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08夏海燕
夏海燕
摘要:在国内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要求全国各地的事业单位要加强自身资金管理,并且需要积极应对财务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事业单位资金运作能力。文章着重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策略
一、资金管理的意义
近些年,国家推动事业单位的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入机制改革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要求事业机构需要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应用先进的资金管理模式,来有效地避免单位内部资金违规使用的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避免单位内部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但是当前国内的事业机构内部资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事业单位整体发展进程。
(一)降低债务风险
近些年,国内的部分事业机构通过使用先进的预算管理体系,组建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来加强事业机构内部预算工作的控制。单位要求全体员工都参与到预算工作中,预算部门制定科学的预算体制,并为预算工作设计完整的流程,进而实现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科学分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事业机构节省了大量的经营成本,也提高了機构内部的资金运作效率,大幅度地降低了单位的债务成本和债务风险。同时,国内的部分事业机构还制定债务风险评价体系,合理的债务风险是事业单位经营的基础,优化事业机构内部的债务结构和资产负债率。国务院规定国内的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国家所制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来开展财务工作,以国家制度规定为基准,在银行内开设账户。并且事业机构要有选择资金实力强、信誉好,到银行来办理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业务以及资金结算,降低单位的债务风险。
(二)提升资产利用率
在国内产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也在不断地拓展,事业机构的基金收入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需要结合当今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来进行运营,提升资产的利用率。事业单位结合具体的业务发展特点,创新资产经营模式,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来提升国有资产经营的灵活性,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国内的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管理对于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具有关键的作用。资金管理可以保证事业单位稳定经营,但是国内事业机构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仍然以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开展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并且国内许多事业机构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致使资金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照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来开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工作,而使资金使用出现违规的问题。尤其在事业机构的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都存在缺失现象,财务部门与商业银行之间账目往来不清晰,甚至有的事业单位还给自己私设小金库,单位实际的账目信息与具体的运行状况存在较大的出入。地方的事业机构在资金管理工作上,财务人员没有设置独立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流程,事业机构的财务工作者无法科学管理公司资金池,导致资金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国内的事业机构普遍存在资金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单位的业务部门在开展业务时经常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给单位增加大量的经营成本,降低单位的经营效益。事业机构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单位内部的业务成本超支,额外成本迅速增加,各个业务之间的费用相互挤压、占用,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资金管理制度无法落地实施,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很难有效地对资金实行科学的管控[1]。
(二)资金预算机制不完善
国内的事业机构未能制定系统的预算管理方案,导致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督和监控。单位在接收上级所拨付的财政资金时,没有及时地将所拨付的资金制作成科学的预算方案,来安排到事业机构的各个业务部门中,造成业务部门的实际运行成本过高,严重超支。这种资金预算方案编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国内的事业机构中普遍存在。在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的监督部门的监控,也产生业务部门预算资金超支、浪费过大、资金被违规挪用以及资金被记账等问题,同时,单位也存在资金被大量闲置的现象。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使用规定存在较多漏洞,导致发生腐败频发问题,而影响整体单位的发展和在社会上的形象,也给政府带来不利的影响。事业机构内部缺乏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评价机制,未能及时地对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对资金的使用效果无法及时地给予业务部门真实反馈,这些问题也是地方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常见问题[2]。
三、管理对策
国内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以公益性为经营的主要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深化改革的发展意见,在文件中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要加强资金管控,将单位重点经营的项目资金运作纳入到财政工作中。因此,事业机构的资金管理工作,引起中央政府部门的重点监督,事业机构需要对资金使用计划、资金控制、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以及资金使用考核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并且还需要加强对于事业机构内部固定资产、资金的科学管理,以及流动资金的有效管控,并加强对专项资金管理。
(一)资金管理机制
事业机构要想提高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效率,就必须在机构内部建立完整的资金管理机制,建立系统的资金管控体系,这是保障设单位内部资金使用、资金流动规范性的基础。资金管理机制也是国家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资金管理的基础保障。因此,事业机构需要与外部的管理咨询公司合作,来帮助单位建立符合单位内部业务经营管理现状的内控管理体系,以及财务资金管控制度,提高单位内部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机构要根据当前业务运行的具体状况以及业务中使用资金存在的问题,与咨询公司一起梳理单位内部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形成原因,来制定个性化的措施,以此来制定完善的资金管控体系。在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中,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还需要为单位建立资金审批机制,给业务部门以及分管领导都赋予一定的资金审核权限。业务部门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填写资金申请单,然后提交给部门的负责人,负责人根据业务未来的发展情况和业务实际的资金需求,来审核业务人员所提交的资金申请单,并由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再将资金申请单提交给业务的分管领导,领导来进行审核,最终将资金申请单提交给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人来审批。通过多级审批机制可以做到资金审批的严格控制,对于大额支出的投资项目资金,还需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提交给市政府有关领导来审批。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还需要将资金的申请、拨付情况实时地记录在财务报表中[3]。
(二)建立资金审计机制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督,事业机构在单位内部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以此来加强业务部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事业机构可以通过从外部招聘优秀的审计人才,来提高单位内部整体的审计水平,给审计部门设置部门职责,并有配备专业的审计工作人员。同时,需要事业机构领导要给市审计部门赋予一定的工作权限,来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让审计员工参与到业务部门的经营过程中,实现对资金的全方位监管,审计员工需要结合国家所出台的审计法律法规,尤其是国家给予事业单位所出具的财务法律法规,来开展单位的资金审计工作。同时,事业机构还需要每年聘请外部会计事务所,来对单位开展独立的审计。审计部门的员工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密切配合,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公开,确保所得出来的审计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地将审计报告提交上级单位。
四、结束语
资金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单位内部资金使用的科学管理,并不断地完善内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在单位组建审计管理部门,来监督各业务部门资金的使用状况,并设置多级审批的资金管理机制。在资金支出方面要加强管理,以此来避免单位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红琨.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12):3-3.
[2]张淑玲.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 (08):243.
[3]王艳.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7 (2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