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中“云春游”

2020-04-09李璧如

珠海 2020年4期
关键词:讲解员文物博物馆

李璧如

“大家好,我是布达拉宫的讲解员,欢迎跟我一起游布达拉宫。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雪城,雪是藏文里面‘下方的意思,专指山上城堡正下方的村镇……”

在讲解声中,最先出现在观众面前的画面是宏伟的布达拉宫全景,它矗立在千里外的雪域高原上,却通过手机屏幕与正身处天南地北的观众相连。这是布达拉宫自诞生起1388年以来首度进行官方直播。对许多人来说,也是这座久闻其名但又遥远神秘的宫殿首次揭开面纱。随着镜头的移动,屏幕前的无数观众跟随讲解员沿着白墙拾级而上,走入布达拉宫的内部,它由一幅熟悉的静止画面变得生动立体,让人一探背后蕴藏的细节与故事。

春日,本是出行好时候,春节等节假日也是博物馆会迎来的客流高峰期,然而受疫情影响,全国的博物馆自春节以来陆续闭馆,平日人流如织的展厅也变得空荡寂静。在博物馆闭馆的“漫长假期”里,各大博物馆联手在各个直播平台上推出了“云直播”的模式,在线开馆,迎接八方游客。

足不出户 云游博物馆

博物馆既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也能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泱泱五千年中华的文化浓缩于博物馆中,又通过博物馆向人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人们外出旅行,当地的博物馆大多也是游览的热门目的地。不过中国各大博物馆分布在全国各处,平日人们少有机会见其真容,即使来到了博物馆内,也常常成为汹涌人潮中的一滴水珠。在参观过程中,人们难免或多或少会有这么一些“心愿”:希望排队入馆的队伍能够缩短得快一些,希望听讲解员解说时不用隔着两三层的人费力竖着耳朵,希望观赏橱窗里的展品时不用踮脚……如今这些心愿全都成为现实:2月2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抖音联合国内九大博物馆进行“云游”,通过直播方式实现足不出户看展;2月23日,淘宝直播与八大博物馆联手,推出“云春游”活动;此外,新浪一直播平台、快手、腾讯直播等平台上也有许多博物馆进行直播。博物馆以直播的方式,向更多、更远的观众敞开了博物馆厚重的大门。

“云直播”的参观方式主要是以讲解员的直播视角进行,屏幕前的观众跟随讲解员在博物馆内边巡边讲,其中加以提问与解惑等方式的互动,基本还原了参观博物馆的流程。为了将游览时间限制在直播的一到两小时内,博物馆可能还会提炼出更为精简的游览路线,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首度进馆直播中就精心设计了特别的直播参观路线,旨在展示馆中最好的藏品,让观众能在一小时里看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精华的国宝级文物。

每个博物馆的直播主题都依据各自特色而定,除了常规的参观讲解之外,许多博物馆也在直播中植入了更多创新元素,拓展线上内容,不断探索直播模式,使用更直观多样的方式进行知识科普介绍。苏州博物馆以“在线体验古人春游”为主题,先在馆外介绍这座由贝聿铭所设计的博物馆建筑细节,步入馆中后介绍镇馆之宝——五代时期的秘色瓷莲花碗,随后还有穿着汉服、拿着团扇的女孩以及正在织机前刺绣的师傅,以此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和苏绣工艺,最后还贴合春游的主题复原了一场“文人雅集”,在作诗、喝酒、投壶、闻香、赏花的雅致中进行文创产品呈现。敦煌研究院则展现了一个游客日常看不到的敦煌莫高窟,从事壁画临摹工作30余年的专家牛玉生通过直播以科普方式介绍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让此次“博物之行”成为一堂丰富生动的历史美工课。

在互联网时代,“千里共婵娟”已不仅是一句美好的祝愿,身处各处的人们不仅可以抬起头来仰望同一轮月亮,也可以相距千里,“ 共聚”于同一个博物馆展厅。“直播”比起录制的独到之处,是它的即时性,由于沟通即时方便,观众可以在直播页面中直接输入弹幕,既可以和讲解员及时沟通提问,也可以与其他共同参观的观众进行“安静”讨论,不但不影响观展,还可以营造出独特氛围,让本来较为严肃的博物馆参观之行变得活泼许多。博物馆方还会在直播中设有许多互动问答环节,讲解员向观众进行提问,并且向回答正确的观众赠送小纪念品。这些纪念品多是博物馆根据馆内知名藏品开发的文创产品,在鼓励观众积极参与互动的同时,还能对博物馆的文创开发进行宣传。

“云游博物馆”一经推出,反响热烈,据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博物馆的两场时长数小时的线上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90多万,点赞数超过了50万,参观人数超过该馆2019年全年客流量半数以上;而苏州博物馆两次直播,分别吸引了27万和33万人在线收看。直播的回放功能更使跨时间观展变为可能,即使错过了心仪展馆直播的时间,依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回放来追溯当时的直播过程。如今点进各个博物馆的直播回放,能从留言中看出不少观众意犹未尽地回来“二刷”甚至“三刷”。

