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红色旅游发展初探
2020-04-10陈贞玉
陈贞玉
新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近年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带动下红色旅游发展迅速。本文分析了新县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存在诸如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不足、旅游产品单一体验性差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县红色旅游未来发展的对策。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带动了新县红色旅游发展新的高潮。2019年,新县成为“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在这样的重要机遇背景下,新县红色及生态旅游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使新县旅游经济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新县红色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整合新县红色、生态旅游及民俗文化的基础上针对这些短板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一、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现状
新县位于大别山脉景区的中心区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具体来说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首要立足地,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现存有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主要包括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等。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红色歌曲由这里唱遍中国。表1为新县红色旅游资源简介。
二、新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旅游与其他资源融合发展的程度不足
新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植被覆盖率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6.7%,拥有“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称号,是国家著名的生态县,主要有香山湖景区、金兰山森林公园、江淮岭生态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生态旅游景区。新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现存景观村落6处,传统古村落8处,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23处,包括将军红度假村、奇龙岭生态园、鼎兴民俗文化村、丁李湾古村落、西河古民居等以及杨摆柳地灯戏、南冲民调、杨畈灯会等民俗风情。但这些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的融合欠缺,各个旅游景点区域在打造自身特色的同时未形成整体区域的旅游品牌格局和融会贯通的精品旅游路线,无法实现规模化、综合化的效益。目前,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越来越受旅游者的欢迎,但两者距离整合成独特的品牌优势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红色景点产品开发单一、体验性低
新县红色景点大都是平面的陈列展览并以静态方式呈现给游览者,游客主要通过現场导游的讲解或者展厅文字、图片和橱窗物品陈列等形式的展示和介绍进行参观游览,多数游客对陈列的战争物品仅是随便看看,太多的图片展示加上停留时间过于短暂,游客没有足够的时间浏览完这些历史事件和战争物品的相关介绍,加上导游的讲解无法做到声情并茂,这些都限制了游客的参与程度,使游客无法获得深刻的革命历史情怀体验,导致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意义大大减弱。深入挖掘革命历史精神的内涵是红色旅游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旅游本身的娱乐性也至关重要。因此,提高红色旅游的趣味性,满足游客在参与性方面的需求,成为当前新县发展红色旅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新县拥有全国4所著名的干部培养学员之一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背景下,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和五一、十一长假等节日成为旅游旺季。新县为人熟知的许世友将军墓、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每到旅游旺季时接待游客较多。但是目前红色景点有些通行工具不发达,交通道路上缺少引导指示牌;景点内公共厕所及停车位数量有限;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的导览、安全和医疗急救等信息与服务跟不上;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不完善,景区内缺乏能够使用手机客户端提供红色景点展览内容等现代化的智能化服务设施。另外,景区附近的宾馆房间数量少、分布不合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提供餐饮、购物的休闲场所太少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直接导致无法高质量地提供服务,使这些红色景区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新县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发展全域旅游,着力推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习近平考察新县时指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共同富裕,具体到新县而言,就是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这对区域经济振兴有极大促进作用,对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有重大象征意义。乡村旅游是依托于乡村地域环境及其原生环境,以具有乡村性的生产形态、生活习俗、乡村聚落及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旅游活动。政府应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振兴新县乡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通过联合促销开发新县红色景区客源市场增加客源量。
新县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有多处传统景观村落,推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出复合型旅游产品,能够增强地区旅游业的整体优势。在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的过程中,还要突出红色旅游政治教育功能。乡村旅游要从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生态优先、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共建共享”,着力整顿乡村旅游环境,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依靠红色旅游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及独特的民俗文化推进特色民宿的发展,民宿不仅是给外来游客提供住宿的场所,也是展示乡风民俗等乡村文化的载体。游客来参观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农家特色美食、欣赏农村田园风光,呼吸本土自然空气,体验当地风俗习惯:将乡村旅游与衣食住行物质享受精神熏陶整合起来发展全域旅游。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红色旅游体验
新时代,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实现了实时购物支付、浏览各种信息。红色旅游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实现智慧旅游,使旅游资源展现数字化,丰富旅游体验方式,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游客会更倾向于选择沉浸式体验游览模式,即包含“感官系统与认知逻辑的双重体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紅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红色精神宣传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文物的展示和设计可以借助多媒体互动、3D效果展示、AR技术、VR技术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交互手段,增强旅游活动的感官感受,使旅游者仿佛置身于革命历史场景中,给旅游者带来完全不同于传统旅游方式的观感体验。同时,通过革命文物展品及遗址景观的数字化,通过视频、革命历史人物及革命战争物品图片自动识别、720°全景图像碎片压缩处理等数字化手段,建立线上革命纪念馆进行高质量地全景展示和分享。
(三)发挥红色文创产品的价值
有效提升和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传统村落、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旅游体验功能,在旅游区进行剧场表演、播放红色经典,加强文化产业与红色旅游资源的融合,加大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设计水平;同时还要深刻领悟总结红色精神的内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新设计红色文创产品,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文创产品可以弥补参观后的记忆消退,让红色精神真正得以传承发扬。新县在依托其深厚的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文创设计、红军村墙绘等红色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的“文创+红色旅游”的新路子,创作出承载着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的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创产品。
(四)完善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
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一是推进服务智能化。红色旅游区要推进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联网建设,实现无线信号和视频监控在景区全覆盖,在人流集中区、危险设施和地带的全方位监控和检测,推进服务方式平台化全方位推介红色旅游信息,进行电子讲解、手机APP扫描语音讲解等导游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的旅游服务系统。二是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在景区关键位置设置一名志愿服务者进行文明引导,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要构建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景区的各景点位置线路及交通信息和医疗安全急救等服务。三是大量引进高质量人才,加强对导游全面培训,对导游的服务实行旅游者评价制度,对导游实施定期考核和竞争上岗,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以提高红色景区导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另外当地老红军、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作为讲解员或嘉宾来宣传红军战争故事,可以增强革命精神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四是积极运用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开发手机软件、利用微信公众号和互动交流平台等多种现代化手段,高效规范地处理红色旅游景区的投诉举报问题,保证游客游得顺心、游得安心。
四、结语
新县红色旅游开发的核心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在深入挖掘红色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增强红色旅游的现实体验感和教育意义,实现红色旅游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推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协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旅游资源数字化,增强旅游者的游览体验;深化文旅融合开发具有红色精神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旅游商品;完善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等方式,使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重要趋势,新县红色旅游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教育以及红色精神的传承功能,走出具有自己发展特色的道路。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