛泽东的实际领导地位开始的。遵义会议,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延安时期,党成功发挥领导作用,领导力能够迅速提升,就在于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高水平的领导集体。在延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了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取长补短上实现了极大优化。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信仰坚定、品格崇高、才能卓越、经历非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至为关键的正是这样一个卓越的领导集体同心同德、取长补短、相得益彰、通力协作的结果。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才能迅速提升领导力。没有这个领导集体,要想提升组织的整体领导力是不可能的。

第二,完善了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延安时期,确立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了决策制定与执行的制度体系,既能充分地集中党内智慧,保证决策质量和效率,又能明确执行责任,利于决策贯彻落实。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非常需要民主,因为只有民主,抗战才有力量,中国内部关系与对外关系,才能走上轨道,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国家。”B14刘少奇指出: “党中央到达延安前,处在险恶的軍事斗争环境下,集中制表现的多一些。延安时期,党的组织状况和工作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B15由于从党的领导层认识到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的重要性,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全党的积极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实际成效。

第三,在革命斗争中,领导能力不断提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原因,也源于险恶复杂革命斗争环境的淬炼。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极为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同时,毛泽东知人善任,团结同志,善于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导形成了党的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海纳百川般地吸纳了各方面优秀人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领导力的组织基础。同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领导力量。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在长征前曾经达到过三十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三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三十万人更强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总结人民斗争的成功经验,而且善于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领导力。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领导力,它才能够有效应对危机和困境。

在不断成长中,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为何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能够迅速提升呢?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执行共产国际的决策,不能独立自主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小走向成熟。在延安时期,经过延安整风,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领导力迅速提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壮大,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注释

①⑥⑨⑩B11B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2、605—606、634—636、610、652、613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28页。

③陈国民:《周恩来中国力量论及其与抗战实际的结合》,《淮阴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④林径一:《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根本特点》,《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68页。

⑦⑧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6—197、332—333页。

B13简奕:《“两个务必”与〈甲申三百年祭〉》,《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第11期。

B14毛泽东:《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257页。

B15王诚安:《延安时期党内优良传统及现实启示》,《理论导刊》2013年第11期。

责任编辑:何 参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领导力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