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盆腔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

2020-04-10席予凡叶翠琴颜珊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卵巢囊肿盆腔

席予凡 叶翠琴 颜珊珊

卵巢囊肿发生与内分泌、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可动性、无触痛、中等大的下腹内包块[1]。但临床数据显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腹腔镜术后发生盆腔感染几率逐渐增高[2]。本研究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降低术后盆腔感染发生概率,为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彩超、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年龄≥18岁;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继续妊娠意向;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认知功能异常或伴有神经系统疾病[3]。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43.5±21.5)岁。囊肿大小3.0 cm×3.5 cm~8.0 cm×12.5 cm。单侧67例,双侧33例。黏液性囊腺瘤25例,浆液性囊腺瘤45例,良性囊性畸胎瘤30例。其中发生盆腔感染25例。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手术状况与感染风险,通过查阅病例对患者手术效果、卫生习惯、基础病症、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医护人员素质等进行记录,进而统计在行治疗中盆腔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对诱发盆腔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3 评价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在经手术治疗后有无盆腔感染,盆腔感染诊断标准:术后间隔6 h以上,经测定患者体温>38 ℃,脉搏增快;根据临床表现、病史、辅助检查显示感染部位或周围部位有疼痛症状,实验室检查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9×109/L,白细胞>13×109/L;感染部位经血细菌培养呈阳性,影像学检查为发生盆腔脓肿[4]。留取发生盆腔感染患者取样感染部位体液或是阴道分泌物,送检后以巧克力培养基及琼脂平板等行涂片检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分析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由我院自拟医护人员专业技能评定表,定期组织针对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水平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导致盆腔感染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患者盆腔感染发生情况与病原菌分布 本组患者发生盆腔感染25例,共培养出致病菌36株,其中G+菌11株,G-菌21株,真菌4株。见表1。

表1 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株(%)

2.2 导致卵巢囊肿剔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术前感染病史、术后留置引流管、住院时间>7 d、不良卫生习惯、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是导致卵巢囊肿患者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导致卵巢囊肿剔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盆腔感染概率逐渐增高,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腹部疼痛、白细胞增多或阴道残端伴随脓性分泌物、盆腔可扪及肿块等情况[5-6],本组患者发生盆腔感染占比达25.0%,其中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与患者自身卫生习惯有关系,而葡萄球菌则存在于皮肤,手术中因患者阴道呈扩张状态,其皮肤表面细菌可逆行进入盆腔引发感染[7]。另外,盆腔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盆腔感染发生与年龄>60岁、术前存在感染病史、术后留置引流管、住院时间>7 d、不良卫生习惯及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多种因素有着直接关系。

尤小燕等[8]提出,随着年龄增长,其自身机能减退,老年患者往往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与代偿功能均降低,术中对手术耐受能力与术后恢复能力欠理想,使得感染风险增加;术前应做好对患者基础性疾病的控制,提高其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术前存在感染病史与不良卫生习惯,都会导致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细菌扩散,从而引起感染症状。钱伟等[9]认为,术后留置引流管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细菌逆行感染的发生,随着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引流管污染风险增高;患者因自身基础情况欠佳,若长时间卧床,无法有效促进盆腔积血与盆腔渗液引流,进而易出现盆腔感染症状。术前要明确有无感染病史,做好卫生清洁,减少细菌感染机会。手术治疗中,相关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手术治疗效果、术后盆腔感染发生也有着直接关系,若术中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自身职责与工作不明确,没有提前做好相关设备准备与消毒清洁工作,则会增加感染风险;且因未完全充分掌握手术流程,术中配合度低,则会延长手术时间,细菌侵入患者机体概率增大,盆腔内细菌聚集量也相应增加[10-11]。手术操作中若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导致使操作失误,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向盆腔扩散;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术,因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致手术时间延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外界细菌随器械、冲洗液体进入盆腔的风险,对患者宫颈管、子宫内膜等造成损伤,加快细菌繁殖[10]。针对这一情况,应定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水平进行培训考核,做好手卫生与手术室消毒管理,控制人员流动,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自身技能与术中配合度。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针对其基础性疾病行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12],做好身体清洁与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严格落实各项规范制度,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与自身责任意识,使手术顺利展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风险[13]。术后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最大限度控制感染症状发生,促进机体尽早恢复[14]。

综上所述,盆腔感染是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诱发盆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给予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必要,以降低发生盆腔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卵巢囊肿盆腔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指标的影响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89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的手术治疗体会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关于农村幼儿卫生习惯的问题及对策
向自己道歉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