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0-04-10余林玲
余林玲
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正确认识旅游业的民俗文化,重视旅游文学的研究,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旅游是一项社交活动,旅游业是专门为这种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从经济学的领域来看,二者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经营者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供便利服务,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人們把旅游业视为一项经济产业,这当然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如果仅仅把旅游业当作一项经济事业来发展,而忽略它本身是一项文学旅游事业是绝对行不通的。涪城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文学资源,具备发展民俗旅游的基础条件。而实际当地的一些极具地方特点的文学旅游项目依然未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优势产业体现不出价值。如何使涪城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提升其旅游价值,已然成为当地发展考量的重点。本文以涪城区为例,围绕当地民俗文学旅游产业,探讨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研究的意义
民俗文学主要指代基于地区、民族乃至国家所创作的、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学旅游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区特异性以及民俗内涵,形式多样且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积淀。开展民俗文学旅游是现代民俗文学发展的需要,是连接古人与今人的重要桥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内旅游的兴起,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使旅游产品供求走出了短缺阶段。但从总体旅游状况来看,仍有大部分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仍显片面,主要原因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忽略了旅游资源的民俗文学,影响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对外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不断冲击着国内文化,开展民俗文学旅游实则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涪城区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学资源,但由于诸多因素,许多文学旅游资源得不到切实开发与利用,此次对当地文学旅游事业进行分析,无疑有利于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提升涪城区文学旅游整体形象。
二、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潜在问题
(一)产品单一,缺乏多样
目前,涪城区的民俗文学旅游产品大多以民俗饮食文化、歌舞以及信仰民俗等形式存在,实际有关满足生活生产、民俗建筑形式以及交通、丧葬民俗等未有过多涉及,相关开发也达不到理想效果。就民间歌舞相关的民俗开发而言,主要以北川羌族等歌舞形式为主,对于山歌以及川江号子等汉族的民俗普及并不全面。对于节会的民俗旅游资源而言,一些有悠久历史的寺庙、古村古镇等开发力度不够,使当地的民俗文学旅游产业样式过于单一,无法形成丰富样式。也正是这种过于单一的产品样式,无法使游客对整个的旅游过程保持长久的兴趣与注意,一些游客可能会产生巨大的落差,对此次旅游产生不满以及抵触情绪。因此,丰富旅游项目,多样化旅游样式对开展高品质旅游、赢得更多游客青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引起关注,不断研究当地旅游资源,基于创新等角度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形式。
(二)基础配套不完善
涪城区当地的一些文学旅游项目位置相对偏僻,包括交通、住宿等各方面建设有待完善,游客的可进入性不高,此外针对游客的有关保障措施等也相对落后。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游客对于涪城区当地的吃、住以及行等几个层面均表现出不是很满意的结果,大部分游客认为当地旅游缺乏一定的安全感。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在旅游资源的配套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除此之外,涪城区的旅游景点相对较多,且分布也比较广泛,由此对于游客而言,前往各个景点所需要耗费的路程时间也就更长。景点之间的连贯性不够,实际可以参观的景点又屈指可数,旅游内容毫无新意,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的旅游项目大多为政府统一规划,包括线路的具体景点、基础服务设施以及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均缺少一定的总体、系统性规划,对游客的友好型也不够,无法充分考量游客的具体需要,大大降低了游客的重游率。
(三)民俗文学存在传承危机
传承是民俗文学的最重要属性。传承性主要指民俗文学在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即历史的纵向持续性。涪城区位于绵阳境内,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巴蜀文化交集中心,当地民俗民风等也各具特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民俗文学的传承活动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传承的纽带也正逐渐断裂。以江油雾山石刻为例,该民间艺术目前也正面临着市场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以及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北川的40多位羌族文化的传承人以及相关学者遇难,大量有关羌族的文化典籍与资料等悉数被毁,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羌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
三、文学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为了应对当前所遇到的旅游产业问题,抓住发展机遇,恢复包括涪城区在内的四川文学旅游产业,当地政府部门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力求重塑四川旅游产业,挽救即将失传的优秀民俗文学,提升本地的旅游产业价值。文学旅游不仅是各种民俗文学旅游内容的集合,同时也是民俗文学旅游的推动与发展。民俗文学旅游依然占据涪城区等地旅游产业的重要一部分。民俗文学旅游产业的发展健康与否,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当地旅游产业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需要就文学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一)建立民俗旅游观,全面推动民俗旅游
