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
2020-04-09易可编辑丙丁
文/易可 编辑/丙丁
胰岛素、饮食、运动被视为治疗糖尿病的“三架马车”。其实人们在古代就提出将药物、饮食和运动结合起来控制糖尿病的发展。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消渴病,古代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到:“消渴者,应先行百步,多者千步。” 运动对于糖尿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被诊断为糖尿病之后,医生也往往会对患者推荐运动方案,称之为“运动疗法”。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以1998年至2000年参加过糖尿病调查的人为对象,分析了他们每天的步行时间和患上糖尿病的关系。这些人参加糖尿病调查时的平均年龄是62岁,男性占36%。研究小组排除体重和年龄等影响后发现,与每天步行两小时以上的人(约1万人)相比,每天步行不到30分钟的人(约4000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前者的1.23倍。成年人步行30分钟约走3000步。欧美也曾有研究报告指出,日常的步行能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怎样运动要遵循医嘱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要想既运动又不伤害身体,病情稳定的患者,在开始运动前应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等,得到医生允许后方可进行运动。此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也暂时不要运动,如皮肤有损害的患者,不宜游泳,否则容易导致皮肤感染;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压,感到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有糖尿病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等应减少运动量,或者在感到明显不适时应该停止运动。
运动可多样,强度要适中
运动形式可多样,比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可以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可以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快走最为简便、安全,可作为首选的运动方式。例如“大步挥臂走”,可以让全身更多的肌肉参与运动,“耗糖效果”较好,运动量也比普通步行大,很适合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步行要求:挺直腰板,昂首挺胸,身体向上拔高;走的时候要用力前后挥臂,手臂和脚协调一致,手臂与肘部成90°;步幅要比平时走路稍大些,每步步幅90厘米左右。步频大约70~100步/分钟,每次应该坚持20分钟以上。
据福建中医药大学官网发布的消息,该校副校长陶静教授主持的“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及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立项。这一立项也表明太极拳是一项对糖尿病防治比较有效的运动。
温馨提示
1.运动强度应合适,以负荷达到个体最大心率55%~65%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个人最大心率通常我们可以用“220—年龄”推算,例如今年60岁的老人,最大心率推算为160次/分钟,合适的中等强度就是运动时心率维持在约90—110次/分钟。通常,运动中呼吸稍加快、微出汗,运动后轻度疲劳但能在第二天得到恢复,就表示运动负荷适当,如果运动后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第二天仍感觉疲劳说明负荷偏大。
2.运动时间要恰当。从抑制餐后血糖上升考虑,餐后60~90分钟后运动最有效,因为大多数患者的血糖在这个时候达到高峰,运动恰好可以把“糖”消耗掉。运动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运动时间过长,不仅容易导致低血糖,还会增加关节和肌肉损伤的概率。一般建议进行30~60分钟的运动,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5~10分钟,以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5~10分钟。
3.坚持有规律运动。无规律的运动仅有助于单次餐后血糖的控制,对其他时间的血糖控制毫无作用,如果有氧运动间歇超过3天,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就会降低,所以,两次有氧运动间的间隔不要超过3天。一般认为每周3~5次为宜,如果时间允许坚持每天运动1次是最理想的。
4.运动前准备一些食物,结伴进行。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能力差,血糖波动性很大,运动后可能发生低血糖,有晕倒等风险。患者尽可能结伴运动,这样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相互照应。运动应该循序渐进,做好准备活动后逐渐提高运动强度,以免血糖波动过大。运动前准备一点糖果或饼干,如果有低血糖前兆立即补糖。
5.穿柔软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如果并发神经损害,肢体末端感觉将会减弱,足部可能出现一定的损害。因此,运动一定要选择柔软合适的鞋袜,每次运动结束,自我检查足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