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蓝天救援队撑起生命佑护摇篮
2020-04-09
在武汉市黄陂区天河三路附近,一块人烟稀少的荒地上,矗立着一座灰色的仓库和一排集装箱板房。这里是450名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奋战了近40天的基地。
1月25日以来,约2600万件援助湖北的防疫物资,从这里紧急运往医院、单位、社区,统一蓝色着装的志愿者用双手和汗水筑起了一条物资中转的“生命通道”。
这是一群“钢铁”战士:没有床,坐在椅子上靠一夜;没有热水,坚持半个月不洗澡;没有电,无法烧开水,寒风中拿着矿泉水直咕噜。千里奔波,与疫情赛跑,还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闻者泪目,他们却无怨无悔。
3月2日,记者走近那一片撑起佑护生命的“摇篮”,探寻在荆楚大地上绽放的美丽花朵。
24小时连轴转,450人轮流接力
每天72万件物资发往防疫最前线
进入基地,记者仿佛来到了一家正在加班作业的工厂:等候进入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从门岗到仓库约300米的道路两边,摆放着一排集装箱,里面阵阵电话声、传真声;在仓库门口,工作人员正指挥着2辆货车有序进入……
仓库内更是热火朝天,有人开着叉车,有人推着平板车,还有人赤手上阵,把一件件摆得整整齐齐的纸箱搬装上大货车。5名队员拿着笔和纸,记录每一件出库物品。
仓库分为医疗设施区和生活物资区,前者堆放的都是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后者库存的是奶粉、牛奶、尿片等生活用品。每一箱物品上都注明了产品的型号、大小、规格、数量等信息。蓝天救援队全国总队长张勇介绍,这些物资已分好类,省慈善总会的分拨计划一到即可出库。
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成立于2007年。疫情发生后的1月25日,总队长张勇在北京发出援助武汉的倡议,蓝天救援队湖北队、江苏队、北京队的数十名队员立即开拔,自驾大货车奔赴武汉。他们连夜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这座面积7500平方米的仓库,次日开始分拨中转湖北省慈善总会接收社会捐赠的各类防疫物资。
11时许,2辆邮政大货车进入仓库,50多名志愿者迅速迎上去,打开车门,将物资一件件搬运下来,分类存放。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的物资,从上海转运过来,有口罩、防护服、体温计、鞋套等各类用品,共计1486件。1个小时后,物资全部归位,所有人大汗淋漓。
看似简单的搬运中转,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这是一场沉重的体力赛。张勇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20多名专业能力强的志愿者24小时驻守天河机场,负责国际援助物资清关,然后搬运上车;20多辆大货车日夜驰骋在机场到基地这10公里长的道路上;100多人守在仓库,不停地搬运,入库、出库通宵作业。1个多月来,每一个队员至少熬了5个通宵,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这是一场细致的绣花活。95%的物资需要开箱清点,重新分配。一家海外机构捐赠的物资要分给58家医院,仅口罩就有10多种型号,且大部分标写的是英文,手套要数到“只”,不能有丝毫差错。队员们坐在地上清点了4个多小时,所有人眼睛都花了,腰也伸不直了。
有一次,一位队员把1000只手套错看成了1000双,直接发了出去。凌晨2点,医院打来电话,队员们连夜补货。“我们弄错了一个数字,就可能会影响前方的救治,必须时刻仔细再仔细。”
这是一场超长接力跑。超负荷工作不能让一个人长期干,江苏、河北、河南等9省(市)的蓝天救援队接踵而至,轮流换班。截至3月1日,已累计有450名队员援助武汉,中转物资约2600万件,日均分拨物资72万余件,目前在岗队员为170人。
半个月洗上一次热水澡,很开心
睡上4.0版本的单人床,很满足
