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多元认知下的抗疫引导机制研究
——基于成都疾控中心测评的问卷调查分析
2020-04-09□
□
[四川大学 成都 610064]
引言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从2020年1月20日到2月21日仅一个月左右时间,我国累计确诊人数从217例增至75 571例,最高日新增确诊病例达15 152例,全球累计确诊76 721例①。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局势,国家将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从医疗救护、交通管控、物资输送和科研攻关等各个层面切实加强联防联控,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同时,我们仍应清醒看到,截至二月中旬,疫情发展仍未出现“拐点”,不少省市的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需充分依靠和发挥社会群众的优势,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1]。2020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可见,社会群体的抗疫能力不仅是做好社会防范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阶段的磅礴力量。
一、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的五纬调查
2020年2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中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3]。然而,高效、全面的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对当前社会群体认知与行为层面的抗疫能力的综合考量。为了较为准确、全面地了解社会群体对此次疫情的认知与行为情况,本文在成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测试”②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③进行了题为“抗新冠肺炎感染能力测试”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01份,样本涵盖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所在地等各类社会群体。问卷设计时,从社会群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认知、行为和心理感受入手,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分别从成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测试”反馈的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避险行为、人文情怀等五个纬度的抗疫能力水平设置了若干题项,要求受访者认真阅读题干并按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对应选项中选出自己的回答。分数设置方面,各纬度包含5个题项,每题项满分20分,满分100分。除“心理素质”纬度外,其余4个维度的分数与能力水平正相关,得分越高,该项纬度的抗疫能力越高。在“心理素质”纬度,得分越近于中间值(50分),该项纬度的能力越高,以中间值为定点,分数越低,面对疫情时的心理越放松,分数越高,则面对疫情时的心理越紧张。
此外,为了了解社会群体“客观实测抗疫能力”和“主观自评抗疫能力”之间的差距,在进行五个纬度的测评之前,问卷设置了表1所示的五个题项,要求被访者按百分制的标准依次对自己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避险行为、人文情怀等五个纬度的能力进行自评,目的是便于后期分析报告时,从“客观测评低于主观自评”的纬度入手,强化社会群体主观认识中尚未意识到的薄弱层面,通过“强弱项”的方式来增强社会群体的抗疫能力。
表1 受访者抗新冠肺炎感染能力自评题项表
本调查的总体思路在于,将社会群体对疫情的五维多元认知与行为水平作为衡量社会整体抗疫能力的重要变量,并通过对社会群体以上五个维度的主观自评与客观测评的综合考量,从社会群体“实测抗疫能力的弱项纬度”和“实测低于自测的弱项纬度”入手,构建群体多元认知下的抗疫引导机制,从而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社会群体的多元化抗疫能力分析
社会群体对疫情的认知和对疫情防控所采取的行为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多尺度的特征,通过对这种多元化认知与行为的调查与量化分析,可以科学地衡量当前社会群体不同纬度抗疫能力的水平。在本研究中,根据以上五大维度的自评和实测结果,从“社会群体的总体抗疫能力”和“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将测试结果中社会群体各纬度的抗疫能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将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社会群体抗疫能力的弱项纬度,并进一步通过题项做溯因分析,为疫情防控的精准施策做好基础性铺垫。
(一)社会群体的总体抗疫能力分析
社会群体的总体抗疫能力分析,是根据此次受访者的总体测试结果对社会群体五大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各纬度与其标准分的差值比较,得出社会群体的弱项纬度。
据调查报告显示,本次受访群体的总体测评结果如图1所示。在“科学认知”纬度,受访者主要就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感染症状、舆论甄别、防护知识等题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社会群体的科学认知能力总分为80.82分,与标准分的差值为19.18分。在“风险识别”纬度,受访者主要就公共场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5个题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社会群体的风险识别能力总分为85.33分,与标准分的差值为14.67分。在“心理素质”纬度,受访者主要就疫情期间的心理表现及面对感染风险时的心理反应等5个题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社会群体的心理素质总分为39.88分,与标准分的差值为10.12分。在“避险行为”纬度,受访者主要就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等5个题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社会群体的避险行为能力总分为82.42分,与标准分的差值为17.58分。在“人文情怀”纬度,受访者主要就疫情期间的社会爱心及社会责任感等5个题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社会群体的人文情怀部分总分为79.38分,与标准分的差值为20.62分。
通过分析社会群体以上五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及以百分制为标准的差值比较,可以看出,当前社会群体较为薄弱的三大纬度按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文情怀、心理素质、科学认知。
