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前培训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培养的作用

2020-04-08刘士博刘瑶王了张凌琳罗恩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

刘士博 刘瑶 王了 张凌琳 罗恩

[摘要] 临床前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院医师进入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该文以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为例,针对本科室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开展临床前培训课程,对科室主要诊治病种、临床操作特点及基本技能进行详尽讲解与指导。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开展临床前培训,有利于增强其对临床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其临床能力。

[关键词] 临床前培训;并轨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1(a)-0138-03

[Abstract] Preclinica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ts, and it is an essential transition stage for residents to enter clinical work. The study takes orthognathic and joint surgery of west China dental hospital as an example, the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fe students and resident doctors will be carried out to preclinical training courses for the department, and explain and gaide the maindiagnosis and freatment diseases, clinical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ic skills of the pepartment in detail. Preclinical training for resident doctors with a degree in stomatology,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clin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ir clinical capabilities.

[Key words] Preclinical training; Combined residen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residents; Stomatology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生培养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出兼备高质量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口腔医生也一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经过不断深入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应运而生并得到全面推广,对培养医学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通过在培训基地接受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以提高临床能力与临床素质[1]。

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培训对象后,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并接受双重身份毕业后教育模式。以“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存在的并轨住院医师开始出现[2]。口腔医学是一门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而并轨住院医师所掌握的多为传统的课本知识,同时因其双重身份的限制,临床工作经验较薄弱,缺乏有效的临床实践及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致使自信心下降,无法清晰阐明患者病情及诊治情况,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矛盾,给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挑战。因此,除了强化理论知识的运用之外,有效的临床前培训也是提高并轨住院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保证[3]。临床前培训是并轨住院医师进入科室工作的首个环节,关系其最终学习效果。规范的临床前培训有助于增加并轨住院医师对科室环境的了解,提高他们对所学专业领域的认知积极性及相应的临床能力,从而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重要基础,有效减少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达到科室与并轨住院医师的双赢。通过临床前培训,并轨住院医师对科室临床工作及各类疾病诊治流程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对即将面临的临床规范化培训有了更多的信心。

1  临床前培训简介

临床前培训,指针对即将轮转本科室并轨住院医师开展的系列培训,采取课程讲座及临床实践等模式,目的是为了增强并轨住院医师对科室环境及临床工作的了解,提供一个知识储备与心态准备的适应过程,培养其处理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处理能力,有效提高临床工作的规范与质量。

2  临床前培训内容

2.1  科室介绍

主要介绍以下方面:正颌及关节外科发展历史、国内地位及影响力;科室主要收治病种及专科特色;科室分布,包括诊断室、护士站、换药室、模型外科室、数字化工作室等各区域的具体设置。

2.2  医护、医患沟通与医德医风教育

良好的医护医患沟通可使临床工作有序流畅进行,有效避免医疗错误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4]。最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医疗氛围。在临床前培训中,强调医护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列举与经验分享,指导并轨住院医师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医德医风建设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5]。在培训中,要贯彻“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疗态度,这要求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要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与“热忱,关爱”的服务理念,耐心向患者介绍病情及住院期间注意事项,争取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另外,培训中强调住院医师须遵守道德准则及医院各项条例,着装整齐,讲究卫生。

2.3  医疗文书记录

规范书写医疗文书、及时正确地记录患者病情及临床处置,能够很大程度上规避医疗纠纷。在如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此举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医生自身的保护。在临床前培训过程中,详细讲解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包括入院病历、病程记录等记录的时效性、抢救及输血记录的记录规范等,保证并轨住院医师对医疗文书的准确把握。

2.4  临床理论讲授与技能操作

通过讲课及临床观摩等方式,讲解基本的临床技能操作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保证并轨住院医师的规范临床操作。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消毒及无菌技术;手卫生;临床路径培训;平、急诊值班规定及基本处理办法;急救相关知识;缝合技术;消防安全培训;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报告流程与防护措施;危急值上报规范等。旨在使并轨住院医师意识到规范临床操作的重要性,在遇到问题时有规矩可循,避免盲目操作。

理论讲授分为小讲课、初级培训课程及高级培训课程等形式。小讲课由并轨住院医师轮流讲授,题目选自并轨住院医师所感兴趣的知识,如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手术入路等,也可选择病历分析讨论形式,住院医师通过查阅文献,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汇报。初级培训课程由主治医师讲授,主要对专科相关知识进行讲授,如正颌及关节外科患者就诊流程,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颏成形术等。高级培训课程由副教授及以上老师进行讲解,旨在拓宽并轨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专科手术的理解。