采访3个多小时后,湖北队队员皮建军为记者倒上了一杯热水,他笑着说:“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热水。”
原来,这是一座刚建成的仓库,队员们进场时,仅有一根直达仓库的电线,电压仅能满足照明。大伙忙了一夜,准备烧一壶开水,结果刚插上电源,仓库陷入一片漆黑。无奈,队员们只能连续喝了一周的矿泉水。后来,在地方政府和电力部门的帮助下,换了变压器,拉上新电线,队员们才喝上开水。
在基地,记者还发现各种“卧室”:停在路边的一輛辆皮卡车上,有人裹着被子在睡觉;在仓库二楼的一个角落,摆放着10多顶帐篷,几名队员“横七竖八”地躺着呼呼大睡;在道路两侧,还有23间编了号的集装箱板房,每间板房不足18平方米,却拥挤地摆放着6至8张单人床。
“这是我们一个多月来睡觉的4个版本。”皮建军讲解了床的由来。
起初,队员们没有床,困了就直接坐在椅子上“点”一夜头,有的五六个人挤在一辆皮卡车上,裹着两床被子蜷着身子将就一晚;几天后,有了一些简易帐篷,3个大男人可以躺下来一起睡;再后来,又陆续来了一些宽大、挡风的高级帐篷,队员们每人一顶,终于能睡上一个安稳觉;2月下旬起,陆续调来了23个集装箱板房,150多名队员有了自己的单人床。
“4.0版本的床睡得非常舒服,条件太好啦。”坚守了1个多月的江苏队队员张宇朴经历了每个版本,睡在单人床上,他非常满足。
15时,3名女队员拿着衣服和洗漱用品,登上了停在板房旁的一辆绿灰色卡车,上面写着“女士专用,男士止步”字样。
“这是省应急管理厅3月1日调来的一辆洗澡车,专为女队员服务。”队员们说,这辆车24小时提供热水,可一次性满足8人同时洗澡,3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10多名女战友个个高兴坏了。
离洗澡车20米远,是一个没有门锁的简易澡堂,由2个集装箱板房拼凑而成,5名男队员一边哼着歌一边洗着热水澡。
皮建军说,刚来的时候,没有电,没有设备,无法提供热水,所有人半个月没有洗澡。后来,有人运来了2台燃气热水器和4台电热水器,可一次供6个人使用,大伙才开始轮流洗澡。
一群最美逆行者,为何如此拼命?
答案只有四个字:热爱生命!
吃完午饭,20多名队员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江岸区进行社区楼道消毒。“除了转运物资外,配合地方消杀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张勇说,截至3月1日,他们已累计为武汉市2000多个小区、楼宇进行了消杀。只要有需求,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这是一群最美逆行人,一群最可爱的人。在他们当中,有老板,有律师,有公务员,医护人员,还有普通的打工者,他们身份各异,却都怀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心。
55岁的皮建军来自黄石,是大冶市一名公务员,2015年荣登中国好人榜,曾参与四川雅安、缅甸、云南鲁甸等地大小搜救10余次。此次,他带着老婆一起来武汉,坚守阵地30多天。
河北队队员董国强是一名大老板,身家上亿,得知招募信息后,连夜写下“遗书”放在保险柜里,直奔武汉。20天后,家人才知道他在一线参加救援,担心不已,他却大手一挥:“没事,大不了把自己丢在武汉了,后事我都安排好了。”电话那头泣不成声。
兼任蓝天救援机动队队长的江苏队队员许鹏,2月7日星夜驰援武汉,后来主动到山东协调一批弥雾机,2月21日在运输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39岁。
90后女孩李梦丹是荆门的一名教育培训师,1月28日瞒着丈夫和孩子,一个人跑到武汉,做起了一名统计员,每天坐在仓库门口16个小时,没有算错一笔账。3月1日,当她被前来支援的队友替换时,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赶过来。”
基地医疗队的3名女同志,都是外省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在武汉一待就是20多天,每天为队友们测体温、做检查,指导大家如何防护。
张勇说,来汉的450名蓝天救援队员,大多数有着丰富的国内外救助经验,此次来汉,都义无反顾。
曾有人问张宇朴:“你为什么这么拼命?”“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