(二)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分析
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分析,是将社会群体各纬度的“客观实测抗疫能力”和“主观自评抗疫能力”进行对比,进而得出“客观测评低于主观自评”的纬度,即社会群体主观认识中尚未意识到的薄弱层面。
前文提到,在受访者正式进行五个纬度的测评之前,问卷设置了前文表1中所示的五个题项,要求被访者按百分制的标准分别对自己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避险行为、人文情怀等五个纬度的能力进行自评。据调查统计,社会群体对自我各纬度的评估情况如表2所示④。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计算出表3所示的受访者各纬度的“自我主观评分”分值⑤。
表2 受访者自评抗疫能力情况表
表3 受访者各纬度自我主观评分表
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科学认知”纬度,受访者对其主观的自我评分为71.6分,较之图1中客观的实际得分80.82分更低;在“风险识别”纬度,受访者对其主观的自我评分为73.03分,较之客观的实际得分85.33分更低;在“心理素质”纬度,由于题项为“我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既能警觉疫情,又能冷静面对。”,因此受访者在主观评分时,并未考虑其心理素质是趋向“紧张”还是“放松”,仅为心理状态的绝对值评分,因而为了便于与客观实际得分进行对比分析,此处主观自评的76.51分可按50分的标准分折算为38.26分,较之客观的实际得分39.88偏低;在“避险行为”纬度,受访者对其主观的自我评分为77.66分,较之客观的实际得分82.42分更低;在“人文情怀”纬度,受访者对其主观的自我评分为85.49分,较之客观的实际得分79.38分更高。
综合上述分析,如图2可以看出,五大维度中,受访者“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和“避险行为”纬度的客观实际得分都高于主观自我评分,而“人文情怀”纬度的客观实际得分却低于主观自我评分。可见,在实际情况中,“人文情怀”纬度是受访群体的主观认识中尚未意识到的薄弱层面,为社会群体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分析中的弱项纬度。
(三)社会群体弱项纬度的题项溯因分析
在上述“社会群体的总体抗疫能力分析”中,人文情怀、心理素质和科学认知纬度为当前社会群体的弱项纬度,在“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分析”中,人文情怀纬度为受访群体主观认识中尚未意识到的弱项纬度。综合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抗新冠肺炎感染能力的五大维度中,人文情怀、心理素质、科学认知三大纬度是当前社会群体较为薄弱的层面,需做进一步题项溯因分析。
在“人文情怀”纬度,调查结果显示,5个题项得分情况分别为:20分、19.32分、18.88分、18.28分、2.98分,题项“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流行采取挖路封村等行为,您同意吗?”是受访者得分最低的题项。在该题项下,6.19%的人表示“不知道”,多达52.89%的人选择“赞成”。但实际上,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都有对道路封锁的严格要求和明确规范,严禁未经许可擅自设卡。且防疫也并非简单粗暴地“防人”,这种强硬的极端化做法不仅反映出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病,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与依法科学防控的精神背道而驰[4]。然而疫情当前,这种在村头路口擅自断路设卡,拦截外地车辆的“硬核”防疫措施不仅为许多网络媒体所称颂,从调查结果来看,现也仍为多数社会群体所接受。可见,部分媒体对这种矫枉过正行为的错误解读,以及社会群体对相关法律认识的不足是造成人文情怀意识较弱的重要原因。
在“心理素质”纬度,调查结果显示,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时,如身边有疫情严重地区的返城人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门、乘坐地铁时车厢里有人未戴口罩等情况,表示“不紧张”或“不害怕”的受访者分别占17.17%、16.57%和7.78%,而对“在绿色步道人员稀少的地方有人未戴口罩”的情况,表示“不紧张”的受访者则占到31.14%,不少人对疫情较为疏忽。尤其是2月下旬以来,不少省市出现确诊病例零增长的良好势头,部分企业和交通也开始复岗复工,使得社会上一部分人的心理防线开始降低[5]。究其原因,这种过度自信的侥幸心理源于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和自我情况的认识不足,低估了病毒感染的风险和严重性[6]。然而与此同时,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新冠肺炎流行,仍有28.74%的受访者感到“紧张、焦虑”,20.76%的受访者“感到害怕”,更甚者还有出现“失眠”“感到不安、无法静坐”“孤独无助”等情况的受访者。可见,“不够警惕”和“过于紧张”这两种不良心理表现都是影响当前社会群体打好心理防疫战的重要原因。
在“科学认知”纬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感染症状、舆论甄别、防护知识等题项中,得分较低的两个题项分别是有关新冠肺炎的舆论甄别和防护知识,对于新冠肺炎的舆论甄别,有27.15%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或“部分能甄别”,该题项综合得分3.86分。且为了了解有关新冠肺炎的舆论对社会群体的影响程度,笔者还设置了调查有关新冠肺炎舆论带给社会群体影响程度的题项,结果显示,共361位受访者表示舆论对其“影响很大”或“有一定影响”,占总受访者的72.05%。在防护知识方面,在题项“咳嗽和打喷嚏时应注意什么?”下,40.32%的受访者选择了“用手掌遮挡”的错误选项,可见即使疫情已持续一个多月,仍有不少人对疫情的防控存在着错误的认知。综上可以看出,舆论的影响和疫情防护知识的不足是影响当前社会群体对疫情科学认知的重要因素。
三、群体多元认知下的抗疫引导机制
综合上述分析,社会群体在人文情怀、心理素质、科学认知这3个方面的弱项纬度都涉及“认知”层面的因素,因而从根本上来看,若要引导社会群体提升以上3方面的抗疫能力,则需从对疫情的认知方面进行引导。认知,是人们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人脑接收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7],其具体过程如图3中的“认知过程”部分所示。在此过程中,除“人脑”部分较难进行干预和引导外,其他的三个层面——“外界信息”“心理活动”“行为”——都分别能通过信息传播与解读、心理咨询与辅导、行为规范与约束来进行引导。因此,对于群体多元认知下的弱项纬度,可形成如图3所示的抗疫引导机制。
在上述机制中,“信息引导”是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正确宣传与解读来引导社会群体树立科学的认知;“心理助力”是指通过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来提高社会群体抗疫的心理素质;“行为制约”是指通过社会制度和管理确保人们的行为处在社会预定的轨道之内,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抗疫引导机制。
(一)信息引导:信息传播与解读
