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动因、路径和价值意蕴
2020-04-10朱广清
朱广清
摘要: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振兴乡村教育具有关键性意义。江苏省通过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顺应教师培训的生态取向,优化乡村教师的专业支持体系,实现了乡村教师精神自觉和专业成长的双重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形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在突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卷化困境中,展现了其范式创新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生态取向;双向协同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1B-0008-0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正从乡村急剧流失,教师队伍质量的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城乡教育的二元对立日趋严重。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振兴乡村教育具有关键性意义。因而,纾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不仅是对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回应,更具有解决乡村教育核心问题的价值。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内卷化困境
当下乡村教师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专业精神的迷失和外部支持的虚化。专业精神的迷失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日渐消退,外部支持的虚化使得教师来源于学校外部的有效专业支持缺失。由此,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止步于低水平的重复与循环,专业发展难以获得实质性突破,内卷化发展的困境始终无法获得突破[1]。
1.专业精神的迷失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很多乡村教师在乡村工作,在城镇居住,往返式的空间移动导致“城市人”和“乡村人”双重角色的冲突。一方面,建立在传统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乡土文化之下,相对简单、消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者在观念上的封闭性与保守性,更强调人际共利互助关系,而较为缺乏独立的个人化的价值追求。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乡村文化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固有的文化惯性依然比较强大。浸淫在农村文化之中,乡村教师群体身上自然烙上乡村文化的印记,投射在个体的精神追求上则表现为比较保守和消极。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中的开放性和个人化追求,又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和欲望。于是,乡村教师徘徊在城乡文化的交织和冲突中,个体的精神世界方向迷失。
城市化进程并不必然导致乡村的衰弱,但在我国,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萧条却是不争的事实。在高品质城市教育对生源所产生的巨大虹吸作用下,乡村学校无力抵御,办学规模日渐萎缩,优质生源严重流失,学校发展处在危机四伏的境地之中。因萧条的校园和滑落的质量而滋生的挫败感,导致乡村教师自我效能感下降和职业倦怠常态化,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消解了其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概言之,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常态化的职业倦怠销蚀了乡村教师向上的精神追求,制约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外部支持的虚化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一系列旨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发布。2012年,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继而,在国培、省培及市培各个层面上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门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支持。但是,由于总体上存在着重教学技术轻人的发展、重单向传授轻合作学习、重显性知识轻在场实践,因而,培训效能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与此同时,在国家、省、市和县四级专业支持体系中,纵向层面各自的目标和任务边界并不清晰,横向层面缺少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乡村教师培训质量不高和功能性缺位,协同共建的支持体系尚未形成。
与此同时,由于乡村学校办学规模萎缩导致教师数量减少,使得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科性教研活动失去了基础,乡村学校教研组建设难以推进,部分乡村学校即使通识性的校本研修也难以开展。长此以往,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无法获得来自同侪的经验分享,专业能力难以提升。当最贴近教师需求的校本研修缺位,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便失去了最接地气的滋养。
二、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实践路径
在寻求纾解乡村教师发展困境之道的艰难探索中,江苏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协同共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将乡村教师置于城乡教师共同体中进行生态式培育,聚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为破解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卷化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始于2016年的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项目,是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重点项目。该计划按每年设立市级培育站80个、县级培育站133个的规模,计划每年培训6000人、5年培训3万人,以一批本土化的乡村骨干教师,带动全省27万乡村教师的发展[2]。
1.“1+2+X”的组织形态
在组织属性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可归属于教师专业共同体。它是基于促进乡村教师形成专业成长的共同愿景,聚焦成员个体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育,针对教师知识结构和学习特征,运用多元化研修手段,通过适切的知识管理实现专业知识在导师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有效传递并进行知识创新的学习型组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组织结构呈现为“1+2+X”,即每个培育站由1位主持人、2位导师和25~30位学员组成。对主持人,强调其在培育站中的领导、管理和培育三种角色的胜任力;导师则突出其在成员提升专业素养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的引领力;培育站成员在縣级或校级乡村骨干教师中遴选,乡村教师身份是其成为培育站成员的前提条件[3]。
2.聚焦实践的研修课程
实践取向是教师培训业界的共识。综观培育站三年来的实践,无论是项目方案的设计、导师团队的遴选、研修主题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的选择、培训绩效的评估,都坚持了实践取向的原则。从一线的优秀教师(以特级教师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为主体)中遴选主持人和导师组成指导团队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保证了培育站的实践取向。项目的方案设计,强调从教师需求分析开始,形成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目标的“教师需求—主题—内容—方式—评价”的闭环设计。根据培育站学员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研修主题。在项目实施中,聚焦课堂教学,强调行为改进,学员通过经验学习、行动学习、合作学习等混合式学习方式,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有效增长。在一年的运行周期结束后,教育行政部门协同教师发展机构对培训站进行终期考核。评估标准强化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成长性,将导师的教学指导、成员的公开教学和省级赛课成绩作为核心指标。