线上云端 数字化时代

近期博物馆各式“云直播”欣欣向荣,无疑直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实际上,博物馆的数字化从很早前就已经拉开帷幕,为人们足不出户游览藏品提供了各种花样百出的选择。

早在1995年,法国卢浮宫向大众开放了官方网站,在2004年,卢浮宫将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放到改造后的网站上,并提供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日语4种版本的3D虚拟参观项目,只需进入卢浮宫的官方网页,便能在家里完成一次3D虚拟参观,它是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到网络上的博物馆。1999年,故宫博物院网站上线,这是中国最早上线的博物馆。随着互联网急速发展,国内许多博物馆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数字文物库,推出多种线上观展的模式。

文物一向是馆藏重点,广东省博物馆的线上藏品展示中就以建立馆藏文物三维展示,清雍正款胭脂红釉罐、明万历款青花人物圖盘、南宋青白釉印花执壶……二十六页的馆藏文物都可以随着鼠标拖曳和滚动进行角度旋转和尺寸放大,无论是盘中的花纹,还是碗底的刻字,一切细节清晰可见。

除了单件文物的展示外,部分博物馆本身就是大型“文物”,例如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的故宫,身处其中进行参观游览才是最有魅力之处。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的“全景故宫”,早已将整座宏伟的紫禁城尽收于屏幕之中。在湛蓝开阔的天空下,独自一人沿着汉白玉台阶,来到有金銮宝殿之称的太和殿中,近距离一观髹金漆云龙纹宝座,殿中的斗拱、彩画、浮雕、金砖,如同身临其境,甚至比在现场参观所见的更为细致。回到太和殿外,乾清宫、慈宁宫、养心殿、御花园……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瞬间“平移”到相应的地点,还免去了跋涉的疲劳。每次北京下雪,社交网络平台上总会被雪后故宫极具美感的摄影作品刷屏,珠海的冬季温暖如春,不见飞琼,但是在网站中,远在南方的人们也能置身于千里之外的雪后的故宫,看红墙巍巍,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下的紫禁城美不胜收。

书画器物等文物中本身饱蕴艺术之美,如果说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展厅设计能与文物本身的艺术气质相得益彰,那么在网络上,一个精心设计的展览页面也像是一个“展厅设计”,拓宽了展示藏品的表现形式。在上海博物馆的网上展览中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专题,以董其昌书画为页面背景,整体古朴素雅,精致美观。专题中不仅有高清的作品全览以及便捷的分类检索,而且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探索”与“创作”两个栏目。在“探索”里,可以跟随董其昌书画船动画,感受他行游的踪迹以及每个地点的创作作品;还以董其昌的生平为线制作“年历”,并且列出明朝大事记与欧洲大事记作为对比,只要在事件框上点击,不仅能看到董其昌的作品信息,还可以一览同时代的历史大事,延展知识边界。在“创作”中,VR技术让人乘上小舟进入到山水画中,画面的角度随着鼠标进行立体变动;VF技术则让落在竹梢的翠鸟动了起来,叶簌鸟啁,如神笔马良,赋予本来静止的画面无限生机。

博物馆“线上时代”的开启,与线下观展并不冲突,对线上展览有兴趣的观众,本身也更容易成为走入博物馆的游客;原本就有游览计划的游客,也可以通过线上展览对展品提前获得了解,让线下之行体验更佳。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带来无限新可能,但是站在博物馆直面文物获得的沉浸体验与隔着屏幕所见大不相同,无论是直播还是线上博物馆,它们最终目的还是引导观众走进博物馆。如今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的博物馆也已陆续开始接受游客预定,每日限制人流参观。春回大地,春风和煦,也许很快人们就可以像往常一般,能重新踏入博物馆,徜徉于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环绕中。

线上“云游”博物展

故宫博物院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富贵三春景,平安两字金”,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皇宫过年更具庄重与家国情怀,而清代宫廷过年又融入了满族的特色。道道宫门上意蕴深远的春联、威武祝福的门神,置身于传统文化的场景里,感受春节庆典的欢乐。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青绿山水画自隋代展子虔之《游春图》起代不乏人,唐之二李,宋之王希孟,元之赵孟頫,明之文徵明、董其昌,清之四王,民国以降之张大千、吴湖帆……千年之名家,千年之名作,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青山绿水。

上海博物馆

壁上观——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

陕西地当太行黄河之险,凭危临深,表里山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历史上多民族文化激荡交融的舞台。其中,遍布山西全境的寺觀和墓葬壁画如同一条历史的画廊,以其生动的图像直观地展现了人们的观念、审美、风速、器用的变迁。

猜你喜欢

讲解员文物博物馆
博物馆当讲解员
博物馆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