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
2020-04-09陈安河
摘要:新时期的背景下,地质灾害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现状进行分析,从政府、技术两个层面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现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2-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2.030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endangers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nd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proposes solution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echnical levels to provide a favorabl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Key words:New era;Geological hazards;Prevention status;Prevention measures
1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分析
1.1 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与技术不够完善
首先,我国各个省、市级政府对地质灾害相关防治活动特殊性和重要性认识度较低,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加强,面对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解决繁琐的问题,时常存在畏惧感。同时,在个别地区和部分灾害管理单位中,仍然还没有被归纳于国家政府行政行列,相关地质环境监督测量单位尚未健全。其次,现阶段已有的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和实际技术相互脱离,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尚未形成。
1.2 地质灾害监督测量网络和群体测量、群体防治系统缺乏系统性
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社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现存地质灾害专业化监督测量中心仍然较少,种类也相对单一,监督测量的方法难以做到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并列;另一方面,群体测量防治部门人员自身水平较为有限,急需加强有关现代动态化监督测量技术的培训,对其监督测量工作进行合理规范,提升整体人员的监督测量水平;除此以外,虽然我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相关的预警工作已经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亟待进一步的提升。
1.3 缺乏地质灾害预防治理的可持续化、连续化机制
其一,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大量城市、村镇人口密集,导致相关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同时,因为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尤其是包括贵州等的西南部地区,相关防治建设不能良好开展,这导致地质灾害隐患长期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其二,通过新闻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存在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地点,部分地区处于山区,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着此类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
1.4 我国對于地质灾害预防治理资金投入力度有待提升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省市政府将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相关资金纳入于全省、全市年度财政计划和预算当中,然而在计划的贯彻落实方面仍有待提升。相关财政部门每年地质灾害投入资金相对不足,也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现状之一,这导致资金与预防治理工作上的不对等现象,最终使得地质灾害难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理。与此同时,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相关资金来源渠道存在较大的单一性和有限性,虽然部分地区在前些年便开始拓展防治资金渠道,但是系统化、完整化的多渠道资金来源体系尚未建立。
2 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工作的思路与流程分析
我国各个省市级政府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坚持以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构建各层级政府部门对管辖地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力度;长期坚持以人文本、科学预防地质灾害为主,避免和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对人为地质灾害的重视度,建立落实责任溯源制度,切实查找引发地质灾害的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严肃处理;对地质灾害隐患较大的地区,进行系统性规划统筹,着重突出重点工作,对此类地区进行综合性治理、针对性治理以及分层分阶段的治理方式。
在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思路方面,主要如下:积极学习国家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政策、规章和要求,全方位贯彻落实国家国土资源单位对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的协调、指挥以及监督管理责任,从根本上提高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效防治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质隐患较多的地区进行着重关注,将具体隐患内容摸查清楚,构建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化的地质灾害监督策略体系以及相关工作的规章制度,提升监测预报水平,强化相关单位的应急治理水平;提高地质灾害预防治理部门的技术水平,积极向国内外先进专家、学者学习。
3 新时期背景下,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1 国家政府层面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1.1 构建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全方位系统
根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建立相应的防治标准和计划;高水平、全方位落实国家国土资源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和监督管理责任;逐渐提升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使全体人民、各级政府部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有效提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领导人员依章、依法强化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层次完善相关的条例和法规,对条例法规中尚未健全的地方进行适当补充;将相关管理条例、法规作为地质防治工作进行中的最权威依据,严格遵守、履行其中内容,将每一处细节有效落实。
3.1.2 提升管理机构与技术支撑系统
首先,应积极促进地质灾害预防治理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单位领导组成的地质灾害防治小组,在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强化相关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同时在领导的帮助下,尽快将技术人员所提出的先进防治方法应用于现实;其次,建立一个以不同级别地质环境检测中心为载体的现代化技术支撑系统,在地质灾害相对严重频发的区域构建地质环境监督测量中心。
3.2 专业技术方面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2.1 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泥石流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夏季降水量较大的季节较为常见。同时,泥石流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速度相对较快,一旦发生爆发性较强,以及破坏性、人员伤亡水平较大的一系列特点。在相关人员进行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控制的实际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结合灾害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泥石流灾害本身的属性特点,应用科学合理的阻挡隔离技术,尽可能地降低泥石流下滑力量和速度。对于其预防工作,可以在泥石流频发或发生几率相对较高的区域,种植一些根部茂密发达的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凝聚力,降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大幅提升该区域土壤强度,使土壤得到充分稳定,在经历高流量、高密度降水的过程中,为人民群众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同时,也可以在泥石流地质灾害已发生地点修建泄洪通道,降低泥石流下降过程中的汇集现象,减小泥石流的破坏性。
3.2.2 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滑坡作为一种较为常见和普遍的地质灾害种类,相对于其他各种类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同時其危害性、破坏力也相对较低,只要通过合理科学的预防工作,将大幅增加其发生的频率。具体而言,在进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可以选用物理防治方法,构建部分结构稳定、可靠的支护设备,或者相应的排水设备,有效防止由于自然气候灾害引起的滑坡现象。在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地区,且该地区人员、房屋相对密集,需要进一步提升支护工作的水平,科学选取岩土工程施工地点,在施工以前进行严格、精准的地质勘探工作,防止在地下水丰富、河边等地区进行施工。
3.2.3 地脉扭曲变形地质灾害的防止方法
地脉扭曲变形地质灾害发生后,将对本地建筑物、人员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这种地质灾害的具体防治方式如下:第一,采用强夯方法,利用高强度夯实设备对土壤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土体压实,提升土体结构的稳定程度和密度,在选用强夯方法的过程中,普遍以治理预防相互结合的方式开展,针对已经发生变形扭曲的土地,需要预先做好土体回填工作;第二,采用填堵方法,岩土工程地区如果发生地脉扭曲变形地质灾害,施工人员需要依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治理,确保该区域地质承受能力可以和工程荷载标准相互统一,对于坍塌严重程度较低的小坑、小洞,需要先将内部松散土壤清理干净,将硬度较高的碎石块填入其中,继而将其作为基础进行后续夯实作业。
参考文献
[1]李永红,范立民,贺卫中,刘海南,姚超伟,杜江丽,仵拨云,彭捷.对如何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探讨[J].灾害学,2016,31(01):102-112.
[2]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地质论评,2010,56(06):860-874.
[3]陈静静,姚蓉,文强,唐杰,何正阳,曹恒娅. 湖南省降雨型地质灾害致灾雨量阈值分析[J].灾害学,2014,29(02):42-47.
[4]陶连金.基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以彭州甘溪沟流域为例[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2012:7.
收稿日期:2019-11-17
作者简介:陈安河(1968-),男,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