3.雙向协同的运行机制
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运行机制中,存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机构两个运行主体。在横向上,教育行政部门从政策引导、制度规范、财政投入、质量管理等方面对培训体系的运行给予支持,教师发展机构负责业务指导、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在纵向上,不同层级的主体则承担着各自的功能。在行政体系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厘定培育站的目标和任务,拨付培育站运行经费;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则将培育站建设纳入教师培训规划,承担区域内培育站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教师发展机构一侧,省级教师发展机构制定《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指南》,负责培育站方案评审和意见反馈,组织主持人和导师团队的培训,搭建学员赛课平台,开展教学论文评比;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承担培育站主持人、导师和学员的遴选,负责本区域内培育站运行的过程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
当培训站启动后,更多强调其自组织属性,具体表现为:在研修目标的确定、研修主题和内容的选定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发展机构尊重主持人和导师团队的专业自主,尊重培训站成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不直接介入培训站的内部运作,而是创设培训站向共同体演进的良好外部环境,让乡村教师在良好的培训生态下中获得发展。
三、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价值意蕴
江苏省通过组建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有效破解了当前乡村教师发展中存在的专业精神迷失和外部支持虚化的困境。项目实施三年来,得到学习者、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受益方的高度认可和欢迎。三年的实践,不仅证明了这一路径是有效的,而且赋予乡村教师培训以范式创新的价值意蕴。
1.专业精神化茧成蝶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师培训组织形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所拥有的专业共同体的组织属性,既赋予其城市教育反哺乡村教育的时代价值,又凸显了教师专业共同体之于教师精神培育的独特功能,成为乡村优秀教师成长的孵化器和加油站。与强调专业知识传递的传统教师培训相比,培育站成员在导师团队的精神感召、榜样示范和人文关怀下,在培育站内部绵密的人际互动和浓郁的合作文化氛围中,不仅获得专业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专业精神的丰盈。在与导师团队互动的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精神不断被提升、形塑,同时其认识性参照群体和学习性参照群体也从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转向城市学校和城市教师,精神世界发生了化茧成蝶的蜕变。这种蜕变必将转化为专业发展持续而强劲的内生性动力,引领乡村教师向着卓越目标抵近。
2.专业支持脱虚向实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方法和路径上的突破。在培育站中,在场学习和合作交流创造了适宜的实践性知识吸收和创生的环境。从项目的设计到过程的实施,各培育站通常采用诊断示范、课例研修、专题研讨、经验分享、小型讲座、微课题研究、成果运用和展示等方式。它既遵循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又契合了教师以实践性知识为主体的知识特征,从而使乡村教师的学习活动真实有效,学习的结果能直接引发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将乡村教师置于培育站中去培训,拆除了传统教师培训中教师学习与工作情境间的藩篱,克服了教学理论习得与鲜活教学实践之间的隔阂,使学习活动与实践行为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双向建构。同时,跨区域学习团队的组建,破解了乡村学校校本研修陷入的困境,架起了区域内学校和教师沟通的平台和桥梁,为教师教学经验的生成和共享创造了可能,实现了城乡教师的同质促进、异质互补,成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3.双向协同助升效能
在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的统领下,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通过发挥各自组织的功能性优势,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体系运行中建立稳定、协同的组织联系,协调与统一行动方案与行动策略,确保系统整体运作实现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双向协同的运行机制呈现了三方面特征:第一,功能互补。教育行政部门运用行政力量予以推动,从政策引导、制度规范、财政投入等方面给培育站以支持;教师发展机构利用自身的教师培训专业优势承担培育站的组织管理和评价反馈。两者功能互为补充、彼此依存。第二,运行协同。为了实现培育站整体功能最优化,围绕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目标,不同运行主体及同一主体不同层级通过协调与统一行动方案与策略、建立稳定有效的协作机制等途径实现组织协同。第三,站内自主。协同共建的运行机制为培育站的专业共同体特性的彰显创设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共同愿景下以人际互动为特征的在场合作学习,创设了宽松适宜的环境,使乡村教师获得精神的滋养和专业的支持。总之,协同共建下的培育站自主运行,优化了项目管理的路径和机制,实现了培训效能的非线性叠加和整体跃升。
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实践,优化了乡村教师发展的外部支持体系,顺应了教师培训的生态取向,实现了乡村教师精神自觉和专业成长的双重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形态,在突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卷化困境中,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展现了其范式创新的价值意蕴。
参考文献:
[1]石耀华,余宏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J].教育科学研究, 2015(10):72-73.
[2]李大林,徐伯钧,王高.怎样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N].中国教育报, 2019-05-24(08).
[3]严华银.从供给侧着力 让需求方惊喜——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 2016(46):22.
责任编辑:杨孝如
Rural Backbone Teachers Training Stations: Motivation, Path and Value Implication
ZHU Guangqing
(Changzhou Institute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s is of leading significance for revitalizing rural education. Jiangsu Province has established rural backbone teachers training stations, adapted to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training, and optimized their professional supporting systems to realize the du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s in spiritual awareness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Such stations, as new practical forms, have displayed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their paradigm originality in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of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 involution.
Key words: rural backbone teachers training station; ecological orientation; bidirectional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