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海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

2020-04-10张奕晖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北海受访者居民

张奕晖

随着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深入,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对旅游产业所产生的作用逐漸引起业界和学者的重视。本文以滨海城市北海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星和实地调查问卷结合的方式,从居民对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居民对经济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4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北海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居民对北海旅游整体感知较高,但居民参与度低的结论,并从居民感知的角度提出发展策略。

一、研究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传统大众旅游开发在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和当地文化的破坏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刘纬华,2000)。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在其关于旅游政策主张的申明中指出:旅游的发展要恰当地考虑东道主区域内不同的文化与民族,确保当地人民能公平地分享旅游的经济收益(吴必虎,2001)。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认为,旅游是一项对东道主国家和社区的有益活动,强调当地居民应与旅游活动相联系,平等地分享这些活动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利益,特别是分享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方面的利益;旅游政策实施应有利于提高到访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满足他们的需求等(张广瑞,2000)。

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地方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积极态度不仅有助于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增进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对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北海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之一,拥有着宜人的气候环境、优质的滨海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地方和历史文化,但是因为历史等多方原因,旅游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本文从当地居民的角度,通过调研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分析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为北海的旅游产品设计以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考虑到问卷的有效性,本次研究通过网络问卷星和实地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北海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情况。问卷设计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定量测量,分别为1代表非常反对,2代表反对,3代表中立,4代表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对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居民对经济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4部分。分别于2019年3月-2019年7月,在问卷星上通过网络回收有效问卷193份;2019年8月17-2019年8月19日于北海的主要居民区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总共有效问卷为343份,并将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三、人口特征分析

本文主要从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职业性质、个人月收入和在当地居住时间7方面来对基本人口信息进行调查统计(表1)。受访者中,19~30岁占25.4%,31~50岁占46.9%,中青年者占多数,该年龄段的群体是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中坚力量,对旅游影响会有具有较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在文化程度方面,受访者中具有职高、中专、高中文化程度占42.9%,大专本科文化程度占39.7%,这有利于受访者正确理解和反馈问卷中的相关问题。虽然在职业项目中,从事服务和商贸人员为37.6%,占比例最大,但在职业性质中显示,66.8%的受访者从事的工作与旅游无关,受访者能够更客观看待和描述。受访者中30.6%在当地居住时间超过21年,达到11~20年的受访者占29.4%。

四、居民旅游感知分析

(一)居民对经济影响的感知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北海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正面感知强烈(表2),有91.8%的受访者认同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90.4%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吸引更多的外资”,87.2%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这3项的居民感知平均值均大于4。64.1%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发展“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收入”。

受访者对“造成了当地的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这一项的赞同、中立和反对的比例分别为52.2%、30.3%和17.2%。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访者对“造成当地居民收入两极化”的赞成、中立和反对的比例为35.6%、40.2%和24.2%。对“旅游开发受益最大的是政府和企业,居民没有得到太多实惠”的赞成、中立和反对的比例为36.2%、34.6%和29.2%。这两项的平均值接近3,大家对旅游发展负面的经济影响感知并不明显。

(二)居民对环境影响的感知

在该调查内容中,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表3)。“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自然环境质量”“增加了居民环保意识”3项的平均值均大于4,赞成率分别为89.2%、83.1%、76.4%,受访者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正面环境影响有较强的感知。

对“使交通和人口过于拥挤”这一项感知并不强烈。同时不太认可旅游发展会造成“治安状况恶化”和“当地居民公共空间、物质和服务的短缺”。

(三)居民对文化影响的感知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文化是其发展旅游的核心和根本。从表4中能看到当地居民对文化影响强烈的正面感知,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可旅游发展“提高了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以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掘”。86.3%和87.8%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有利于了解外来文化”。81.6%的就居民对旅游对当地居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持正面认可的态度。

对于“社会道德下降”和“人们之间信任感下降”这两个负面感知的项目赞成率分别为21%和26.5%,且平均值均低于3。当地居民并不太认同旅游的发展对社会道德和人们之间的信任感造成负面影响。

(四)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

在该项调查中,受访者对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持强烈的正面感知,赞成率为85.1%,平均值为4.35)。对北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赞同率和反对率分别为79.6%和2.6%),同时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北海旅游(赞同率和反对率分别为74.6%和2.9%),并不认为目前游客太多需要控制(赞同率、中立和反对率分别为41.1%、32.4%和26.5%),认同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作用利大于弊(赞同率和反对率分别为70%和8.5%),但该项目的平均值仅为3.93,大家赞同认可的程度并不是太强烈。

同時,我们也能看到,受访者对目前北海的旅游发展满意度较低,46.9%的受访者表示满意,20.4%的受访者不满意,还有32.7%的受访者表示中立。

五、结论

(一)居民整体感知较高

居民对北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游客持友好和欢迎的态度,认为游客的到来和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北海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整体经济促进、北海知名度提高、当地文化发掘和保护正面感知强烈。对于负面的感知较弱,多数的负面感知偏中立态度,说明当地居民对北海旅游的发展持有较高的期待。同时,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人口特征的北海居民对北海旅游发展的感知和态度没有明显差异。

(二)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北海居民对旅游产生的效应总体感知是正面和积极的,这也符合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和愤怒指数理论的研究,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居民对旅游和游客都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员与从事旅游无关行业人员相比较,并没有表现出对旅游发展更高的感知度,职业性质和居民感知没有相关度,这说明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个人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受益和发展并不满意。这些都明确显示出虽然北海的旅游开发较早,但发展的程度还很低,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居民参与度低

虽然居民对北海的旅游发展有较强的正面感知,认可旅游给北海带来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对北海旅游目前发展的情况并不是非常满意,特别是旅游带来的经济发展影响大多数受访居民持中立态度,居民所能感受到的旅游发展为个人和家庭所带来的经济、生活方面的影响和改善并不明显,在此次调查中,66.8%的受访者从事的职业与旅游无关,这更能说明,目前北海的旅游发展中,居民的参与度和受益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六、启示

(一)加强政策研究,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东盟合作战略为北海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应抓住机遇,加大对国家相关政策和国际国内最新旅游业态的研究,确定长期发展目标;并对国内外同类型滨海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避免同质化发展,借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北海优质的滨海旅游资源,充分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以及居民的心理承受力,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减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关注居民利益,增加居民参与度

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开发旅游资源时,要注重和考虑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免费开放一些景观公共空间,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做好客流预测和高峰期的客源分流等手段,避免旅游开发和旅游者的到来对当地居民活动空间和生活物质资源造成的侵占;设计和设立科学的公共舆论渠道,随时掌握民意,及时获得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正面引导和疏导居民的负面感知和情绪。

政府和企业在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产业开发时,让居民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不但能提高居民的收入,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在参与的过程中,居民能找到自我存在感以及自豪感,进而关注周边的环境和文化,自发做出保护环境、宣传当地特色资源和文化、维护旅游健康良性发展的举动,这对实现北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独特文化品牌

旅游的开发和旅游者的涌入势必会对当地本土文化造成冲击,特别是对当地民族服饰、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等影响和改变会是巨大的。所以挖掘本土文化作为旅游元素进行开发,不但符合旅游发展的规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具有深远意义。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持文化的原真性,发掘其艺术性和商业价值,打造独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在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同时,树立起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北海受访者居民
北海北、南海南
北海 美丽的地方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南方的北海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