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故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应用
2020-04-09郑志琳
郑志琳
摘 要:闽南民间故事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闽南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持别是幼儿阶段,国外的动画、绘本等占据了幼儿园的大部分活动。基于此,本文在介绍民间故事概念、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教育价值及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闽南;语言教育;民间故事幼儿园;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的幼儿要基本会说本民族或者本地区的语言;4—5岁的幼儿要会说本民族或者本地区的语言;5—6岁的幼儿要会说本民族或者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且发音正确清晰。”这份文件明确说明在幼儿园,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幼儿接触一些本地文化、方言,并完成相对应的要求。而且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此文件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引导幼儿接触优秀文化。
一、闽南民间故事的概念及特点
(一)闽南民间故事的概念。
闽南人民根据生活经历和美好愿望,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黄涛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一书中认为:“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学的领域,广义的民间故事,泛指人民群众创作和传播的所有散文性民间文学作品;狭义是指除了民间传说、寓言、神话之外的,实现性较强的、幻想性、散文性质的民间文学作品。”刘守华在《民间文学教程(上卷)》中认为:“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将民间故事分为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神话、传说、童话。”闽南民间故事指的是由闽南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和传播的,反映了闽南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及思想风貌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机智人物故事、劳动生活故事、爱情故事、农民起义斗争故事等。
(二)闽南民间故事的特点。
閩南民间故事的第一个特点是口头性。民间故事大多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简单纯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幼儿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本民族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本民族的方言。第二个特点是游戏性。民间故事中富有游戏性的事物比比皆是,如高跷、舞龙舞狮等。不但使幼儿觉得好奇、新鲜、有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游戏兴趣。第三个特点是人民性。民间故事来自于民间,更来自于人民的劳动生活,为劳动人民所创作。许多民间故事的内容大多描写的是热爱人民的英雄事迹,惩罚了为非作歹的坏人。这种正能量的故事表达出来真善美的价值观,使得幼儿在欣赏的同时,可以与故事产生情感共鸣。这对民族文化素质和心理道德品质正在形成期的幼儿来说,是有深刻影响的。而且通过闽南民间故事的学习活动,幼儿可以真切感受闽南的丰富文化,加深对家乡深厚文化的认知,提高民族认同感和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的美好情感,初步实现育人的目标。
二、闽南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
第一,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将闽南民间故事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讲述活动获得独白语言、书面语言的提高,通过谈话活动培养幼儿的倾听行为和表述行为,通过听说游戏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通过早期阅读获得书面语言的提高、文学活动,给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掌握语词,培养艺术现象力。第二,有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塑造。例如:《拿饭匙抵猫》闽南系列民间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冷静,尝试着思考解决的办法。这些闽南民间故事对塑造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引导幼儿做正能量的人。第三,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教育的起始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抓起。《白贼七和高个一》闽南民间故事从侧面教育幼儿做人要诚实,不撒谎等。
三、闽南民间故事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注意闽南民间故事文本的选择。
我们为幼儿选取的闽南民间故事的文本,必须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要从幼儿的角度选择故事文本。这就要求民间故事文字不宜过难、过复杂,情节要生动、有起伏、有趣,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由于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最好选择一些图文结合的文本,且图画和文字色彩要鲜艳、清晰,这样更利于幼儿理解,并且感兴趣。
(二)教师要善于表达故事。
首先导入的方式应可以是图片、玩偶、剪纸,或者是与内容相关的儿歌或者音乐活动,还可以是日常的谈话导入。其次是教师讲故事的方式,如听阅读、图片讲述或者讲演结合等方式。听阅读是通过让幼儿安静倾听,老师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讲故事,也可以是放录好的故事音频,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图片讲述是教师以图片为媒介讲述故事内容,有了图片,会让幼儿更加直观感受、理解故事内容;讲演结合是相对将复杂的一种方式,老师需要将表情、动作和声音相结合,这种方式是会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故事。
(三)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教师善于提问的前提基础是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设计要合理得当,要以幼儿为本,从文本出发循序渐进进行设计。然后是提问,提问贵在巧、妙、恰到好处,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段,老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当看到幼儿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提一个就近的问题,比如,在《沉东京浮福建就虫不倘救人》中,当讲到少年爬到山顶时,孩子走神了,老师就可以就近原则提问发生了什么现象呢?通过就近提问,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中,继续讲下面的内容。另外,在幼儿园教师的提问要以开放性为主,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
(四)注重师幼互动。
师幼的良好互动是衡量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要保证幼儿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根据不同年龄班特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如小班幼儿,民间故事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复述故事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中班幼儿,民间故事语言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仿编故事、尝试续编故事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大班幼儿,民间故事语言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续编故事、创编故事进行良好的师幼互动。
综上所述,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闽南民间故事教学,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策略为可以借鉴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注意闽南民间故事文本的选择、善于表达故事、善于提问,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注重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帮助闽南民间故事能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效用。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3]黄涛.中国民间学概论[U].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5
[4]刘守华,主编.民间学程(上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