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推进防灾减灾工程体系现代化
2020-04-09宿万元冯玉江
宿万元 宿 廷 王 鑫 冯玉江
1呼和浩特市凤凰新城项目部(010051) 2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010020)3呼和浩特市公安局(010090) 4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450000)
防灾减灾是以防灾减灾工程项目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关键内容,以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保障的综合性工作。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建设一支高素养的管理团队,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提高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创新防灾减灾工程管理的新型模式,提高防灾减灾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及实际成效,获得更多的综合效益。
1 推进自然灾害防御信息化
在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中,应该实现自然灾害防御的信息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加强自然灾害现象的防御信息化管理,构建完善且健全的服务系统,保证该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在有关部门的管理下,处理数据收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管理不科学、共享壁垒及机制老化等。根据“一数一源”方面的多样性要求,以及需要的数据信息性质、实际规模及类型等,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审核与上报等工作。与此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且健全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更新机制,并保证其高效和可靠。除此之外,也要建设完善的地震、水灾及地质灾害等共同防御数据信息库体系,进而保证数据信息来源的唯一性,保证其定义的精准程度,拓宽其覆盖面。现阶段,应该研发信息化服务模块,该类模块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灾害风险信息的查询;②灾害信息的防御、监督与管理;③灾害损失方面的预评估。
2 推进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化
在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中,应该提高自然灾害预警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完善的自然灾害预警和监测系统。自然灾害的现象非常多,比如崩塌、泥石流以及滑坡等,针对这些灾害隐患点,需要进行部署,使用相应的监测设施,对雨量、含水率、位移及泥位等信息进行全面监测,配备图像监测设备,保证地震监测台网及地震烈度速报预警网络的完善性,最终形成可靠且安全的在线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预报、预警等方面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如对山洪灾害容易发生的位置、实际情况及降雨等多种信息进行预测,并且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相关人群的移动设备上,可以保证预报预警的高效性、及时性及针对性,有效降低人员出现伤亡的概率,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 推进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化
在当今社会中,要想建设良好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需要保证自然灾害应急的信息化,运用信息化方法构建完善的灾害信息同步机制。如水灾具备比较强的突发性及收集环境信息比较难的特征,并且此灾害对防御方面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该类工程在实时性灾害信息及调度指令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薄弱点,此时要将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其中,保证移动端的充分运用,尤其是应该增强移动端的灾害信息收集,实现该类信息的收集及上报功能,查询及收集灾害信息,保证前方、后方信息在时间与内容方面实现同步,维持其一致性。最为重要的是,在对自然灾害现象进行应急处理的时候,需要做好气象信息的收集及共享工作,构建完善的气象信息同步报告机制。
4 推进防灾减灾科普信息化
由于移动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防灾减灾知识碎片化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需要做好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工作,促进内容、观念及形式的创新与变革,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充分运用在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过程当中,提高防灾减灾知识科普的水平,拓宽其范围,构建专门的科普网站。提高表达方式的创新性,通过网络实现其传播的便利性,做好青少年的科普工作,合理优化服务内容,使用微博、媒体及微信等方法,将潜在的科普对象全面吸引出来,针对人们的实际需求,普及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应急知识,保证科普知识推广及宣传工作的正常展开。
5 结语
在防灾减灾工程体系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推进新型防灾减灾工程体系的构建,提高其现代化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