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的航材供应链管理
2020-04-08徐文杰
徐文杰
摘要:针对航材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数据分析角度提出运行监控及流程优化方法,同时探讨了数字经济下先进科技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航材;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数字经济
Keywords:aviation material;supply chain management;data analysis;digital economy
0 引言
民用航空维修业务的开展离不开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维修器材作为“料”的代表,其服务保障关系到安全质量、维修周期等,是MRO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同时,当前民用飞机制造业进入壁垒巨大,已形成少数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主动权主要由供方掌握,航材的采购、物流及管理成本通常较高,因此要求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维修保障效率、降低成本。系统的数据分析是实施航材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手段。
1 航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MRO企业为了保障生产,设置了专职机构全面负责航材业务管理,以实现供应链的有效运行。但目前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1)生产保障与降本增效的矛盾
由于经常有紧急甚至AOG级维修项目,从接收任务到完成工作、放行飞机之间可用工时短,对维修资源的计划配置提出了高要求,也要求航材备件充足、缺料率低,不耽误生产。虽然扩大库存种类、数量可以解决问题,但会降低周转率,导致器材成本上升,与公司降本增效要求相悖。
2)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航材计划的准确
对于常用器材,可依据历史消耗、飞机停场计划等做出需求预测,实施计划性采购。但由于机队更新、客户化改装、工程指令等,既有维修及航材经验数据并不能匹配未来需求,依据生产需求开展采购业务将处于被动局面。
3)物流监控及其与生产的匹配
对于国际采购,从发出订单到器材入库,中间经过国际运输、进口通关、国内运输、检验、验收和上架存储等流程,交付维修部门时又经过需求确认、拣配下架、包装运输等步骤及财务过账等,后续可能还有退料处理(见图1)。监控物流周期,改进业务操作以提高效率,识别紧急器材并优先交付等,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目标。
4)剩余航材问题
剩余航材指器材购置后长期未领用的航材,一般以三年未移动作为依据。航材剩余问题将导致资产减值并使管理费用增加,且剩余航材会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另外,航材供应商管理、周转件管控、装机时控件的监管等都是航材管理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需要系统化解决措施。
2 应用数據分析优化供应链管理
除上述管理问题外,航材部门需要依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自身规划,实施业务管理和人员管理,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航材保障到位,各项关键绩效得到监控并达到目标。需要建立一套集成各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管理需求完成数据分析,提交运营报告,实现航材信息化管理。
2.1 业务流程系统集成
目前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使用ERP系统,由外部供应商提供软件并负责依据业务需求实施开发。航材供应链的系统运行涉及物料管理、质检、仓储管理、物流执行等模块,用于航材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及发付等,在库房管理、物流运输、进出口报关等需求功能上需做增强开发。ERP系统航材模块从供应链管理视角搭建整体框架,整合了从航材生产需求到交付的所有流程,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了较完整的全流程信息流,同时坚持客户服务导向,持续推进航材质量和精益管理。
2.2 数据库建设
在完成系统集成建设并开启运行后,业务数据产生并存放于系统后台。这些原始数据可在系统查询,但还无法直接用于数据分析,需要提取数据并转换为数据分析人员使用的格式存放于数据库中,还需要从其他途径提取数据,如生产系统、OA系统以及部分来自人事、财务部门的数据,以搭建完整的航材数据库。常用的数据库工具有excel、Access、Oracle和各种SQL等。数据库建设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分析业务流程,从系统提取运行数据;
2)对下载数据做格式转换,例如txt格式转换为FoxPro支持的dbf格式;
3)数据的清洗、去重,删除无效记录条目;
4)数据分析前期准备工作,如不同数据表做连接时出现的一对多或多对多情况,需从业务角度找出正确处理方法。
2.3 数据分析的应用
1)平衡记分卡系统
平衡记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航材部门开发和使用的平衡记分卡系统基于物流信息、库存数据等设置多个绩效指标,分析航材库存周转率、保障率、流程平均周期等,并实现可视化,帮助业务部门了解供应链的运行趋势,找出需要改善的流程,不断优化业务。系统分为一、二、三级等多个报表层级(见图2、图3),既可从总体上查看业务完成质量,又可以进入具体报告甚至数据详单查询,方便用户及时了解部门运营情况。
另外,平衡记分卡系统纳入SMS、人员考勤、培训信息数据统计等,使管理者拥有了全面的统筹战略、人员、流程和执行四个关键因素的管理工具。
2)航材服务协议
平衡记分卡从航材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属于内部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范畴。作为支持部门,航材首要任务是服务生产,保障维修顺利完成。公司组织航材与一线签署“服务协议”,由一线提出需求,给出服务类别及水平,并分出优先级,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可以促使航材资源做好统筹调配。同时,协议对双方都要有约束,应包括一线部门“应尽义务”条款。
服务协议的项目应避免主观,有相应流程信息及业务数据做支撑。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测算和评价协议完成情况并发现问题,可以促使双方改进流程,提高效率。
3)即时报表系统
除了从系统或数据库提取数据按需求进行手工分析外,还有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减少中间步骤,即直接在系统中开发报表,通过程序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需要的数据或图表。目前市场上的这类商业软件一般称为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包括SAP BW、微软Power BI等。商业智能报表的优势是响应即时,可快速生成,还支持从不同维度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数据;缺点是灵活性不足,一旦部署完成,如果业务报表需求变更或逻辑变更,需要重新开发。
3 数字经济下对供应链管理的展望
数字经济指当前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发生根本变化而产生的全新经济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0月提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民航业的一环,MRO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断变化,传统经营模式发展面临瓶颈,实现产业变革和高质量发展应提上日程,推进产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在数字经济下展望航材供应链管理,结合业务实际提出以下课题:
1)运用人工智能最新科研成果,探索部署无人库房、无人运输。目前,航材仓储、运输由操作人员借助车辆设备、ERP系统等完成,存在很多重复性工作,是人员密集型工作,并且面临安全、人为差错问题,如能运用智能仓储系统、机器人拣配、无人车辆运输等,将简化操作和管理,并释放人力支持其他工作。
2)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据科技,深度整合民航产业链的全链条信息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预测和可视化等手段,实现航材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充分透明化,提高保障效率和價值管理水平,提升航材业务的精准性、前瞻性。
3)结合RFID和区块链技术,对装机时控件、发动机周转件等关乎适航安全且存在多次拆装、串件情况的部件进行全过程追踪,以实现有效监控。
4 结束语
本文就MRO企业中航材供应链管理问题,从数据分析角度提出部分解决思路。首先提出实际业务中的问题,然后从流程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库构建、航材管理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陈述,最后结合当前数字经济环境,对未来供应链管理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进行展望。供应链管理话题常谈常新,每个行业、每家企业都需要应对,众多大学、科研机构在该领域也通过相关论文、专著等进行了研究。了解业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路,以专业科研成果做指导,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并合理应用最新数字科技,将有助于创新航材管理。这需要相关人员既熟悉业务也掌握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据分析上的知识技能,还要深入了解数字科技的最新发展。如果要依此目标部署供应链流程及信息集成,公司层面的支持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