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东南传统村落宗祠的建制特色与文化生态研究

2020-04-09卫鹏周甜甜

参花(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宗祠传统村落

卫鹏 周甜甜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尤其是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保护性投入也越来越多。宗祠作为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与关注。因此,本文结合鄂东南地区宗族祠堂的具体情况,对传统村落宗祠的建制特点和文化生态展开探討。

关键词:鄂东南 传统村落 宗祠 建制特色 文化生态

宗祠与传统村落一样,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宗祠,虽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传播的产物,在当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意义和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和人们具有的落叶归根的思想,许多宗祠得到翻新和修整,数不清的游子通过翻新的族谱找到家乡。如今,传统村落的宗祠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传统村落、宗祠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传统村落,也称为古村落,是在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具体文化形式,带有较强的地方特色,生动地体现了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文化、经济、政治和艺术的发展程度。

宗祠,名称多样,也称为祠堂、祖庙、宗庙等,是古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是传统儒家文化和宗族的象征。遍布的祠堂与村落之间,成为传统村落的典型象征。每一座祠堂都完美融合了当时文化与建筑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对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

二、宗祠建制特点

古时人们重风水,讲究阴阳平衡,不论城镇大小,凡大家族均有宗祠,它往往建造在古树簇拥、以山为障的风水宝地。鄂东南地区受当地山脉、丘陵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之宋朝之后外来民族的不断迁入,逐渐形成“一姓数村、团状聚居”和“一姓一村,分散聚居”等多种聚居模式。这种居住模式催化了鄂东南地区修建宗祠的风尚。鄂东南宗祠建制一般采用轴线对称原则,由大门、走廊、前后殿、厢房、天井、仪门、享堂、寝堂等组成,还有青砖、歇山顶等,一些大家族财力强大,还专门设有乞丐房、先贤祠等。

宗祠作为家族祭祀以及处理公共事务的场所,是家族实力的象征,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家族在修建宗祠时都会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和格局。鄂东南地区不少家族不仅有共同祭祀的族祠,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支祠、家祠,用来祭祀、供奉各直系祖先,不同家族因人数、财力、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支祠数量与分布也有所不同。

三、传统村落宗祠的建制特点与文化生态

(一)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形成滇西北、黔东南、中原以及皖南浙西等多个集聚区,呈现出东南村落数量多、西北村落数量少,东部汉族村落数量多、西部少数民族村落多的总体特征。现如今,受传统村落评定标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容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村落分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二)当前传统村落文化生态

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在建筑格局分布上仍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特色,村落发展过程中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正与时代紧密结合,共同发展,但文化生态所受到的污染与破坏也是无形的。鄂东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发展条件,但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民居受到现代建筑形式影响,不少传统建筑材料也逐渐被现代建材所取代,传统村落建筑的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逐渐变弱。

(三)传统村落宗祠建制、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古建筑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后人认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最直观有效的方式。当前传统村落宗祠流传下的文化形式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基础不复存,何来高楼建起。从鄂东南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和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程度可以看出,当下传统村落宗祠发展受现代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村落宗祠的保护与发展刻不容缓。

四、结语

记录历史,载托文化,增强自信,传承认同,这才是传统村落宗祠存在的真正意义。现如今的宗祠不仅是建筑,更是无数游子的寄托,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当前传统村落宗祠传承的不仅是过往历史,也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保留传统建筑特点与格局,在此基础上增添新理念,更有利于传统村落宗祠的发展,使其走向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友松.老祠堂——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常建华.继往开来:进入新世纪的宋以后宗族研究——“宋以后宗族形态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史林,2017(10).

[3]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CP05)。

(作者简介:卫鹏,男,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和民居建筑文化研究;周甜甜,女,本科在读,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研究方向:环境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宗祠传统村落
红色是宗祠的母语
朝歌的诗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