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0-04-08徐仕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展措施现状

徐仕强

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对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了发展措施,以促进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发展基础;发展措施;贵州铜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24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ongren City′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elaborated the basi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ngren City′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and proposed develop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ongren City′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status;development basis;development measure;Tongren Guizhou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增长模式,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王一鸣指出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1];刘伟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界定[2];张燕生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考核标准、激励标准、衡量标准等体系的建立[3]。近年来,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扎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但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依据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理解,选择武陵山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区域之一铜仁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质量发展优势,制订措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1    發展现状

1.1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规模不大,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为了全面了解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利用天眼查网站,选定搜索条件:注册地址为贵州铜仁、行业分类为农林牧渔、企业状态为存续、经营范围包含农产品加工,共查询有1 93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按照注册资本大小进行分类统计,具体见表1。仅从注册资本可以看出,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规模不大,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12.2%。从实际调研来看,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比重偏低,大多是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

1.2    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带动辐射效应较弱

近年来,铜仁市虽然支持农业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兼并重组,仅2018年全市就有57家企业通过评审升级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梵净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总体而言数量偏少,并且真正能带动一批基地、带动一个产业,并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大企业较少。规模小、效益差必然导致辐射效应弱。

1.3    加工大多属于初加工阶段,产供销各个环节还不够稳固,断链断档现象时常发生

目前,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工深度大多处于初加工阶段,开发的系列产品品种少、规模小、产量少、档次低,仅处于礼品阶段,未真正进入商品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多数企业原材料都依赖自己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一旦自供原料不足,将直接影响加工和销售环节,导致断链断档。

1.4    企业岗位职责不清,组织结构较混乱

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以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但在调研中发现,这种运营模式中合作社发挥的功能不大,部分还是“空壳社”,农户在合作中话语权不对等,积极性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企业管理层价值观扭曲,缺乏敬业精神,执行力欠缺,人事制度缺乏透明度,规章制度无法可依,或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有法不依,企业组织结构较混乱。

2    发展基础

2.1    农业基础地位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

铜仁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基础地位稳定,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7%。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铜仁市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市场化为导向,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为目标,聚焦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六大主导产业,抓好沙子空心李、玉屏黄桃、江口萝卜猪、思南黄牛等“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加快调减附加值低、市场潜力不足的传统作物种植面积,推动产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显著提高。2018年,全市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积13.76万 hm2,累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3万hm2。

2.2    农业产品具有品牌优势,品牌附加值效应明显

近年来,铜仁市培育“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了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沙子空心李、跑山牛等区域性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已获批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省内著名商标36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65个,认定无公害产地32.8万hm2。全市已培育农产品商标3 596件,其中著名商标56件、驰名商标4件、地理标志商标14件。“梵净山茶”在2017年中国100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排名全国第35位,品牌价值15.48亿元,现已成为贵州省规模最大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2.3    政府农业扶持力度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农业始终是一个弱势产业,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民支持的力度加大。铜仁市在制订《铜仁市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中明确提出全市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4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不含烤烟),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3    发展措施

3.1    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其连接城乡、沟通工农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供给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绿色生态的各类食品和加工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依托生态茶叶、畜牧、蔬果、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将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绿色发展,聚力质量兴农,促进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3.2    积极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实施品牌强企战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铜仁市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坚持“质量优先”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高质量的发展一定是由创新驱动的,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实施品牌强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农产品,构建以“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农产品品牌为引领,以特色产品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主要依托铜仁市国家农业园区创建中形成的优势产业,如碧江绿色蔬菜、玉屏绿色健康油茶、江口绿色健康果蔬、石阡绿色健康苔茶、印江绿色健康食用菌和松桃绿色健康中药材产业来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助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3.3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第一产业向第六产业转变

铜仁市农产品以零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为主,应积极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造零散经营模式,把零散的传统农业改造为第六产业,即以种养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级形式形成“1+2+3”的第六产业发展模式。把种养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紧密结合起来,发展订单农业、可追溯农业,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回收基地,做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把传统农业与旅游、文化、休闲、创意、科技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既美化环境,又实现增值。

3.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培育一批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企业辐射效应,推进高质量发展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龙头企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抓好抓实。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原料基地建设,对龙头企业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原料基地等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产品宣传推介、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农產品电子商务等,增强企业带动效应,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4-5]。

4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N].证券时代报,2018-02-15.

[2] 刘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不要速度[N].东方网,2018-03-05.

[3] 刘元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N].人民日报,2018-07-16.

[4] 孙月星,马学滨.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9(8):149-152.

[5] 张莹.桓仁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J].辽宁农业科学,2019(5):88-89.

猜你喜欢

发展措施现状
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措施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网络视频新闻的特性与发展措施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