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

2020-04-09刘迎春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影响因素

刘迎春

摘 要 目前,森林资源的多样化发展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陷入瓶颈,如何巧妙解决目前我国林业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病虫害防治问题,需要不断思考和研究。作为林业安全保护的基础内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林业人员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发生;影响因素;防治技术

1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1 防治手段比较落后

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飞速发展,但是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还是停留在比较原始和初级的阶段。不少地区的防治工作还仅以喷洒农药为主,但是这样治标不治本,更会极大地增强病虫害对于农药的抗药性。与此同时,喷洒农药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导致病虫害的天敌大量死亡,加剧病虫害的繁殖和扩张。另外,病虫害的防治不能只靠后期治理,前期的预警机制也非常重要,相关部门对于前期的预警机制不重视,会导致后期治理比较困难。

1.2 欠缺有效的检疫工作

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在育苗以及成年苗木种植培育的过程中欠缺有效的管理机制,运用的检测技术上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使我国目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测系统依旧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引进外来树种时,林业相关管理部门不够重视,欠缺有力的检测技术与手段,导致部分外来树种在我国境内大规模繁殖,进而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

2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防治技术

2.1 构建病虫害防治体系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的形成,需要结合目前林业建设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构建针对性解决问题的策略系统。乱砍滥伐、森林火灾作为目前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的重要因素,加之自然灾害,使森林病虫害防治面临治理难的问题,并且林业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解决问题的机制,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大。因此,林业管理部门之间需要积极开展协助工作,形成具有协调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首先,省区内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导组,对地区林业病虫害预防和治理工作进行统一指挥,明确部门间的权责,逐步推进林业系统内部以及主管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责任机制建设。其次,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管理体系,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省级监测点、县乡一般测报点以及林场监护站共同构成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机制,选派专门负责人参与工作队伍建设和设施投入与日常管理工作。再次,建设科学防控和目标管理体系,针对常见的森林病虫害类型加强观测,对重点森林区域深入调查,做好防控准备,以整体性规划作为指导,精准管理和投入。最后,落实管理目标,以双线管理策略为主导,落实责任制度,各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形成针对林业管理工作的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等指标形成考核体系,结合奖惩措施和追责制度,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2.2 采用高科技监测系统

严重的病虫害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紊乱,所以森林工作者应当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立即采取行动治理病虫害,尽量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化。目前,大多数森林检测工作都是利用遥感技术来判断病虫害发生的位置、面积以及危害程度,这使得工作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就采取具体有效措施进行防治。考虑到森林病虫害侵袭的广泛性、复杂性,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防治工作过程中可以引进高科技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质量。例如,在红池坝森林病虫害防治上,就引进了3S技术,该技术就是将GIS、GPS和RS3种技术融合为1种新的防治手段,可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利用GPS对受灾区域进行导航,再利用GIS对被侵袭树木的情况进行分析。因3S技术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如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

2.3 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于在一线从事病虫害治理的技术人员,上岗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有效掌握病虫害治理的相关知识后才可以上岗工作,从源头上杜绝那些因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延误灾情的情况发生。对于有经验的老员工,林业部门也应该定期组织技能培训,讲解一些新型的病虫害案例,不断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处理好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另外,不同的树木可能会遭到不同病虫害的侵袭,导致森林病虫害数量繁多且品种杂乱无章,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对症下药。相关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到森林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利用综合的现代化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构建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机制,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保障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桑杰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分析[J],农业与术,2019,39(20):75-76

[2]黄宗宁.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09):34,36.

[3]章勇.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設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9(19):91.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