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020-04-09龙红丽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疫病防治技术推广

龙红丽

摘 要 鸡群在自然界中活动,采食自然环境中的天然饲料,生产出来的鸡肉制品,味道鲜美。但由于散养鸡饲养周期较长,与环境之间处频繁,容易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如不能够做好散养鸡的疫病防治工作,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散养鸡疫病发生的原因,然后论述了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策,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

在广大农村地区鸡养殖过程中,多采用的是散养养殖模式,该种养殖模式与笼养养殖模式相比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在自然环境当中活动,很容易遭受自然界中各种致病源的侵袭,引发一系列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养殖户没有构建完善的防疫方案和防疫措施,很容易导致疫病的传播蔓延,威胁整个养殖场乃至整个地区家禽养殖产业的安全。因此在发展散养鸡养殖产业过程中,就要求养殖户构建科学合理的疫病防控方案,坚持预防为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疫病传播流行的可能。

1 散养鸡疫病发生的原因

1.1 鸡苗质量较差

农村地区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在雏鸡选择过程中普遍存在选择不当的问题。很多养殖户出于成本考虑,没有到有资质的种鸡场选购雏鸡,一般采用自行孵化或者到没有资质的孵化场购进雏鸡。在雏鸡孵化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很容易导致孵化出来的雏鸡天然带病。养殖户对于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认知缺乏,在初期选择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选购回来的雏鸡不能够正常生长,导致整个鸡群生长发育较为缓慢,生长参差不齐,个头大小不一。难以实现全面出栏,增加养殖周期,同时还会增加某些传染性疫病发生的可能。

1.2 卫生条件较差

某些中小规模养殖户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制约,在养殖场建造过程中存在选址不合理,建设随意的现象。很多养殖户将养殖场圈舍在污染区域,限养区域,禁养区域,甚至建设在房屋前后。由于整个养殖场的周围存在很多污染源,各种污染物质,不断刺激鸡群,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给多种致病原传播提供条件。另外很多养殖户在发展散养鸡养殖过程中盲目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很好的控制整个养殖区域的卫生条件,并没有构建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1】。大量研究调查发现,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下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在雏鸡孵化过程中并不能进行严格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导致细菌附着在种蛋表面,孵化出来的雏鸡在生产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表现出发病症状。

1.3 养殖户对疫病防治重视程度不高

减少疫病传播途径,防范散养鸡疫病的传播流行,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工作。但很多散养鸡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忽视疫病防控,不注重事前的预防,只注重事后的药物治疗。鸡群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在没有明确致病原的基础上就盲目用药,随意用药,耽误了疫病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散养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主要包括了禽霍乱、大肠杆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而很多养殖户在疫病防控过程中盲目使用抗生素,认为抗生素是治疗一切疾病的特效药。在饲料和饮用水中随意添加抗生素,多种类添加抗生素,导致抗生素在机体内的残留量不断增加,使得致病源的耐药性大大增强。而某些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无效,因此常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导致疾病进一步扩散蔓延,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 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2.1 加强散养鸡疫病预防宣传

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应該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疫病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养殖理念。畜牧兽医人员在引导养殖户做好疫病预防工作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指导养殖户科学选择养殖场厂址,做好养殖场环境卫生控制工作【2】。保证养殖场内部通风良好,排灌顺畅,及时将圈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出去。每一个批次的雏鸡进入鸡舍之前,都应该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扫,严格卫生消毒,清理各种污染物。另外引导养殖户到有资质的种鸡场引进雏鸡,保证雏鸡个体均匀,羽毛光洁,皮肤光泽,腹部收缩良好,符合散养鸡生长发育所需。另外还应该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接种制度,严格监督养殖户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同时还应该深入基层开展广泛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和了解散养养殖户鸡群的疫病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以此来作为免疫程序,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操作。

2.2 分散养殖科学养殖

对于地区缺乏规模化孵化厂的地区,应该从规范育苗专业户入手,专业户孵化出来的雏鸡必须培育到7周龄之后才能够销售给养殖户。雏鸡培育是整个养殖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疫苗集中防疫的关键时期。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应该和育苗专业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雏鸡7日龄之前引导育苗专业户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并保证抗体水平达标。养殖户在雏鸡免疫接种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的疫病流行特点,做好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另外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还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地区散养鸡现状,积极鼓励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改变传统养生模式。同时为了增强鸡群的身体抵抗能力,逐步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药物使用模式,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各种微生态制剂,调节鸡群当中的菌群平衡,提高鸡群身体抵抗能力【3】。

2.3 强化法制宣传,指导防疫

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参与和保障,基层畜牧兽医站应该借助各种途径和方式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到养殖户群体当中,宣传动物防疫法规,让养殖户能够认识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和守法,提高思想认知,转变传统养殖模式,从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当中解脱出来,并逐步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另外还需要做好动物防疫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向养殖户发放技术指南小册子,鸡引导养殖户进行技术咨询,面对面的指导养殖户应用相应的防疫技术,帮助养殖户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齐荣芝.农村散养鸡在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鸡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8(08)

[2]孙燕,张惠弟,王建成.农村散养鸡疫病发生原因鸡防治技术推广[J].中国动物保健.2017(05)

[3]赵丽杰,赵晨.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现代农业.2017(12)

猜你喜欢

疫病防治技术推广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猪场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研究
关于猪场兽医防疫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猪疫病防控及治疗措施分析
动物疫病防治模式探讨
规模化猪场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