临床前培训同时还设置实践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投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实践,扫描仪及3D打印机的使用等。目的是提高科室专科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加深其对专科患者相关诊治需要的了解,提高其知识运用的能力。

3  临床前培训对并轨住院医师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3.1  有利于增进并轨住院医师对临床环境的了解

熟悉并了解臨床环境,有利于住院医师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临床前培训,并轨住院医师对科室区域分布以及临床物品(如急救包等)摆放有所了解,对科室专科病种有了初步认识,为正式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心理及知识准备,增强其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并轨住院医师对科室工作的热爱和兴趣。

3.2  有利于培养并轨住院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近年来,医患冲突频频发生。在导致医患矛盾的因素中,沟通不畅所占比重不容小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再仅仅关注临床技能,对语气态度等方面也更加在意,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对临床工作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6]。临床前培训过程中,通过各类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导师经验分享以及心理知识的普及,住院医生能够意识到自身不足,学习老师们的经验,在未来临床工作中能够利用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将医患矛盾或纠纷减少至最小,在为患者谋求健康福祉的同时,也为自己筑起一道保护墙。

3.3  有利于提高并轨住院医生临床实践能力

并轨住院医师进入临床工作前,对临床的常见问题及应对办法知之甚少,如专科患者换药、临床抗生素使用规范、清创缝合技术、间隙感染等常见疾病处治等,匮乏上述基本知识,临床工作将很难顺利开展。临床前培训对上述问题的详细讲解能够加强并轨住院医师对临床问题及技能操作的掌握,增强其对医疗流程的把握和处理问题的信心,提高病历书写能力,以快速融入临床,使工作高效进行。

小讲课及初、高级培训课程的开展,对正颌及关节外科专科特色详尽讲解,能够使并轨住院医师增强对专科患者诊治及手术的理解,促进其对理论知识的把握,逐步培养起从临床检查,诊断到处治计划等临床诊治的综合临床思维,提高疾病分析能力。另外,实践培训课程能够增强并轨住院医师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自学能力。

3.4  有利于提高并轨住院医师文献检索及创新思维能力

临床前培训设置小讲课等汇报形式,并轨住院医师需从临床实践着手,发现兴趣点,不断查阅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整个过程中,并轨住院医师的文献检索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提高其汇报能力,促进其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对其未来的临床及科研甚至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益处。

4  临床前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问题

①培训无法保证参与度。“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双重身份使得并轨住院医生不可避免地同时在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兼顾基础研究,使得其在两者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另外,并轨住院医师对临床前培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潜意识把临床前培训形式化及流程化,导致参与积极性下降。并轨住院医师轮转时间较分散,临床前培训难以有计划地开展。

②培训模式较为传统。临床前培训多采取讲课及实践等教学方式,但各模块培训较为独立,并轨住院医师对各个板块的知识难以融合贯通,另外其对讲课的呈现方式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降低。

③临床前培训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住院医师在临床前培训结束后即开始进入病房临床工作,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未进行有效评估。

4.2  对策

①建立考勤及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包括签到制度、请假制度等,确保并轨住院医师尽可能参与到临床前培训中,意识到临床前培训的重要性。完善考核制度,设置课后作业,随机抽查培训内容,如手卫生、缝合技术、医院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上报流程等,在结束培训后统一考核,确保培训内容能够被住院医师熟练掌握。

②规划并轨住院医师科室培训时间,使其有组织性、计划性,保证临床前培训有批次开展,确保并轨住院医师在正式进入临床工作前均接受有效的临床前培训。

③优化培训方式。增加视频观看、PBL教学,网络学习等培训形式,提供互动式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研究点,变死板为活跃,不断提高并轨住院医师参与积极性,增加其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及培训成果。

5  结论

综上所述,重视临床前培训是不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有效保证。临床前培训能够帮助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提前熟悉临床环境,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及临床问题的处理流程,也能够不断提高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其对临床工作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其快速融入临床工作。但保持临床前培训作用的长久发挥,还需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海霞,姚晨娇,曾赵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讲课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10-11.

[2]  程艳,杜芬,胡珊,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轨住院医师在核医学科规范化培训中的思考[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2):137-139.

[3]  周彬,饶念静,谢晖,等.构建口腔医学临床前强化教学体系的要素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6(1):84-85.

[4]  王贞贞,马俊军.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4):464-468.

[5]  孙巧枝,陈长英,李红,等.新形势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现状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2):157-160.

[6]  任素娟.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5):14-15.

(收稿日期:2019-10-08)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探索与展望
口腔医学
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的实践与思考
CBL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教学秘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作用
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在口腔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中的运用
浅谈美育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作用