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2020-04-08李红茹
李红茹
摘 要:情境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具有某种情感色彩的环境或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所起的作用。一线教师在平时实践中要注重结合实践多加探索和总结其应用之道,以期充分发挥其功效,助力课堂效果的提升。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三种具体形式,分别是创设演示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创设学生动手实操的参与情境,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创设基于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发其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应用;教学心得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形势下受到广泛重视的教学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具有某种情感色彩的环境或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所起的作用。高中物理抽象性和理论性强,很多学生认为学起来比较枯燥,教师若能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法并充分挥发其功效,则无疑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就高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作简要探讨,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创设演示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情境带来的刺激越强烈,学生的感性认识就越深刻。尤其是促使學生产生“震撼”心理时,学生就不会仅仅将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是会产生一种内在动机。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刺激强烈而又恰到好处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将学习转化成自身的内在需求。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课上,一些教师会创设“铁球碰鼻”的情境,即将一根大约两米长的线绳一端系于教室天花板,另一端栓一铁球。请学生代表上台进行实验演示,即让铁球偏离平衡位置,高度与参与者的鼻子处于同一水平线,释放铁球,当铁球返回时,大家都很紧张,但铁球却在即将要碰到参与者鼻子的瞬间停止进而回落,参与者的鼻子并没被碰到。在此情境之中,学生会经历从好奇到紧张再到如释重负的心理活动,最后则是心生疑惑,会很自然地想:“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之前学过的动能和势能有关?”此时,学生都会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情境的创设也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学生动手实操的参与情境,加深学生感性认识
学生在动手实操的过程就是与物理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会随时得到直接的反馈。同时,由于学生普遍对动手实操兴趣较浓,其主观能动性也往往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常都是丰富而深刻的。比如,光的干涉这一节,在课前让学生每个人都准备一张普通白纸、一根大头针、一支普通蜡烛。课上先让学生做这样的一个实验: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出两个相距很近的小孔(1mm左右即可),然后将白纸垂在眼前,透过两个小孔去观察点燃的蜡烛。由于学生会在操作中会看到较为明显的干涉条纹,因而也就能获得关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深刻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再如,振动与波,学习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合理分组,然后发给每组学生一块长条木板、一个用细线系在铁架台上的沙漏。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摆动沙漏,令其保持振动状态的同时,匀速抽动事先置于沙漏下的长条木板。这样沙子落在木板上就会形成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的痕迹。在这种动手实操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就获得关于机械振动与波的初步感性认识。
三、创设基于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发其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很多教师比较熟悉并经常实施的。众所周知,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其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上十分明显体现出生活化原则。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确切地说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取材于生活而创设教学情境,应尽量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而引发其学习兴趣,增进体验深度。例如,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知识时,教师可先让学会回忆乘电梯的经历,并交流讨论在上下过程中是否感到一种不适感。乘电梯,绝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历过,并且也曾感到超重感和失重感,但是在正式学习超重和失重知识前,学生是很难解释原因的。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适当的言语引导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其课堂积极性。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生活化情境,教师除了语言描述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直观的画面,从而加深学生的情境体验。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三种具体形式,分别是创设演示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创设学生动手实操的参与情境,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创设基于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发其学习兴趣。鉴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平时实践中要注重结合实践多加探索和总结其应用之道,以期充分发挥其功效,助力课堂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丽飞. 例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9):73-74.
[2]李伟.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7).
[3]李芬.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下),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