在信息引导层面,信息的传播与解读需具备时效性。尤其是疫情期间,媒体对疫情相关信息及时、有效的解读,对社会群体对疫情的认知心理和避险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8]。因此,从信息引导的角度来看,一是要时间及时,对重要、敏感、社会群体普遍关心的疫情信息及时作出回应,避免谣言抢先“上路”,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9]。二是要效果显著,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做到对信息的有效宣传与解读,其具体要求如图4所示。
在信息传播与解读的形式方面,据本文调查结果显示,92.81%的受访者表示,新冠肺炎事件公布以来,相比其他的信息渠道更愿意相信来自于官方网站的信息;在相关信息的解读方面,58.68%的受访者认为“新闻联播”解读最为清楚,32.53%的受访者认为“专家、医护人员等人物访谈”解读最为清楚,两者共计91.21%。可见官方媒体以新闻联播或邀请专家、医护人员等权威人员进行信息解读的方式,是提升疫情期间信息传播与解读效果的重要形式。
在信息传播与解读的内容方面,据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群体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认知、病毒感染风险的识别、疫情舆论的甄别以及对防控措施的法律认知等,都是影响社会群体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疫情信息”如疫情防护知识、疫情实时播报,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道路安全法、社会公共安全法,以及“舆论辟谣”如疫情正面舆论的引导和负面舆论的辟谣等,都是疫情期间信息传播与解读的重要内容。
(二)心理助力:心理咨询与辅导
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是一场同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同心理的较量,及时做好科学防控工作的同时,对人们“过于放松”和“过度紧张”这两种不良心理分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是打赢疫情防控“心理战”的重要保障[10]。此外,据本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6.43%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针对疫情为人们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可见,从心理层面助力疫情防控不仅是情理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对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可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公益课程、线上测试反馈等方式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另外,从本文调查结果来看,面对疫情,社会群体既有“放松警惕、疏于防范”的情况,也有“过于紧张、严重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且受众包括普通群众、患者及其家属、一线医护人员及其他抗疫工作人员等各类社会群体。为了加强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和提升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的效率,可通过根据实际情况语音转接、网络公益课程分类细化、线上测试针对性反馈等方式,将不同的受众和不同的心理情况对接相关领域的心理专家,进行针对性和科学化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三)行为制约:行为规范与约束
无论是信息层面的引导,还是的心理层面的助力,都是为了更好地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但由于认知个体的行为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和多尺度的特征,并非人人都能有效践行。且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科学认知纬度,尽管95.81%的受访者在有关防护知识的题项下都选择了正确的选项,但将该题项从避险行为的纬度进行考察时,共18.97%的受访者都只是“偶尔能做到”“一般不能做到”或“从未做到”。可见,认知与行为层面的差异也给社会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的有效性,政府和社会需进一步对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
首先,从法律层面加大对扎堆聚集、传播谣言、哄抬物价等扰乱防疫秩序、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等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制度层面保障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在管理层面实行部门联动、分级管理[11],将防疫工作的重心层层下移,强化地方政府及学校、单位、社区等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通过“归属管理”的方式将个人的健康情况及规范的防护措施落到实处。
最后,提升个人信息的数据化管理。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实名的方式将个人信息录入并生成个人专属数据码,以“扫码准入”的方式出入医院、超市、地铁等公共场所,实现疫情期间对社会人员动向的有效追踪,提升公共安全维护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四、结语
本文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测试”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疫情期间社会群体在科学认知、风险识别、心理素质、避险行为、人文情怀等五大纬度的抗疫能力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从“社会群体的总体抗疫能力”和“社会群体的主客观抗疫能力差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社会群体抗疫能力较为薄弱的三大层面——人文情怀、心理素质、科学认知,并针对以上三个维度从认知的角度构建了群体多元认知下的抗疫引导机制,以期从信息引导、心理助力和行为制约三个方面来提升当前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人民日报2月21日“疫情信息”统计数据。
②成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测试”网址:https://www.wjx.cn/m/56200521.aspx.
③题项选取标准为:题项选择有正误、得分差异之分,能够通过题项测出个人对疫情认知和行为水平上的差异,而非主观上的个人倾向(对于测试中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仅为本文研究目的所设置,不做计分处理)。
④表中的百分比表示自评选择该分数段的人数比例。
⑤由于主观评分部分调查以“分数段”的形式进行统计,为保证整体自我主观评分计算的科学性,研究取各分数段的中间值进行整体均值的计算,即整体自我主观评分等于各分数段中间值乘以对应分数段人数之和,再除以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