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变化监测

2020-04-09宫照高波

环境与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宫照 高波

摘要: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开展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15、2016、2017、2018年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情况监测,分别从人工地物、林草资源、露天采掘场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胁迫以及区内生态恢复情况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人工地物;林草资源;露天采掘场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2-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2.072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source of the first national geographic situation survey and basic geographical situation monitoring, we carried out the monitoring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ature reserve in 2015, 2016, 2017 and 2018 in Mangkang Yunnan golden monkey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ibet.We made stat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surface coverage, artificial features, forest and grass resources,open-air mining sites, and analyze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nature reserve.The stress of ecosystem and the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region.

Key Words:Natural Reserve;Artificial objects;Forest and grass resources;Open pit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在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剧增以及资源的不断利用和开发,一系列生态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人类活动是当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规定,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内禁止出现各种人类活动,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4]。

本文选取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地物变化、林草资源变化及露天采掘场变化进行监测,从而分析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对保护区带来的影响[5-6]。

1 监测区概况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芒康县,是我国第二个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地理坐标为98°20′~98°59′E,28°48′~29°40′N之间,海拔3500~4500m,年降水和温度的分布极不均匀,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点。

2 监测数据源与技术方法

提取自然保护区内房屋建筑、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等信息,为建设用地分析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变化分析。以自然保护区为单位计算建设用地指数,开展基于建设用地指数的生态系统胁迫评估。依自然保护区计算建设用地指数:

建设用地指数=[S房屋建筑(区)+S道路与铁路+S构筑物+S人工堆掘地]/S统计单元

提取自然保护区内林地、草地信息,形成2015-2018年四个监测时相林草资源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变化分析。

提取自然保护区内露天采掘场信息,形成2015-2018年四个监测时相露天采掘场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露天采掘场数量、面积情况进行分析。

3 自然保护区监测结果

3.1 林草资源基本情况及变化分析

在2015-2018四年中,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资源面积均达到1746km?,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3.5%以上。其中,灌木林的比例占绝对优势,2015-2018四年中,灌木林的面积均在953km?以上,且构成比均达到林草资源总面积的54.50%以上。乔木林占比次之,四年中乔木林面积均在565km?以上,均达到林草资源总面积的32.35%以上。高覆盖草地,在四年中面积均保持在188km?以上,构成比也保持稳定。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5-2018四年中均无竹林、绿化林地和稀疏灌丛三类要素的分布。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资源要素面积和构成比情况见表1。

在四个监测时段中,林草资源的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从林草资源的十二类要素的角度来分析,乔灌混合林、疏林、人工幼林、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和人工草地,面积基本未发生变化。构成比最多的灌木林,均有所减少,乔木林和高覆盖度草地在四个监测时段均有增减。总体来看,十二类要素在四个监测时段中,面积基本维持不变,整体结构稳定。

3.2 人工地物基本情况及变化分析

2015-2018四年中,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地物面积均保持在3.50km?以上,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20%左右。其中,道路和房屋建筑的构成比相接近,四年中道路和房屋建筑的面积构成比总和均在80%以上,构筑物构成比最少。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地物要素面积和构成比情况见表2。

在2015-2018四年中,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20左右,且四年的建设用地指数,一直维持在0.002。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用地指数情况见表3。

3.3 露天采掘场基本情况及变化分析

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露天采掘场的个数比较少,在2015-2018四年间,一直维持在10个以下,且面积也保持在0.10km?以下。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露天采掘场情况见表4。

4 总结

本文以第一次全國地理国情普查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开展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2018年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情况监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胁迫以及区内生态恢复情况等。从监测结果分析,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15-2018四年间,林草资源、人工地物各自的面积变化和转移都很小,自然保护区内的整体结构稳定;建设用地指数在四年间一直属于持低状态,露天采掘场的总面积变化也非常微小,表明人为破坏活动少,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暂时没有产生胁迫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巍,黄麟,肖桐,吴丹.人类活动对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39(04):1338-1350.

[2]祝萍,黄麟,肖桐,王军邦.中国典型自然保护区生境状况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8,73(01):92-103.

[3]张建亮,钱者东,徐网谷,张慧,王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十年变化(2000-2010年)评估[J].生态学报,2017,37(23):8067-8076.

[4]赵平,彭少麟,张经炜.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8(03):179-186.

[5]权佳,欧阳志云,徐卫华,苗鸿.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生物多样性,2010,18(01):90-99.

[6]李成渝.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1991(04):67-70..

收稿日期:2019-12-22

作者简介:宫照(198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应用等。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图鉴》完成编印
到自然保护区领略生态之美
浅析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关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