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在中职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10卢洁莹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导游选题教学法

卢洁莹

如今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切实结合,这与我国教育领域革新发展方向不谋而合,但在实际应用时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中职教学革新发展。本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思路展开全面分析,并提出S-ISAL教学法概述与特点,继而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S-ISAL教学法相互融合,以中职模拟导游课程作为案例探析两者融合设计与实现,旨在为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引言

在目前信息时代,由于互联网中具有大量教学信息与资源,能够直接转变以往教学形式单一、过于局限等问题,而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诞生,不仅能够彻底实现课堂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结合,还能够按照学生思维促使教学方法设计更加合理。据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发现,至少有80%以上学生表示厌烦传统教学模式与课堂,但可以接受在网络、手机中学习专业知识,在明确这点后就可以充分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S-ISAL教学法相互融合,从而为现代教育领域革新发展提供一定支撑。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思路

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都属于零零后,自身具有一定性格與想法,而且在零零后成长过程中互联网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如今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沟通交流、搜索信息、逻辑思维等多方面,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这些学生自身思维具有一定活跃性,但对互联网过于依赖,甚至平均每天接触手机时间高达6小时。但如今在中职教学中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方式,无论是通过传统课堂教学还是先进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都会出现诸多问题与缺点,而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观念就是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促使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补充,从而在促使学生学习更加独立、自主的同时,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关键作用。

二、S-ISAL教学法概述与特点

(一)主要概述

所谓S-ISAL教学方法,指将网络空间作为主要基础,对信息数据展开收集与分析,也可以将其称之为Space-based information Search and Analysis Learning。这种教学法会将教学目标作为主要动力,再由教师团队将教学过程分为分组、选题等多个环节,并对这些环节内容展开具体设计,从而为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关键基础,并以此加强学生表达、自主、合作等多种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特点探析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S-ISAL教学法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能够将教学目标作为核心,教师只需要在网络中上传教学内容,就可以促使学生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与学习,从而将教学课堂中教师讲授知识与网络资源相互结合;第二,利用网络空间交互性,可以使学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从而按照团队形式一起在网络中学习专业知识;第三,可以促进线下、线上切实结合,促使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更加深入,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水平;第四,能够将教学目标作为主要动力,从而对教学环节展开针对性评价,评价方法也更加多元化,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不仅便于学生掌握自身学习情况,也便于教师掌握班级情况;第五,能够按照小组形式在教学课堂中进行分析与探讨,不仅切实提高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参与性,也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团队合作,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水平。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在中职模拟导游课程中设计与实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具体设计

1.分组及选题设计

分组与选题主要通过运用S-ISAL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在设计该环节时,教师需要通过明确选题范围、科学分组学生等实现教学。在设计该环节时具体设计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步。①合理明确选题范围。教师应根据教学现状、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明确选题范围,以便为学生在选题时提供帮助,使学生更加明确选题内容,从而降低出现选题与实际教学不符情况。②科学完成学生分组。在分组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自愿分为一组,而后结合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等方面完成分组,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人数在5~7人,且各小组内成员各项能力需要保持均衡,从而实现科学分组与后续课程开展。③确保选题设计新颖性。选题作为实现S-ISAL教学方法的重要步骤,在该环节中,教师应充分掌握选题设计,不仅需要确保设计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同时也需要确保选题设计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与新颖性,从而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在设计选题时,应充分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扣紧教学内容;第二,充分结合学生学习基础与心理特点,尽可能选择较难且在小组可以解决范围之内题型。④完善小组内责任划分。教师应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其主要分工内容包括信息搜索分工、汇报演示分工等,同时教师在分工时应充分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在分工时应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小组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尽可能发挥出小组集体能力与智慧;第三,有效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从而实现激发学生积极性,最终实现培养。

2.整理及总结设计

在实现整理及总结设计时,具体设计步骤主要包括:①整理资源,通过教师给出选题范围与选题内容对资源展开整理,而后将整理内容汇总为意见与建议;②对现有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当整理资源完成后需要对汇总意见完成筛选,而后将其整理为与选题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源与观点、讲解内容等;③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应结合课题与待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根据讨论内容与结果做出该课题初步结论;④课题总结,小组成员应针对初步结论完成归纳,使其形成结论性意见,最终结合意见制作演示文档,以此作为后续课程开展基础。

