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丸剂经典之作——王氏保赤丸

2020-04-09狄留庆王敬

上海医药 2020年5期

狄留庆 王敬

摘 要 本文从中药丸剂的起源与发展、王氏保赤丸的剂型特点和成型技术进行分析,凸显王氏保赤丸的巧妙设计、药辅同源的合理应用以及分层泛制的加工技艺,从而提升中药制药工业的民族自信和中医药文化自信。

关键词 王氏保赤丸 “中华第一丸” 中药丸剂

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05-0076-04

Classical 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ll —— Wangs Baochi pill

DI Liuqing, WANG 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ill, for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ngs Baochi pill as well as its molding technology is analyzed, by which its ingenious design,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are highlighted so as to promote self-confidenc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CM.

KEY WORDS Wangs Baochi pill; “the first pill in China”; TCM pill

中药丸剂系指中药饮片细粉或提取物添加适宜的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丸剂具有体积小、剂量准确、取用方便,缓释毒性、掩盖药物异味、减少对胃肠道刺激,药效持久、便于保存等优点。此外,丸剂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加入各种赋形剂,如制成水丸、蜜丸、蜡丸、膏丸等,使之更加适应病情的需要;还可利用各种包衣,使丸剂在消化道内不同部位和规定的时间内崩解,得到比煎剂更加缓和、持久的药效[1]。微丸系指粒径≤2.5 mm的各类丸剂,属于多单元释药体系,具有载药范围宽、局部刺激性小、释药稳定性高且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2-3]。笔者从中药丸剂的起源与发展、王氏保赤丸匠心独运的剂型特点和独特的成型技术进行分析,凸显王氏保赤丸的巧妙设计、药辅同源的合理应用以及分层泛制的加工技艺,从而提升中药制药工业的民族自信和中医药文化自信。

1 中药丸剂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丸剂历史悠久,是中国临床医学应用最早的剂型之一。丸的名称、剂量及制备工艺等最早记述于《五十二病方》中,但此时系统的方剂剂型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书中“垸/丸”仅用来形容外形,而非剂型名,在《黄帝内经》中,丸剂第一次以剂型名称出现。有关丸剂的理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1]。汉代時期,张仲景提出加入有黏性的辅料以制备丸剂[4],他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将动物胶汁、淀粉糊和炼蜜等用作丸剂的赋形剂,而在此之前,丸剂大多是利用本身的黏性粘合制成。唐代时期,丸剂及赋型剂种类更加繁多。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蜜、蜡、松脂、枣肉、酒、醋、饧、乳汁等近40种丸剂的赋型剂。此外,蜡丸、包衣丸、蜡壳丸是唐代出现的3种特别的丸剂。蜜蜡丸和浓缩丸始见于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丸剂应用理论:“疾有宜服丸者、服散者、服汤者、服酒者、亦兼用所病之源,以为某制耳”。

宋代时期,糊丸和水丸相继出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圆”即为丸剂。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下卷载方120首,其中丸剂有65首。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亦有记载:“丸者,取其收摄,而其治在下,腹中之病及不可散服者宜用丸也”。苏轼和沈括撰写的《苏沈内翰良方》指出“大毒者须用丸……甚缓者用丸”。

《集验方》中,有以纯水为丸的记载:“捣粟米作粉,水和作丸,如楮子大七枚”,这是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首次提到以纯水作丸。

明代时期,丸衣的应用得到了推广,朱砂包衣迅速发展,李时珍提出“丸散须用青石碾,石磨,石臼,其砂石者不良”。

蜡壳丸在清代有了新的发展,并详细记载其制作技术和服用方法。如《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记载:“阴干以黄蜡包裹珍藏,临用破蜡壳取丸,陈酒化服”。

民国时期,制药学专家杨叔澄对传统丸剂进行改进,提出了“子母丸法”,即将一些药效峻猛、性味苦寒易伤胃气的药物制晒干为芯,再用平和的药物包裹在外围,共摇为丸。

2 匠心独运的极小丸——王氏保赤丸

2.1 突破了传统中药丸剂无法用于婴幼儿的剂型极限

古籍认为,小儿感染病邪与其脏腑之气软弱关系紧密,因此小儿用药宜缓,以免损伤本未充盛的精气。这与丸剂缓释药性、徐徐治之的特点相适宜[1]。

王氏保赤丸是南通名医王胪卿于清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根据祖上九世秘传配方配制的小儿良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其嫡孙、当代中国中医方剂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绵之教授将此方奉献于世,成为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优经典特色产品之一,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王氏保赤丸原方为汤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断探索加工成微丸制剂,细如菜籽,大小均一,无明显苦味,可附着于乳头与乳汁同呷,或包裹于软质食物中服用,易为婴幼儿接受,服用方便,创意独特,远比传统丸剂、散剂、汤剂理想,堪称“中华第一丸”。

2.2 根据不同药性和应用特点构建分层结构,成为早期结构药剂学的雏形

王氏保赤丸的制备工序包括粉碎、起模、成型、盖面、干燥,即先将药物和辅料制作成软材,经筛网制粒,干燥后形成的母丸置入包衣锅内,喷入干粉与润湿剂,使母丸裹上粉料随包衣锅翻滚,增加丸径,重复进行,直到小丸丸重达到规定要求(2.5 mg/丸)[5]。在小丸泛制过程中,将药性猛烈、挥发性强、刺激性大或性质不稳定的药物泛入小丸内,外层泛以需要发挥速效的药物粉末,最后包衣,形成具有分层结构的小丸,此乃早期结构药剂学的雏形。

