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四年秋》:北宋时代的缩影
2020-04-09宫英英
宫英英
《庆历四年秋》是夏坚勇深耕宋史十余载,从《岳阳楼记》续写而来的长篇散文。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在对《庆历四年秋》这本书的颁奖词中写道:“‘庆历四年春,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起首句所定格的不朽时间。庆历四年,从春到秋,这段貌似短暂的时间轴上,凝聚了多少非同一般的故事和人物?作者从今论古,以古观今,小说笔法,微言大义,在历史的褶皱中纵横开阖,挖掘出丰饶的人文意义。”
这段颁奖词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丁帆对《庆历四年秋》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丁帆评价《庆历四年秋》:“作品以史为镜,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林林总总的群像。通过对众多人物的生动勾勒,把整个社会的面貌烘托出来了。”的确,《庆历四年秋》展现了庆历新政前后的朝政百态,并将政治的幽深同士人精神的清远结合起来。因此,《庆历四年秋》被称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庆历四年秋》写北宋庆历年间的事,并且涉及范仲淹这个人物,很容易让人想到庆历新政,也会想当然地认定这是一本写改革的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夏坚勇说:“我只是把庆历新政作为一个背景,而着眼点多在于世态人情有关的鸡毛蒜皮。我觉得写鸡毛蒜皮并不容易,写好了也挺有意思,从中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肌理和体温。”因此,这本书只是着眼于“庆历四年秋”这个时间节点,然后杂糅了正史、外史、野史、个人史,参考、借鉴、梳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试图让庆历年间众多大名头的人物有了启承转合的因果关联。
书以庆历年间的进奏院案事件开篇,不起眼的一个七八品量级的小单位,文人扎堆,因喝酒聚餐,被人检举,上报中央,惊动皇帝。监进奏院的是苏舜钦,一位身世显赫的大才子。他的朋友们也都是颇有才情的梅尧臣、王洙、王益柔等。
夏堅勇为何要从这个事件出发呢?因为它可以牵出一干子人,比如苏舜钦是由范仲淹举荐调入京师。范仲淹和欧阳修、余靖、尹洙是蔡襄名诗《四贤一不肖诗》中的“四贤”,写诗的蔡襄自然与小团伙逃不了干系。还有梅尧臣,进士出身,因欧阳修荐,成为国子监的“直讲”,相等于我们高等学府的教授。韩琦,他与范仲淹惺惺相惜,曾在宋夏之战中同是西线的副帅,并肩作战。石介,《宋史》里《儒林》中的人物,他的《庆历圣德诗》闻名于世,通篇近二百句指名道姓评点朝廷大贤大奸,尤其把争议人物夏竦放到奸臣里,埋下了祸根。这样,读者就沿着夏坚勇的历史路线图,进入宋仁宗的庆历执政历史,将庆历四年秋前后的历史事件、人物还原出来,追逐当事人的心路历程。
《庆历四年秋》能够斩获多项荣誉,获得读者的肯定,与作者对待作品的态度有关。他援引托尔斯泰的话说,文学有三点很重要:写什么、怎么写以及写的态度。“这当中,托尔斯泰把‘态度看得尤其重要。而所谓写的态度,归根到底是说,你的写作是否真诚。现在大家都说要‘深入生活,这话没错,但要紧的是看你怎么深入。即便你处于生活之中,你是否具备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眼光?你敢于触碰生活中那些艰难的问题吗?你对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是否感同身受?”做到这些,毫无疑问是需要作家下大功夫的。夏坚勇坦言,他写宋史三部曲第一部《绍兴十二年》时,一开始就在日记本的封面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提醒自己,好东西是聪明人花笨工夫做出来的。
夏坚勇自然是把散文做“大”了。可以用三个“大”来评价《庆历四年秋》。一是学问大,他史学知识相当丰富,对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小小的典故,都有非常细致的梳理。二是气魄大,能够从历史看见现实,从现实反观历史;三是才气大,才气首先体现为创造和发现,其次体现为一个“通”字。他常常会在知识关联性很强的地方停下来,另外写一个知识或者一个故事,再回到正题上,腾挪自如,到达了一个高的境界。
正是这种把散文做“大”的气度和肯下功夫,深入生活的写作态度,才给读者带来了这样一部气象雄浑的著作,让读者回到庆历四年秋那个时代背景,用文字展开了一幅北宋社会生活日常和政治上波诡云谲的《清明上河图》。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