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文化网络:“星星”作为结点
2020-04-09陈淑霞
陈淑霞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星星画会”的影像,都出自“四月影会”成员如李晓斌、池小宁和李英杰之手[1]。在首届“星星美展”筹备期间,“四月影会”的第一回“自然·社会·人”摄影艺术展于1979年4月顺利开幕,并吸引了无数激动万分的观众。黄锐深受鼓舞,觉得举办“星星美展”也甚具可行性。“四月影会”第一回展在北海公园画舫斋开幕后,黄锐去参观了好几次,反复琢磨“四月影会”的展览组织形式,以借鉴并应用于还在筹备当中的“星星美展”[2]。
首届“星星美展”得到了“四月影会”主要成员们的鼎力支持。“四月影会”的创始人之一王志平受邀,用其独特的“志平体”钢笔字抄写《今天》的诗人们为“星星”作品所撰写的配诗[3]。除了拍摄了1979年“星星美展”的展览现场,并冒险录影了“星星”的游行外,在1980年的第二回展览筹备期间,“星期五沙龙”的主人以及“四月影会”的主要成员池小宁还帮忙拍摄和冲洗了许多作品的照片,以供在展览现场出售[4]。出售照片所获取的收入为669.45元,大大抵消了购买相纸所花费的208.60元,为这个自筹经费的展览增加了经济收入。
“四月影会”的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李晓斌,用镜头大量记录了“星星画会”的活动。1979年,李爽和李晓斌都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李爽做的是舞台美术,李晓斌从事的是摄影。两人既是同事,也是朋友。在“星星”于中国美术馆外公园里的展览开幕之前,由于“星星”成员中甚少有人有相机(照相机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李爽骑着自行车兴冲冲地去到李晓斌的家中,希望李晓斌能为他们别开生面的户外美展做记录[5]。一方面出于朋友间的情谊,另一方面是自身敏感于北京民间社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变化——在热切希望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的渴求的驱使下,李晓斌欣然答应[6]。此外,自1980年初开始,李晓斌成为《新观察》期刊的摄影记者。在期刊编辑北岛的推动下,为“星星美展”组稿所需,于公于私,李晓斌将“星星”成员和同人们的各种活动记录了下来[7]。
李晓斌对“星星画会”的记录,有展览现场的摄录,有游行时的瞬间,有郊游时的舞姿,也有“星星”艺术家的个人肖像。李晓斌对展览的记录,非常强调环境与展览的关系。从他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在中国美术馆外的小公园栏杆上,密密麻麻地挂着各种油画、钢笔画、版画以及雕塑;在展览的“入口处”,展览组织者所放置的让观众随意投币的募捐箱,以及拴在树干上让观众随意写下感言的留言簿。这种“观众自主”,以及因展览场地为户外空间而因地制宜的取向,体现出“星星画会”这种民间艺术团体在初期灵活机动并渴望与观众互动的愿望,有别于官方展览惯常的居高临下的权威姿态。
“星星”的平民姿态在李晓斌的影像中得以彰显。中国美术馆,这一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殿堂的建筑,在李晓斌的照片中因成为远处的背景而略显模糊。相反,挂在栏杆上的曲磊磊的钢笔画,以及如饥似渴、认真观展的观众成了聚焦点。李晓斌特意在同一画面中对比了官方与民间的关系:耸立着的高高在上的官方權威在远景中趋于模糊,而栅栏上的画作与栅栏外的民众则处于同一阵线,并被清晰聚焦。这种对栅栏内外的强调,也可在另一张照片中看出端倪。李晓斌巧用朋友关系,成功进入栅栏内的中国美术馆,以仰拍的角度对着栅栏外的观众按下了快门。照片中的观众,包括“星星”艺术家王克平,他们或笃定、或沉思、或疑惑的神情表露无遗。作品在这张照片中退场。相反,艺术家以及观众成为主角。被仰视着的、同时又被阻隔于栅栏之外的他们,是既被(同人以及民众)推崇,又未被(官方)认可的矛盾体。(节选)
注释:
[1]拍摄了游行的其他知名摄影师还有来自长春的王瑞、美联社的刘香成等。
[2]同上。
[3]同上。
[4]基于笔者与黄锐于2020年1月18日的微信对话。
[5]基于笔者与李爽于2019年12月19日的微信语音访谈。[6]基于笔者与李晓斌的访谈,2019年11月4日于北京。[7]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