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0-04-09王旭
王旭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模型思想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并列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学低段的数学建模教学而言,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多教师感到不易把握的地方。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思考和总结相关问题,以期不断提升建模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而后阐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两点基本原则,即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思维起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教学;问题情境;教学心得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模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的地位更加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模型思想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并列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小学低段的数学建模教学而言,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多教师感到不易把握的地方。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思考与体会就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谈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示。
一、建模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作用和意义简析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定义,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主要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样的叙述很明白地说明,数学建模的实质是从现实数学问题或现象中抽象出普适性的数学模型,进而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数学建模教学必然是以具体问题情境为基本载体,而创设的情境合理与否也就成为建模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把握数学建模的实质。实际上,课改后各版本数学教材都更注重生活化理念的渗透,以笔者所使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来说,几乎每一节的知识生成和呈现都是以为具体的问题情境为载体,其主要目的也正是为了使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促进其建模意识的养成。对此,一线教师应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知。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两点基本原则
(一)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首先,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密切相关,这是由学生认知思维的形象性决定的,只有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的情境,才能较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念能动性,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在建模学习中来,同时,生活化的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切实掌握模型的构建。在建模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记得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最初来源就是实际生活,从最简單的自然数到复杂的数学关系,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因此,某种意义上讲,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即为将数学模型“还原”的过程。具体来说,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情境,使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感到亲切和“接地气”,从而获得一个良好的思维基点,便于思维活动的展开;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要使问题情境既不过于复杂,也不过于简单,而是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经过积极探索后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善于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选择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对该情境有所了解和感兴趣,又要考虑问题的挑战性,从而使建模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思维起点
问题情境不是随意化的、无目的的现场观察或生活片段,而是蕴藏特定地与所要学习的数学模型相关的结构。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一个完整而合理的问题包含三个要素,即已知条件、目标和所谓的“算子”。己知条件就是问题初始状态的前提、特征及限制因素。目标则是想要得到的结果或得出的答案。至于“算子”,就是使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程序或步骤。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必须要能引出包含上述三个要素的问题,只有满足这个条件,创设的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意识。同时,创设的情境还应当便于学生提出假设,从创设情境到提出假设,这也是建立模型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对这一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综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而后阐述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两点基本原则,即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思维起点。事实上,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颇具深度的教学课题,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要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思考和总结相关问题,以期不断提升建模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虹.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中), 2018(2).
[2]李建. 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学周刊, 2015(7):128-128.
[3]葛长兰.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普童话, 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