2.3 药辅同源,精心选用,造就了全天然原辅料的中药极小丸

王氏保赤丸以姜淀粉和荸荠淀粉等药用成分为辅料,可祛痰止呕,还可促进大肠蠕动,发挥健运脾胃的功能。同时,淀粉性质稳定,与大部药物不产生理化作用,具有赋形、粘合、崩解等功能。部分原粉起模泛制的丸剂因为丸模致密结实,水分渗入受阻导致崩解受阻。而用淀粉丸模泛制的丸剂吸水后,由于淀粉具有崩解剂的作用,淀粉丸模膨胀崩解,丸剂的溶散速度加快[6]。

王氏保赤丸根据处方药物特性,精心筛选并特制荸荠淀粉和生姜淀粉极细粉,一方面发挥其配方作用,同时用作王氏保赤丸的辅料,泛制过程中借助少量水作为赋型剂,适度诱发荸荠淀粉和生姜淀粉的赋型性,为制备丸重2.5 mg且丸重差异小、溶散时限短的极小丸奠定基础。

2.4 传统泛制技艺制备的王氏保赤丸(极小丸)凸显古代制药技艺精华

王氏保赤丸在手工泛丸过程中采用66次逐层泛入药粉的工艺,使得小丸中药物分布均匀、剂量统一、载药量大且小丸匀称圆润光滑。然而,目前制药工业常采用操作简单的挤出滚圆法来制备微丸[7]。为了凸显传统小丸泛制制备的精湛技艺,现将挤出滚圆法制备的王氏保赤丸(以下简称“挤出滚圆丸”),与传统泛制法制备的王氏保赤丸(以下简称“手工泛制丸”)进行比较。

2.4.1 丸剂形态特征以及粒径观察

随机取适量挤出滚圆丸和手工泛制丸,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粒径大小(图1)。由图1可以看出,挤出滚圆丸粒径不均一,表面粗糙,有细小颗粒;手工泛制丸粒径均一,外观圆整美观,表面光滑。在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两种小丸的表面有细小块状存在,相互聚集形成不规则的小孔,这可能是淀粉起到致孔剂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手工泛制丸的色泽均匀度、粒径均一性及圆整度都优于挤出滚圆丸。

2.4.2 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试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通则0108检查规定,进行水丸剂的质量检查,结果见表1、表2。

重量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挤出滚圆丸中有1份超出重量差异限度(±12%),手工泛制丸均在重量差异限度内,表明两种丸剂重量差异均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由表1可以看出,手工泛制丸的丸量差异较小,挤出滚圆丸的丸重差异较大。

由表2可知,手工泛制丸及挤出滚圆丸均在1 h内全部溶散,符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手工泛制丸的溶散时间较长,这与其小丸经过66层分层泛制且适宜的泛制时间控制所获得的松紧密度适宜的王氏保赤丸结构密切相关,满足了临床释药的要求。挤出滚圆丸虽然溶散更快,但因丸粒细小,外观圆整度差,丸重差异大,无法满足单一丸粒分剂量的要求,且无法控制药物的溶出以满足药性作用的要求。

2.4.3 含量均匀度试验

为考察手工泛制及挤出滚圆法制备的王氏保赤丸的含量均匀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组成药物大黄中的指标性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进行含量测定(图2)。

结果显示,3批手工泛制的王氏保赤丸和3批挤出滚圆丸中均可检测到大黄中的5种成分。3批手工泛制的王氏保赤丸中大黄的5种蒽醌成分含量的RSD均<3%,而挤出滚圆法制备的王氏保赤丸中大黄的5种蒽醌成分含量的RSD均>3%。表明由于手工泛制丸的丸重差异小,因而其大黄总蒽醌的含量均匀度更好,而由于挤出滚圆丸的丸重差异比较大,导致其大黄总蒽醌的含量均匀度较差。

3 结语

丸剂由于其便于保存且方便服用的特点而得以流传。丸剂初以水丸居多,随着制作工艺及相关理论的完善,蜜丸、蜡丸、包衣丸及蜡壳丸等丸剂剂型相继出现。近代丸剂剂型和制作工艺不断创新,丸剂逐渐成为中成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主要剂型。起初王氏保赤丸为汤剂,基于古代医家所阐述小儿体质的特点,小儿脏腑之气软弱,用药宜缓,故而改为药性缓和的丸剂。王氏保赤丸匀称圆润,细如菜籽,采用泛制法分次、分层泛入不同性质药粉,确保药性发挥良好并不断修正丸重差异,再以姜淀粉等药用成分作为辅料,促进崩解和加速溶散且健运脾胃,这种传统泛制技艺制备的王氏保赤丸凸显了古代制药技艺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黄馨懿. 中药丸剂源流与应用探微[J]. 中医药临床, 2018, 30(10): 1823-1826.

[2] 陳雪婷, 孙冬梅, 王洛临, 等. 布渣叶总黄酮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 30(5): 549-552.

[3] 王立, 马维阳, 张文君. 微丸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14, 33(9): 528-530.

[4] 严玮. 《伤寒论》中丸剂刍议[J]. 河北中医, 2018, 40(5): 781-784.

[5] 王瑞, 郭洁. 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 2019, 6(15): 196; 198.

[6] 裴勇, 马彦江. 影响中药丸剂体外溶出因素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32): 193-195.

[7] 王文刚, 崔光华. 挤出-滚圆制微丸工艺的进展[J]. 中国新药, 2001, 10(9): 66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