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维修故障管控系统的建立
2020-04-08张蓉朱赟王甦
张蓉 朱赟 王甦
摘要:针对航空公司现有的EPR系统管控流程不流畅、不完整缺陷,对航线单机故障的管控流程进行重构,使之形成闭环反馈,并在建立流程的基础上开发了机队技术管控IT系统,实现了单机故障管控的有序、高效,为机务维修体系展示了更专业、更安全的实现手段。
关键词:航线維修;故障管控;闭环反馈;IT系统
Keywords: aircraft maintenance;fault management;closed loop feedback;IT operation system
0 引言
民用航空维修行业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航空公司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起主导作用,还对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形成重要影响。航空器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工业品之一,一架飞机数百万个零部件和复杂的仪表传感器,衍生出几何级数的技术参数和标准。航空器维修涉及极其复杂的人机交互和生产组织,既需要复杂的分工协作和信息传递,也需要准确的生产节拍控制,更要求对维修体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流程管理。航空公司的大生产、大运行模式对现场生产管理、ERP企业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以及员工技能素质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其综合水平决定了执管机队的安全和可靠性水平。如何提升管控水平,严守安全生命线,提高机队技术品质是航空公司多年来努力探索的方向。
1 单机故障管控IT平台搭建背景
飞机维修活动涉及大量的人机交互、人人交互、节拍配合和统筹管理,信息是维修单位的命脉,没有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以及通畅共享,可靠性管理、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都是无本之木。目前各大航空维修公司都花费高昂代价开发了ERP系统。但遗憾的是,这些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对细化一线生产组织的支持度不足,主要表现在:ERP系统虽然满足了适航规章提出的机务维修规范化、程序化要求,实现了流程管理电子化和网络共享化,但IT系统功能模块零散,管控流程不流畅、不完整,运行控制、机队管理和航线维修之间缺乏高效的流程接口。ERP系统的缺陷导致飞机技术管控效率低下,与一线生产活动之间的关联度差,故障闭环管理所需的体系性支持不完备,信息不足、流程缺位、职责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导致故障闭环管控缺位。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航线单机故障的管控流程进行重构以形成闭环反馈,并在建立流程的基础上开发机队技术管控IT系统,实现对单机故障有序、高效的管控。
2 优化单机故障的管控流程
对多平台故障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到同一个IT平台中进行处理和监控,将故障信息拾取、筛选、分析、监控、方案下发、计划准备和排故执行环节等进行有机串联,对故障管控要素进行集约化管理,补全公司原有ERP系统的功能缺陷,极大地提高了故障管控效率和管控力度。
维修人员将排故情况录入机队技术管理系统后,由技术管理团队工程师评估排故结果,实现闭环管控。工程师对排故工作进行评分,打分结果和车间绩效考核挂钩,激励车间主动报告故障缺陷,认真执行排故方案。
单机故障管控功能的传递如图1所示。单机故障管控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除了故障管控核心功能外,系统还集成了多个相关角色的功能模块,例如,为车间领导设计了工时核定功能,为工时计算人员设计了工时一键导出功能,充分发挥了该系统信息集成的优势。系统角色功能如图3所示。
3 IT系统设计及开发
系统采用的开发语言为PHP,数据库为MYSQL。
3.1 系统信息流
系统中涉及的角色有维修工程师、技术工程师、运行控制人员、航材控工、车间领导、工时计算人员,通过角色权限的隔离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各角色间的信息流如图4所示。
3.2 功能模块的实现
基于以上角色模块的需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维修人员信息录入查询、交班表格一键下载、经验库上传下载、维修信息拾取、疑难项目生成、机队信息维护、每月工时一键下载。
4 实施效果和结论
新的管控系统对飞机技术品质管控流程的管理要素和信息要素进行了集中控制,有机串联了故障信息拾取、筛选、分析、监控、方案下发、计划、排故执行和闭环评估,实现了运行控制、机队管理和航线维修模块的同IT平台控制和有效信息接口,对信息采取了先宽容收集再分析拾取的原则,补全了公司ERP系统在飞机技术管控的控制流和信息流方面的薄弱环节,确保了流程的顺畅和高效。从单机故障管控的有效性来看,2017年度试点机队发生故障7630个,重复故障率为4.19‰,较上线之前有了较大提升。该成果为机务维修体系展示了更高效、更专业、更安全的实现手段。
作者简介
张蓉,工程师,主要从事飞机机队技术管控项目设计开发工作。
朱赟,工程师,主要从事飞机运行控制、技术状态监控工作。
王甦,工程师,主要从事飞机技术状态监控与技术支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