3.表现及评价设计

在设计表现及评价时,可以将其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点。①表现课题与设计内容。学生在完成整理与总结后,需要选出一名代表将整理与总结内容通过演讲报告、PPT等形式展现给教师与学生。②评价表现内容。在点评表现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演示内容、表达能力、探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等实现,而后教师与其余小组应对各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但在评价时需要充分注意,评价并不是针对内容给出结论性意见,而是提供机会让师生各持己见。在该阶段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培养学生现场展示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概括探究主要过程和主要成果;二是加强现场展示阶段组织协调,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问交流针对性。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具体实现

中职模拟导游课程主要是以中职旅游专业为核心,主要作用在于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讲解能力、带团能力、服务能力、才艺展示能力等。目前,随着我国旅游业不断开发,促使国内对优秀导游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结合目前我国对导游人才的需求目标,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具体实现在教学中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模块,具体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教学模块、服务能力与带团能力模块等。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设计后,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分为多个服务项目,具体主要包括:景区讲解、交通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购物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等。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导游专业对人才需求现状,将课程任务分为多个模块,而后将服务项目融入模块中,以此提高中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1.在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开展教学

S-ISAL即基于空间的信息搜索与分析学习,是基于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是一种集远程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式学习于一身的较为复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S-ISAL教学法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交流实现多种信息跨时空互动并全程记录,体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知识”“能力”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创新思路。例如:将课题选定为“崀山”时,首先,教师建立课程群组,将学生纳入群组中,并进行分组。然后,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将教学资源分解为概念、原理、方法、案例、技能训练等部分,实现知识点碎片化,再将各个知識点制成表格式教案。学生通过该表格查找各个知识点的可利用的全部资源,然后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的网络空间平台反馈结果,参与交流、评价。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中西湖讲解内容,在讲解该课程时,第一,需要在课前由教师准备充足的关于西湖景区介绍资料、讲解案例等教学内容,而后教师应在线上向该专业学生传输相应资料,以供其完成学习,这时学生应在小组内对该教学资料进行探讨与交流互动,通过探讨方式对讲解案例优势与劣势展开分析,待分析完成后及时切入讲解重点与讲解特点,而后针对西湖景区完成资料收集、筛选与分析,最后制定出导游讲解词与讲稿。第二,在课程开展中学生应结合自身小组研究内容、讲解词等完成研究结果展示,而后通过实践方式将资料与能力相互融合,以此来完成西湖景区讲解。第三,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针对学生演示内容做出点评,同时其余小组学生也应对该组讲解内容进行评价,而该小组学生应根据教师与其余小组点评结果对自身进行完善,并做出相应小结与反思,从而有效掌握各小组学习情况,最终实现培养更多优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2.在专业技能教学模块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开展教学

在课程“确定日程安排”一节中,教师要求学生以本地地接身份,设计一份“潮州两日游”旅游线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本土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进行课堂汇报。由此产生了包括大众观光游、古城休闲旅游、乡村农家乐旅游等多条不同性质的旅游路线,更激发学生对“如何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如何刺激旅游消费”等当前旅游热点问题的思考。

3.在服务能力与带团能力模块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S-ISAL教学法开展教学

针对导游生活服务这一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通过教师导入案例,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案例中导游服务的具体做法,教师引导学生假设自己遇到案例中的具体情况会如何处理,总结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再由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扮演案例中角色,按照自己的方法处理案例中的具体问题,最后由教师布置任务,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情境模拟心得体会,在这一任务驱动下使学生更深刻、具体地了解导游生活服务的具体内容。此外,服务能力与带团能力主要由自我介绍、讲解内容、才艺表演3部分组成。人们常说,优秀的导游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应该是多才多艺的。学生应具备多才多艺的特点,以此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与带团能力。

四、结语

为了能够切实提高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一定要做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与S-ISAL教学法切实融合,从而在明确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位置同时,促使教学方法与模式更加健全、科学、灵活。此外,案例讨论方式重在思想碰撞,学生根据专业基础知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情境演示方式能够使学生进入导游角色,尤其在区别领队、全陪、地陪、景区讲解员4者的接待工作时尤为形象生动,从而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实际感知。

(作者单位:恩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导游选题教学法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