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绘本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
2020-04-08张丽
张丽
摘 要: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集中表现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为了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与探索。在以绘本为载体的语言活动中,我们总结了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绘本;口头表达能力;策略
大班幼儿要做好语言方面的入学准备,而读说结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大班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方面,绘本是一个有效载体。绘本图文并茂,其语言文字与富有张力的插图,为我们开展读说结合的语言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结合以绘本为载体的语言活动实践,总结了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发挥绘本优势,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
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选择的大都是语言与插图都比较富有张力的绘本。凡优秀文学作品都会有诸多“空白点”,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发挥绘本图文结合的优势,寻找其中的“空白点”,帮助和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与联想。让孩子们在为绘本“补白”的平台上,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小种子》这个绘本时,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的情节,有意识地创设“补白”的表达情境。如有的教师从第一段寻找可以补白的空间,“孩子们,你认为这一粒小种子会到哪儿去呢?请你们充分发挥想象,带着这粒最不起眼的小种子到不同的地方去旅行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孩子们的想法是富有个性化的,这样的设疑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练说的机会。又如在阅读《晚安,大猩猩》这个绘本时,我们可以抓住插图中的细节,引导孩子们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图片,通过口头讲述的形式讲述细节里的故事。有的孩子认真观察插图后产生各种疑问:那个粉红色的气球为什么会在这里?床头柜上的闹钟指向了几点?插图中的照片里又藏着哪些故事呢?由此还引发了幼儿讲述“小老鼠和香蕉的故事”。在捕捉细节,为插图补白的过程中,不但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让插图焕发了新的生命,同时还有效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表达的需求。
二、丰富幼儿词汇,创造口头迁移运用的机会
大班孩子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相对于小班与中班阶段他们在词汇方面积累的速度加快。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的词汇,同时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口头迁移运用的机会,以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在阅读《我的幸运一天》这个绘本时,孩子们对那只聪明的小猪产生了强烈的喜爱之情。有的教师抓住契机,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从这个故事中寻找语言训练点,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如为了帮助积累与学习如何运用词汇,教师在大屏幕上以填空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四字词语“又(捏)又(敲)”“又(蹦)又(跳)”。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语感,教师带领大家朗读绘本中的相关语句,然后完成口头填空:狐狸又()又(),小猪又()又()。为了实现迁移运用,教师还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了几个句子,进行口头填空,如:变形金钢又()又(),今天的午饭又()又()。由于是生活化的素材,孩子们既熟悉又亲切,很快都找到了合适的词语。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阅读兴趣浓厚,乐于积累词汇。而且绘本内容大都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因此也有利于孩子们将绘本中学习的词汇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探寻绘本语言特色,提升幼儿仿说的能力
在大班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学语言、学表达,从而帮助他们做好充分的语言入学准备,达到培养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优秀的幼儿绘本,在行文结构上常常运用“反复”的手法,从而为孩子们仿创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如《逃家小兔》《犟龟》《爱心树》等故事就运用了“反复”的结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通过反复朗读来体验其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取生活化的素材进行仿创口头训练。有了绘本这个凭借,加上孩子们爱模仿的天性,为有效开展口头表达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又如在阅读《我爸爸》这个绘本时,我们发现经典句式“爸爸像……一样”,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典型句式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如说一说“妈妈像……一样”“爷爷像……一样”等。
幼儿在说话时普遍存在着“不会表达”的情况,在大班语言入学准备工作中,我们从绘本的语言特色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让幼儿学语言、学表达,使绘本服务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大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从语言入学准备出发,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语言领域课程教学中,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提供了新的思路。绘本图文并茂,可以有效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绘本图文富有张力,我们可以挖掘进行口头表达的元素。实践证明,大班开展绘本阅读是培养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潘虹.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如花儿般成长绽放——浅析幼儿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215.
[2]劉建凤.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及出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