民俗文学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对当前家底情况有一个具体了解,对本地的民俗文学旅游资源等进行摸排。20世纪60年代,法国就曾以“大到教堂、小至汤勺”为口号,针对国内开展了一次重大的文学资源普查活动。同时,这次活动对涪城区进行文学旅游资源挖掘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涪城区本地文学资源挖掘过程中,应当聘请一批在该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的专家学者,对现有的民俗文学进行发掘与研究,从而探索其内涵。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意义上为涪城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应用提供有用的素材。
(二)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专业旅游素质
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宣传尤为重要。宣传的核心则是依据中外旅游人员的心理特点,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讲解,从而激发游客前往游览的目的。宣传与讲解民俗是提升涪城区民俗文学旅游的重要内容。故而,在对涪城区民俗文学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大宣传的整个力度,提升涪城区民俗文学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宣传要把握以下各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首先,重要历史人物的民俗文学旅游资源,包括著名诗人李白等,从而提升文学旅游的内涵;其次,增加对当地羌族、藏族以及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与民族特色的介绍,使民俗文学旅游兼具知识性、参与性以及趣味性等多方面特点。除此之外,还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地震的援建地区,包括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等地,将其作为二级市场,分地域、分时段以及分类别地对其进行营销宣传,重点塑造本地的人文历史以及重要旅游资源项目;第二,编制出可以代表本地旅游特色宣传口号,从而以简短的术语形式对外进行宣传;第三,编译以及制作民俗文学旅游的有关相册、地图以及导游解说词等;第四,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技术,包括报纸、APP、电视、广播等多方面手段,加强对涪城区旅游资源的宣传;第五,在涪城区当地开展具有多种样式的内容丰富的文学旅游节庆活动项目,定期举办大型文学旅游节或者活动,以吸引游客前往。
人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同样重要。涪城区文学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也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推进才能完成。这支人才队伍应包含对涪城区当地旅游资源十分了解的专业人士以及具备专业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经验的专家人才,此外还应包含对当地旅游资源宣传、经营、导游服务等人员。文学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构建完善的、相对合理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做好各地旅游管理以及高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提升当地的旅游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打造一支高素养的管理队伍。可以在当地的高校课程中融入有关民俗文学旅游相关课程,并不定期地对现有岗位的人才进行专业培养。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不但可以为涪城区当地的文学旅游资源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同时也可以对内打造更为高质量的、优秀的文学旅游产品。
(三)建立品牌意识,拓展精品旅游项目
虽然涪城区当地有丰富的文学产业旅游资源,但多数缺少一定的独有性以及地区特色,因此难以吸引国内外游客的目光。而这也是阿坝州以及九寨沟等地一经开发就超越了绵阳旅游潜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涪城区想要开发旅游资源,则势必需要谋求品牌化发展道路,做精品旅游线路。《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曾提出,品牌化的普遍性可以使产品之外的,越来越多人、组织以及区域、注意力等均可以被品牌化。品牌化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它,并且在地域位置以及某种理性化象征之间构建起某种联系。每一旅游的目的均具有其独特性,这独特性包含了文学、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发挥其所长,切实找出其中存在的价值以及独特性优势,以此树立起自我独特的地位。如,涪城区虽然有众多古镇,但却没有几个具有原汁原味的历史气息,而城隍庙以及古墓等则依然保留了浓郁的历史文学内涵,因此可以将其作为重点开发旅游资源;比如涪城区当地与李白文化有一定的关联,而李白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颂的诗篇,在我国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发展李白相关的文学旅游项目。但需要注意,在发展旅游文学时,应当注重品牌意识,深入挖掘满足文学旅游的特质与内涵,对本地的民俗文学旅游资源等进行总体规划与考量,引入新型的人才与先进的技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对多种营销模式进行整合,由此打造出精品民俗旅游项目。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优质游客,提升本地旅游价值,推动当地社会健康发展。
四、结语
涪城区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地域特色鲜明,许多民族聚居于此,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学。但当前涪城区的文学旅游产业过于单一,样式也不丰富,缺乏一定的特色,产品存在雷同问题且景点也比较分散,各方面宣传也不到位,存在传承问题。基于此,当地应对现有的旅游文学资源等进行充分挖掘,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先进人才等切实提升当地的服务质量,促使当地民俗文学旅游资源发展。但需要注意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秉持一定的原则,切实考量当地的旅游资源现状,树立精品旅游理念,不断提升当地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游客的信赖。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